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是個怎樣的人?

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是個怎樣的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是個怎樣的人?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唐朝自高祖李淵便喜愛書法,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深愛王羲之書法,以至於親撰《王羲之傳論》,評其書法爲盡善盡美,古今第一。後來還派人騙取《蘭亭序》,據爲己有,隨時觀賞,並把《蘭亭序》殉葬入棺。正因爲如此,唐代從宮廷到民間,人們普遍都喜好書法,欣賞書法,許多大書法家自然也應運而生。

晚唐柳公權是自成一家、對後世影響極大的書法家。柳公權幼時聰明好學,據說剛剛十二歲就以善辭賦而聞名。他以楷書見長,初學王羲之,又得益於歐陽詢、顏真卿的書法,終於自成一家。柳公權的字結構緊湊,骨力秀挺,灑脫而有法度,人們將顏真卿與柳公權並稱“顏柳”。唐文宗甚至讚歎柳公權的字勝過鍾(鍾繇)、王(王羲之)。柳公權自唐穆宗時召爲翰林院侍書學士,歷經穆、敬、文三朝,一直在宮中侍書。當然字越寫越多,也越攜越好,聲名遠播。那時的公卿大臣家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權的手筆,就會被人們看作是不孝不敬。

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是個怎樣的人?

常言道“字如其人”,此話雖不可絕對看,卻也自有其內在的道理。柳公權的字爲何頗具風骨,恐怕與其身正人直不無關係。柳公權自己更有“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的名言。一次,唐穆宗一邊看着柳公權運筆寫字,一邊連連讚歎,還鄭重其事地問道:“你的字怎麼寫得如此之好呢?”柳公權當即便以“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來作答。這本身就是他寫字的法則。但在此時此刻,他向皇帝講出這樣的話語,顯然是有弦外之音的。柳公權是在告訴皇帝,只有用心做事,纔會心正,做事就沒有偏差了。此言說罷,整日沉溺酒色的唐穆宗“默然改容”,因爲他知道柳公權是在進行“筆諫”。這個“筆諫”是真誠而大膽的,真誠在於柳公權希望皇帝能夠律己清政,他以自己的書法心得來打動皇帝;大膽則在於毫不虛僞做作,直言答對,如此“筆諫”自然是對唐穆宗的一次有效觸動。

十幾年後的一天,唐穆宗之子唐文宗在便殿上與官居中書舍人的柳公權等談話。說着說着,文宗揚起衫袖來讓柳公權等看他的龍袍,並且洋洋自得地言道:“我這身衣服已經洗過三次了。”剛剛說罷,在場的衆人立刻讚頌不已,都說“一衣三浣”是皇上的儉樸美德。唐文宗被捧得喜不自勝,可猛然間發現站在身旁的柳公權竟然始終一言未發。文宗禁不住要問緣故,柳公權答道:“陛下貴爲天子,擁有四海,您應當選用賢良,罷黜不肖之臣,還應該接受勸諫,賞罰分明,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樂光明。至於穿一件洗過幾回的衣服,只不過是細微末節罷了。”這番話顯然是“心正筆正”的柳公權又一次機智大膽的直言。可慶幸的是此言非但沒有惹惱皇帝,反而得到文宗的格外垂青。

唐文宗當時說道:“我知道中書舍人不應該再做諫議大夫的,可是因爲你實在具有正直敢言的諍臣風采,所以要委屈你兼任此職。”次日,唐文宗正式任命柳公權爲諫議大夫,他所任的其他職務照舊不變。名正言順,此後他向皇帝進言就更方便直接了。就這樣,柳公權一面寫出一個個好字,一面講出一句句有利國家的直言,直到唐懿宗鹹通六年去世,享年八十八歲。

“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柳公權以“心正”練就了流芳百世的“柳骨”,而更難得的是他又以“心正”給歷史與後人塑造了一個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這將作爲另一種“柳骨”而留存在史冊和人的心中。

細究起來,柳公權所說的“心中”裏面其實包括着“心巧”。唯有又正又巧,方能沉穩地秉筆、運筆,寫出絕妙的好字來;也唯有又正又巧,方能在適當的時候,抓住可能的時機,講出皇帝平時不愛聽、接受不了的話來。在柳公權的“心正”與直言之間恰恰是以“巧”字聯結的,因爲在當時的環境裏想要“批龍鱗”是十分難得的。可是要想順利說出自己的心裏話,光憑“正”和“直”是不夠的,而在“正”與“直”二字之間聯結上一個“巧”,恐怕是最佳的組合了。柳公權勸諫的成功就是他這個“正—巧—直”最佳組合在發揮奇效,這“巧”就是極大的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