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胡服騎射”是怎麼回事?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進行的改革?

“胡服騎射”是怎麼回事?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進行的改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趙武靈王執政時期,爲了國家的強大,推行“胡服”、教練“騎射”的政策,史稱“胡服騎射”。開啓中國軍事變革的先河,表現出趙武靈王注重實用、勇於改革的形象。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基本解釋

據《戰國策·趙策二》記載:“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也記載:“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是說趙武靈王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後決定推行胡服、教練騎射,勵行改革。

當時所謂的“胡服”,是指類似於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裝,同中原華夏族人的寬衣博帶長袖大不相同,所以俗稱“胡服”;“騎射”指周邊遊牧部族的“馬射”(騎在馬上射箭),有別於中原地區傳統的“步射”(徒步射箭)。從此,使軍隊中寬袖長衣的正規軍裝,逐漸改進爲後來的衣短袖窄的裝備。從而順應了戰爭方式由“步戰”向“騎戰”發展的趨勢,爲國家的穩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胡服騎射”是怎麼回事?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進行的改革?

改革背景

戰國時趙武靈王即位的時候,趙國正處在國勢衰落時期,就連中山那樣的鄰界小國也經常來侵擾。而在和一些大國的戰爭中,趙國常吃敗仗,大將被擒,城邑被佔。趙國眼看着被別國兼併。特別是趙國在地理位置上,東北同東胡相接,北邊與匈奴爲鄰,西北與林胡、樓煩爲界。這些部落都是以遊牧爲生,長於騎馬射箭,他們常以騎兵進犯趙國邊境。

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他對手下說:“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來如飛鳥,去如絕弦,是當今之快速反應部隊,帶着這樣的部隊馳騁疆場哪有不取勝的道理。”

“胡服騎射”是怎麼回事?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進行的改革? 第2張

胸有大志使趙國強盛的武靈王,對胡人騎兵的優越性,認識真切。他認爲以騎射改裝軍隊是強兵的道路,就對將軍樓緩說:我國處在強敵包圍之中,怎麼辦?“吾欲胡服”。

因此,爲了富國強兵,趙武靈王在邯鄲城提出“着胡服”“習騎射”的主張,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