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姜維和魏延究竟誰的能力更強呢?

姜維和魏延究竟誰的能力更強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姜維和魏延究竟誰的能力更強呢?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魏延是蜀漢政權第二代軍事將領中的佼佼者,劉備時代的魏延就已經是鎮守一方的大將了,劉備將魏延從部曲提拔爲牙門將軍用了4年時間,從牙門將軍提拔爲鎮遠將軍兼漢中太守,又用了4年時間,劉備時代的魏延成爲僅次於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的存在。

諸葛亮時代的魏延,除了鎮守漢中之後,還在北伐中爭當先鋒,在陽溪之戰中,魏延與吳懿一起率軍大破曹魏後將軍費瑤與雍州剌史郭淮,魏延還在滷城之戰中,與吳班、高翔一起大破司馬懿,斬甲首三千,諸葛亮去世後,魏延也因爲自己的任性而丟了性命,被楊儀所殺。

魏延

姜維是蜀漢政權中後期軍事上的領導者,姜維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迫不得已投降蜀漢的,但被諸葛亮看中其才能,並委以重用,姜維寸功未立,僅僅6年時間,諸葛亮就封姜維爲中監軍徵西將軍,還封侯,這算是火箭式的提拔了。

雖然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姜維沒有特別貢獻,但諸葛亮去世之後,姜維的才能逐漸顯現出來,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先後十一次北伐,勝利5次,失敗2次,不勝不敗4次,因爲其超羣的軍事才能,後主劉禪先後加封姜維爲鎮西大將軍、衛將軍,直到加封爲大將軍,成爲蜀漢最高軍事指揮官。

姜維和魏延究竟誰的能力更強呢?

姜維

從姜維投降蜀漢算起,到成爲蜀漢大將軍,前後用了28年,從諸葛亮去世後算起,用了22年,諸葛亮時代的姜維僅僅算儲備人才,真正重用姜維的是劉禪,一路提拔姜維的也是劉禪,姜維成爲蜀漢後期唯一耀眼的名將。

在公元263年的魏滅蜀之戰,姜維獨木難支、迴天無力,鄧艾偷渡陰平是蜀漢滅亡的直接原因,姜維也只能跟隨劉禪一起投降魏軍,但在鍾會之亂中,姜維企圖利用鍾會恢復蜀漢政權,但一片忠心卻無奈失敗,以身殉國。

從魏延與姜維兩人的地位來看,魏延是鎮守一方、勇冠三軍的將,姜維是統領一國、智勇雙全的帥,一個是將,一個是帥,地位差距可想而知。

魏延是將

一、比軍事能力。

軍事能力包括治軍、帶軍、行軍、打仗等等,魏延因爲是將領,所以很少有獨自率軍作戰的機會,要麼與其他將領一起協同作戰,比如陽溪之戰,要麼在上級領導的指揮下作戰,比如魏延隨劉備入川作戰,隨諸葛亮參與北伐之戰。

魏延的特長是驍勇善戰,善於衝鋒陷陣、帶兵打仗,這也是劉備重用魏延的原因,在蜀漢政權第一代將領凋零之際,劉備把魏延提拔爲大將,鎮守漢中,甚至在某些方面蓋過了張飛,漢中是益州的門戶,是決定益州安危的戰略要地,劉備提拔一個毫無名氣的人來鎮守,如果不是魏延能力突出,劉備也不會提拔。

姜維和魏延究竟誰的能力更強呢? 第2張

姜維是帥

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雖然此時的漢中沒有發生過戰爭,但是魏延鎮守的漢中也沒有過什麼亂子,這體現了魏延的治軍與帶軍能力,陽溪之戰中,魏延打敗了費瑤與郭淮,史書沒有記載此次戰爭的詳細過程,想必是魏延依靠謀略與勇猛打敗對方的,這是魏延的打仗能力。

魏延當然也有失敗的時候,比如街亭之戰,魏延在山谷中被張郃堵在谷中進退兩難,再一個就是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延攻打楊儀,結果被王平遣散了手下軍隊,因此而失敗被殺。勝敗乃兵家常事,總體來說,魏延的軍事能力在蜀漢能排到前十名。

姜維是從一名降將逐漸成長爲蜀漢政權的最高軍事領導人,帥與將的區別在於,帥的難度與責任更大,不用說,姜維的治軍、帶軍、行軍、打仗的水平不會差,否則也不會有11次北伐,姜維打仗同樣有勝也有負。

魏延驍勇善戰

姜維在北伐時多次與郭淮交戰,數次戰成平手,洮西之戰中,姜維大敗魏將王經,斬殺數萬魏軍,狄道之戰,姜維斬魏將徐質,段谷之戰,姜維被鄧艾大敗,損兵折將,侯和之戰,姜維又被鄧艾所敗,滅蜀之戰,鄧艾偷渡陰平,姜維的防禦再次失敗。

雖然姜維打了一系列敗仗,魏延打了一系列勝仗,但要注意一個問題,姜維時代的蜀漢,國力越來越弱,同時缺少將領與人才,姜維北伐其實是孤軍奮戰,魏延所在的時代,蜀漢在劉備與諸葛亮的領導之下,國力尚存,名將衆多,比如王平、吳懿、蔣琬、費禕等等。

單純論軍事能力,姜維與魏延不相上下,魏延因爲沒有獨立率軍作戰過,很難說魏延的軍事能力就一定比姜維強,姜維作爲蜀漢後期唯一的支柱,雖然北伐有勝有敗,但好歹姜維能夠力保蜀漢不至於崩潰,即使是263年的魏滅蜀之戰,如果不是鄧艾偷渡陰平成功,魏軍根本攻不下劍閣關。

姜維統御全局

姜維的能力更多體現在統御全局之上,魏延的能力更多體現在行軍打仗之上,兩人的側重點是不同的,這就相當於拿張遼跟曹仁相比,張遼終身沒有獨自率軍作戰,而曹仁卻是曹魏戰區司令官級別的統帥,你能說張遼比曹仁強嗎?只能說兩人的軍事能力相當,論衝鋒陷陣,張遼強於曹仁,同樣的道理,在衝鋒陷陣上,魏延強於姜維,但在統御全局上,姜維強於魏延。

二、比謀略能力。

說起魏延的謀略,免不了要說子午谷奇謀,這個所謂的奇謀只不過是魏延的一廂情願,是極難成功,魏延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敵人棄城投降的基礎之上,本身就是不現實的想法,萬一敵人不棄城投降,堅守不戰,魏延怎麼辦?

子午谷奇謀沒有成功的可能

魏延如何能保證在整個偷襲長安的過程中不被發現?很多人喜歡拿魏延偷襲長安與鄧艾偷襲陰平來比,完全是兩碼事,鄧艾走的是七百里無人區的陰平,而且是偷襲的是蜀漢的都城,魏延走的是人人都知道的子午谷,兩年後曹真伐蜀就是從子午谷走的,結果走了一個月因爲天氣原因還沒有走一半,曹真走不了,爲何魏延就能走?還不被發現?這都無法實現。

退一萬步說,就算魏延拿下長安,也是守不住的,此時的蜀漢沒有跟曹魏拼消耗的實力,但魏延此舉打成了消耗戰,曹魏以重兵來圍攻,到頭來守不住,是不是白打一場?所以子午谷奇謀是錯誤的,諸葛亮拒絕是正確的。

從這可以看出,魏延喜歡冒險與突襲,這確實是部分戰爭取勝的原因,但並非所有的冒險與突襲都能取勝,失敗的也不在少數,魏延的謀略能力相對來說不如他的軍事能力。

魏延喜歡冒險

而姜維的謀略就是北伐,很多人批評姜維改變了漢中防禦手段,魏延、王平時代,是把軍隊的防禦陣地向前延伸,利用秦嶺天險,來阻擊進犯之敵,王平在興勢之戰中的表現,就是這一戰略的體現。

但是到了蜀漢晚期,姜維改變了這個戰略,收縮了蜀軍的防禦陣地,把大部分集中在陽平關與漢、樂二城之中,然後放敵人進入漢中,再派出機動部隊騷擾敵人後勤補給線,在敵人的補給出現問題時,城中的軍隊再衝出城殲滅敵軍。

從姜維的這一戰略來看,明顯就是蜀軍兵力不足了,同時蜀漢政權國力下降了,延伸防禦陣地向前,需要大量的國力來實現,這些陣地全部需要人員與補給,維持這一戰略需要較強的國力,但是姜維時期的蜀漢一天天在走下坡路,沒有更多的實力來維持了,只能採取最經濟的防禦手段,這不失爲一種最經濟的殲敵辦法。

姜維收縮防禦

雖然如此,姜維在魏滅蜀之戰中,仍然有一定的責任,就是他明知魏軍有異動,並且向蜀漢朝廷報告之後,就躲到沓中屯田去了,此時的姜維應該以大將軍之名,加強防禦力量,提升戰備級別,但很顯,姜維做的不夠,雖然朝廷並沒有重視姜維這一建議,但姜維在戰略確實有一定的責任。

但是,姜維時代的蜀漢,只能靠維持過着每一天,因爲長期不斷地北伐,國力消耗甚大,完全經不起魏軍強大的攻勢,就算仍然採取以前的戰略,也很難保證能夠對付魏國的傾國之兵,從戰略上看,姜維略強於魏延。

三、比領導能力。

從領導能力上看,姜維遠超魏延,主要是自身性格的原因。

魏延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關羽的翻版,關羽被人稱爲萬人敵、熊虎之將,生性高傲,善待士卒而看不起士大夫,魏延性格同樣高傲,與人難以相處,與劉琰、楊儀有過爭吵,經常看不起人,但驍勇善戰,兩人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魏延生性高傲,不善與人相處

由於魏延的這種性格,他在朝廷之中很難得到支持,當魏延與楊儀發生爭執時,朝廷中的大臣全部相信楊儀而不相信魏延,這就是魏延性格的惡果,與人難以相處,還看不起人,這樣的將領沒人願意一起相處,所以魏延的領導能力幾乎爲零。

諸葛亮去世後,魏延公然燒燬棧道,然後率軍與楊儀對抗,結果被王平遣散了所有士兵,這說明魏延的領導力非常差,連自己手下的士兵都管不住,連楊儀也打不贏,連自己的命都被送給了楊儀,這都是領導力差的表現。

相對來說,姜維明顯強多了,姜維在諸葛亮去世後步步高升,雖然是劉禪升的官,但是劉禪明顯要問朝廷重臣的意見,有人支持姜維,劉禪纔會把姜維升爲大將軍,並在朝廷大多數大臣都反對姜維北伐的情況下,姜維還能持續不斷的北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劉禪這個皇帝的支持,沒有劉禪的支持,姜維一個兵也不能帶走北伐。

姜維成爲蜀漢晚期唯一的支柱

四、時人評價

孫權曾經評價魏延與楊儀是小人,說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話,魏延一定是禍亂,果然,諸葛亮一死,魏延就開始作亂,直到被殺,陳壽在《三國志》中把魏延與劉封、彭羕、廖立、李嚴、劉琰、楊儀等人放在一起,這一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蜀漢朝廷不滿而被殺或者被貶。

這說明魏延在當時的心目中評價確實不高,相對來說,姜維的評價比魏延高多了,諸葛亮評價姜維忠心勤奮、思慮周全,還說李邵與馬良比不上姜維,鍾會評價姜維文武全才,有超世的謀略,還說諸葛誕與夏侯玄也比不上姜維。

時人對姜維的評價高於魏延太多

陳壽在《三國志》中是把姜維與蔣琬和費禕共列一傳的,這說明陳壽把姜維看成與蔣琬、姜維一樣的治國之才,要知道蔣琬和費禕都是諸葛亮親點的接班人,而姜維則是諸葛亮一手提拔重用的將領,從諸葛亮的眼光出發,明顯認爲姜維比魏延更有才能,只是魏延受重用的時候,姜維纔剛剛加入蜀漢,兩人在一起共事僅僅六年時間。

所以說,諸葛亮明顯更看重姜維。綜合比較的話,姜維的綜合能力強於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