首頁 > 人類文史 > 典故愛屋及烏是怎麼來的?這其中有着什麼樣的故事?

典故愛屋及烏是怎麼來的?這其中有着什麼樣的故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0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屋及烏出自《尚書大傳·大戰》,意思是指因爲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文章。

作爲商周交替之際的風雲人物,姜子牙輔佐文武二王推翻商朝,立下了巨大的功勞,故而武王克殷之後首封姜子牙。之後,姜子牙建立齊國,開創齊文化,參與平定三監之亂,又輔佐成王、康王,留下《太公兵法》首開兵家權謀,被譽爲兵家之祖。可以說,姜子牙是一個古今罕見的天才政治家、軍事家,在人臣行列,姜子牙的成就堪稱古今第一人。

典故愛屋及烏是怎麼來的?這其中有着什麼樣的故事?

事業成就是一方面,爲人是另一方面,姜子牙爲人到底如何?典故“愛屋及烏”中的記載,讓人難以置信。

堅毅自信的老翁

姜子牙出山之前的經歷,文獻上有多種說法,基本上是“年至七十”而一事無成。

《戰國策·秦五》記載:“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所謂逐夫,就是被驅趕之男子,姜子牙被妻子趕出家門。另外,姜子牙曾在朝歌做過屠夫,在3000年前,屠夫應該算是一個讓人羨慕的職業。

《尉繚子·武議篇》記載:“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賣食盟津,過七十餘而主不聽,人人謂之狂夫也。”

《說苑·尊賢》記載:“太公望,故老婦之出夫(被逐出的贅婿)也,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年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齊。”

這些記載大同小異,姜子牙七十之前經歷奇差,尤其還是“老婦之出夫”,可謂遭遇奇恥大辱,但即便如此,姜子牙性格堅毅,依然不忘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而且爲人非常自信,以至“人人謂之狂夫”。所以,遇見周西伯之後,姜子牙立即得到重用,纔會一飛沖天。

姜子牙的這一段經歷告訴我們,人生什麼時候都不晚,都有一飛沖天的機會,關鍵還是看你自己。

推銷自己的高手

典故愛屋及烏是怎麼來的?這其中有着什麼樣的故事? 第2張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之後,天雷遇地火,乾柴遇烈火,兩人迅速擦出智慧的火花,周西伯奉姜子牙爲師。

姜太公釣魚,這一則傳說很老套,如今已是家喻戶曉,但如果這一記載大致真實,那麼姜子牙必定是早已探明周西伯日常狩獵途徑,在渭水河畔釣魚,不過是守株待兔等待周西伯到來,以與衆不同的釣魚方式吸引周西伯。說到底,這是“既當又立”的高水平的推銷自己,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權。

商周時期,中國還處於“王侯將相真有種”的年代,周西伯不太可能選擇一個貧寒且無名的釣魚老翁爲師,司馬遷可能也不太相信姜太公釣魚,所以又提出了兩種可能:一是姜子牙本在商朝做官,因爲紂王無道,於是辭官而走,先是遊說諸侯,結果沒人理會,最終投奔了周西伯;二是姜子牙隱居海濱時,紂王囚禁了周西伯,由於姜子牙名聲在外,於是周人請他出山幫助救助周西伯。需要注意的是,隱於海濱之前,姜子牙必會營造名聲,善於推銷自己,所以周人散宜生、閎夭纔會請他出山,姜子牙說:“吾聞西伯賢,又善養老,盍往焉”。

可見,姜子牙不僅懷有一顆追逐名利之心,還是一位善於推銷自己的高手。

心狠手辣的老頭

投奔周國之後,姜子牙計謀百出,很快讓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武王繼位之後,姜子牙成功輔佐周武王克殷,這時周武王遇到了一個巨大的難題,即如何處理商朝百姓與貴族?於是,周武王就招來姜子牙問計,這一段對答記載在《說苑》中: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殷之士衆,奈何處之?”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餘胥。鹹刈厥敵,使靡有餘,何如?”王曰:“不可。”

姜子牙說,喜歡某人,不僅會愛上她的屋子,還會愛上屋頂上的烏鴉,恨一個人,就會連帶厭惡他的牆壁,因此全部把他們殺掉不留活的。“鹹刈厥敵,使靡有餘”,區區八個字,讓人膽寒。

當時,姜子牙大約八十歲,所謂人越老心越善,但姜子牙卻是人越老心越狠,朝歌城中的殷商百姓貴族衆多,姜子牙卻要將他們全部殺掉,真讓人難以置信,讓人不寒而慄。一直以來,姜子牙的形象極爲正面,但典故“愛屋及烏”中的姜子牙卻猶如魔鬼一般。

典故愛屋及烏是怎麼來的?這其中有着什麼樣的故事? 第3張

之後,召公建議周武王“把有罪的殺掉,無罪的活着”,周公旦建議是“只誅首惡紂王,其他人無過,之前做什麼現在做什麼”,周武王接納了周公旦的建議。

客觀地說,姜子牙的建議雖然毒辣,卻未必沒有道理:一方面,周國本就不如商朝強大,打入朝歌的周軍又很少,以後想要牢牢地統治這一區域,將商人勢力徹底清除未必不對;另一方面,商朝殘餘後來爆發武庚之亂(又稱三監之亂),也說明商人在朝歌地區勢力還很強大,姜子牙遠見卓識,或預見了未來的危機,才建議周武王斬草除根。

關於姜子牙的爲人,史書還有一段記載極爲微妙。

武王克殷之後,把姜子牙封於齊地,之後姜子牙前往封國,而周公、召公卻是待在鎬京,分別讓長子前往封國,疾病纏身的周武王爲何讓“尚父”離開?在武庚之亂中,姜子牙回到鎬京,之後不僅姜子牙至死沒有離開鎬京,一直輔佐外孫成王與重孫康王,而且長子齊丁公姜伋,也未到臨淄治理齊國,一直在鎬京擔任虎賁之職,統領着王宮衛戍部隊。

離京與返京,固然源於形勢變化,但爲何姜子牙至死沒有回到封國,又爲何讓齊丁公姜伋一直統領王宮衛戍部隊?或許,還與姜子牙爲人權利慾過重有關。當年,周武王可能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才把姜子牙踢出京城,但世事如棋局局新,時事變化讓人措手不及,姜子牙最終又回到了京城,成爲周朝一代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