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曹操治國有多重視法治?他是怎麼改革的?

曹操治國有多重視法治?他是怎麼改革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想知道曹操治國有多重視法治?他是怎麼改革的?他大膽地變革官制,廢除了東漢那一套以門第出身論才學的制度,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首先,曹操對東漢的官制進行了改革,建立了以丞相爲首的外戚臺閣制,消除了中央權移宦官、外戚,地方權移州牧的弊端。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任丞相,當時協助丞相辦事的人極少。丞相之下有東曹、西曹(後省)、法曹等,東曹掌選官。丞相之下各曹的設置,是列曹尚書由內廷轉到外朝,由少府屬下轉爲丞相屬下的開端。這是中央官制的重要改革。

中央的軍事權也歸丞相掌握,曹操設置了兩種軍職,以掌握內外諸軍。一種是中領軍和中護軍,掌禁兵,都是丞相府的屬官。他們分掌禁兵,有效地防止了東漢內廷事變的重演;另一種是四徵將軍即徵東、徵西、徵南、徵北,皆掌征伐。曹操提高了偏裨雜號將軍的地位,分掌四個方面的征伐大權,直屬於丞相。從此,大將軍之號雖在,但名同虛設。另外,曹操對地方的官制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用人方面,曹操徹底打破了世俗的門第觀念,堅持唯纔是舉、唯賢是用的方針。他曾三次下令求賢,明確表示:只要有治理國家、指揮軍隊的才能,不論出身高低、名聲好壞,一概利用。

曹操治國有多重視法治?他是怎麼改革的?

建安十五年(210)春,曹操下令說:“自古以來受天命的開國君主和中興之王,哪個不是得到賢人君子與他一起治理天下的呢?等到他們得到了賢人,都是沒有走出過閭巷的,這難道是僥倖相遇嗎?是因爲當政的人不去尋求他們罷了。現在天下還沒有平定,這正是急需尋求賢人的時候。‘孟公綽做趙氏魏氏的家臣是合適的,卻不可以做滕國、薛國的大夫’。假如一定要清白高潔之士纔可以任用,那麼齊桓公又怎麼能夠稱霸當世呢!現在天下難道沒有身穿粗布衣、胸懷謀略而在渭水邊垂釣之人嗎?難道沒有像陳平那樣被認爲私通嫂子、接受賄賂至今還沒有遇到魏無知推薦的人嗎?你們要幫助我發現引薦那些出身卑微的賢人。只要有才能的就可以推薦,以便我能夠任用他們。”

建安十九年(214),曹操又下令說:“有德行的人未必能進取,能進取的人未必有德行。陳平難道有純厚的德行,蘇秦難道能恪守信義?可是陳平奠定了漢朝的基業,蘇秦挽救了弱小的燕國。由此說來,一個人即使有短處,難道可以廢棄不用!有關官員應該好好思索這個道理。這樣就能使人才無所遺漏,官員不致廢棄政事。”

在實際行動上,曹操用人也是這樣做的。他手下的幾位重要謀士,如荀彧、郭嘉、滿寵等盡皆出身寒門,有的僅當過郡縣小吏,曹操破格提拔他們擔任要職,參與軍國大事。他手下的幾位能征慣戰的名將,于禁、樂進拔自行伍,張遼、張郃、徐晃、龐德四人取自敗亡之敵方。

原屬董卓系統的軍閥張繡,曾和曹操多次交戰,在一次戰鬥中還殺死了曹操的長子曹昂,最後他降曹。曹操知他具有指揮作戰的才幹,便不念舊惡,任命他爲揚武將軍,仍讓其指揮軍隊。官渡之役,張繡立有戰功,曹操又封他爲列侯。就連那位替袁紹作討曹檄文曾罵過他祖宗三代的陳琳,曹操亦愛惜其才,將其俘獲後不但不殺,還留在身邊,掌管文書,充分體現了一位政治家的寬宏大度。

曹操從出身低微的階層中提拔州牧太守,不可勝數。他唯纔是舉的政策削弱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勢力,並且從中、小地主階層中選出了一批有才幹的人。曹操對地方官吏的管理比較嚴格,若不遵守法令的,一律免官。

曹操十分重視法治。他認爲:“刑法,關係到百姓的性命,而我們軍中掌管刑獄的人有的不稱職,把三軍死生的大事委任給他們,我非常擔心。應該選拔通曉法令事理之人,讓他們掌管刑法。”於是設置管理刑獄的理曹掾屬。賈逵爲豫州刺史,二千石以下官吏犯法者,全被他奏免。曹操把這種事情公佈,要各地遵照執行。

曹操治國有多重視法治?他是怎麼改革的? 第2張

曹操在處理與少數民族關係的問題上,也有其獨特之處。建安十九年,安定太守毌丘興將要赴任。曹操告誡他:“羌人、胡人想要和內地交往,應當讓他們派人來,切記不要派人去。善良的人難以找到,不好的人勢必會教唆羌、胡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以便從中自己謀利;我們不答應就會使異族失望,答應了就會對我們不利。”毌丘興到達安定郡後,派校尉範陵到羌人那裏,範陵果然教唆羌人,叫他們請求讓自己當屬國都尉。曹操說:“我早已料到會是這樣的。我不是聖人,只是我經歷的事多點罷了。”建安二十一年(216)秋七月,南匈奴單于呼廚泉率領他的各王前來朝賀,曹操以客禮接待,於是留在魏國,使右賢王去卑監管匈奴的國政。

由於曹操採取了一系列富國強兵和用人唯賢的政策,其事業不斷壯大,他本人亦出將入相,位極人臣。雖然他生前未能實現統一中國的抱負,但是他的實力卻遠遠超過同時稱雄的孫權和劉備,爲後來的西晉統一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