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明末時期爆發了哪些災害?頻率爲何會如此之高

明末時期爆發了哪些災害?頻率爲何會如此之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歷史上,各種天災人禍可以說是充斥着歷史。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文章,歡迎閱讀哦~

古往今來,人們對明朝的滅亡總是充滿了同情,爲這個龐大的帝國塗上了一層“悲情”的色彩。

雖然明朝亡於清朝,但攻進紫禁城,逼得崇禎帝殺妻自縊的卻是“闖王”李自成個他的農民起義軍,彼時的清朝還是後金,後金大軍在山海關外虎視眈眈,卻始終無法攻破大明王朝的寧遠防線,反而在明朝的火炮之下損失慘重,就連努爾哈赤都被袁崇煥用大炮轟成重傷,不久就因傷重去世!

明末時期爆發了哪些災害?頻率爲何會如此之高

所以明末各地四起的義軍纔是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但崇禎帝並非昏庸無能的帝王,反而勤於政事,年輕有爲,那爲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造反呢?

原因很簡單: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之所以會這樣,乃是天災所致,說起來崇禎帝也是“悲催”,不僅要收拾父輩留下的爛攤子,還要應對各種天災。

據《明史》記載:崇禎一朝,十七年間發生的自然災害主要有旱、蝗、澇、風、雹、震、雪等幾種,其中旱災發生頻率最高。

旱災發生的頻率如此之高,根源在於明末正處“明清小冰期”時期

這一“小冰期”跨明清兩朝,延續三百年之久,主要特徵就是冬季極爲寒冷!有多寒冷呢?

寒冷到江南、華中、華南等地都出現了漫天冰雪的奇觀,寒冷到洞庭湖、鄱陽湖都冰凍三尺!南方都是如此,更不用說北方,據記載,崇禎時期,北方的最低氣溫甚至低於零下四十攝氏度!

這是什麼概念呢?現在抖音上爆紅的“潑水成冰”,所需要的溫度也不過零下三十度左右!如果氣溫達到了零下四十度,人類很難在外界生存,如果沒有足夠的保暖措施,很快就會被凍成“冰雕”!

那如此低的氣溫造成的危害有多大呢?

極寒的氣溫造成各地義軍四起,源源不斷的義軍最終又造成了大明王朝的滅亡,對於農民而言,造反還有一線生機,不造反就只能死!

明末時期爆發了哪些災害?頻率爲何會如此之高 第2張

因爲極寒的氣溫帶來了嚴重的旱災,據《中國歷史上的旱災》記載:“除晉和南北朝以外,雨量特別少者爲明代,當時旱災之總數各世紀之冠”!

中國古代是農耕社會,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飯,家裏的一畝三分地就是全部的生活來源,而嚴重的旱災使得各地滴雨未降,顆粒無收,而彼時的大明王朝內憂外患,沒有多餘的精力和能力賑災,無飯可吃的農民就只留下造反一條路了,否則就會被活活餓死。

這也是爲什麼崇禎帝勤勉能幹,各地的起義軍還是猶如過江之卿,源源不斷,沒辦法,人力豈能與大自然的偉力相抗衡?

嚴重的旱災還帶來了蝗災、地震等一系列災難,在這些災難的“合力”作用下,大明王朝的實力不斷被削弱,最後走上了末路,龐大的帝國轟然倒塌!

極寒造成的災難最直觀的數據就是人口的“減員”,據統計,到明朝滅亡,清朝初建時,全國的人口足足減少了一半!這也是清朝爲什麼能夠度過“小冰期”的原因:人少了,食物自然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