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揭祕:爲什麼說漢朝官員喜歡自殺?

揭祕:爲什麼說漢朝官員喜歡自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爲什麼說漢朝官員喜歡自殺?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漢朝繼承了秦朝的制度,對功臣殺戮頗狠,有的甚至直接剁成肉醬。漢文帝時,賈誼上疏,要求從根本上提高知識分子的待遇:如果他們犯了罪,不能使其入獄受辱,而應採用“刑不上大夫”的貴族傳統——

如果犯了小罪,可讓他們戴着白帽子,上結犛牛的纓子,再端一盤清水,上擱一把劍,跑到“請室”(囚禁有罪官員的牢獄)請罪;如果犯了中罪,就讓他們引咎辭職,等待判決,而不應將他們綁縛至獄;如果犯了大罪,他們聽到命令就向北跪下,自殺謝罪。

賈誼的意思是,皇帝要給予士大夫榮譽感,這樣他們才能對朝廷更忠心,否則各自爲政,做事毫無原則,就會重蹈亡秦的覆轍。

揭祕:爲什麼說漢朝官員喜歡自殺?

文帝採用了這個建議,因爲賈誼提到,對大臣好主要還是爲了皇帝的權威。於是史書上說:“是後大臣有罪,皆自殺,不受刑。至武帝時,稍復入獄,自寧成始。”漢景帝的前太子劉榮就是自殺的,之前他還被關進牢房。但晁錯是被腰斬的,還被誅了三族;周亞夫也是在牢房死的。所以這個說法雖不確切,卻形成了一條規則。

周亞夫因一系列的事得罪了景帝,景帝很早就想幹掉他,只是找不到機會,不過機會說來就來。

專爲皇帝制造器物的尚方工官偷偷出售一批盔甲,不過只是明器。周亞夫的兒子很孝順,就訂了這批貨,然後僱民工去取,最後因不肯給錢被民工告到朝廷,說他偷買皇家器物。於是景帝派人上門抓週亞夫,周亞夫想自殺,但被老婆勸住了。大概他老婆認爲這不算多大的事,罪不至死,真判死刑再自殺嘛。

周亞夫被下獄後,酷吏問:“陛下對你這麼好,你爲什麼想造反?”周亞夫說:“臣豈敢造反?”酷吏又問:“那你買這麼多盔甲幹啥?”周亞夫氣得發抖,答:“那都是明器,一碰就破,咋能拿來造反?”酷吏笑笑,說出了有史以來最牛的一句駁斥:“你就算不想在地上造反,可有這麼多盔甲陪葬,免不了在地下造反。”

周亞夫傻眼了,五天沒吃飯,嘔血而死。史書沒寫他爲啥沒吃飯,但定是景帝不讓吃,原因當然是想殺了他,但恐怕還有一個理由:你也太無廉恥了,好歹當過丞相,競願去牢房,殺了你也理直氣壯。

所以,賈誼的建議初衷是好的,但導致了一個惡果:只要皇帝讓你下獄,你就該自殺,連辯解的機會都沒。

漢元帝重用宦官弘恭、石顯,但同時重用他當太子時的師傅蕭望之。蕭望之看不起宦官,也看不起同時輔政的史高,和他們鬧了矛盾。弘恭、石顯想幹掉蕭望之,趁蕭望之休假那天讓人上奏,說他想發動政變幹掉史高和其他外戚,請皇帝將他招致廷尉。

元帝剛即位,不知招致廷尉就是下獄,就答應了。元帝后來召問蕭望之,才知他已被自己關進監獄,很生氣。弘恭、石顯趕緊道歉,元帝讓他們把蕭望之放出來,不料他們當即拒絕,“陛下剛即位,未聽說教化天下,卻把師傅關進監獄,名聲不好聽啊。”

元帝無話可說,二人又說:“您既然把九卿大夫關進監獄,就應決斷,將其免職。”是啊,作爲皇帝,既然將人下獄,就不能說其沒罪,否則不是昏君嗎?皇帝當然不能承認自己是昏君,那就只能判他有罪。這就是專制社會的特色,不服不行。

元帝一聽,恍然大悟,於是下詔:“前將軍望之,傅朕八年,亡它罪過。今事久遠,識忘難明。其赦望之罪,收前將軍光祿勳印綬。”這道詔書有點莫名其妙,既說“亡它罪過”,接着又說罪過還是有的,就是時間久才忘了,這叫什麼斷案?最後結論是:他有罪是鐵定的,但我不計較了,免去官職作罷。

後來弘恭、石顯再次陷害蕭望之,要求元帝將其下獄。元帝開始不肯,說蕭望之性情剛直,可能不肯再次入獄,要是自殺就不好了。石顯說:“就是殺殺他的銳氣,他不會自殺的。”元帝答應了,石顯當即發兵包圍蕭望之的宅第,聲勢這麼大,就是想逼他自殺。

蕭望之想自殺,但老婆勸他:這可能不是皇帝的本意,別上當。蕭望之就問學生朱雲,朱雲是個講究氣節的人,說:“老師,您還是自殺吧,這是尊嚴問題。”蕭望之嘆了口氣,說:“我當過很大的官,現在六十多歲了還去坐牢,不是被人笑話嗎?趕緊拿藥來,別耽擱我自殺。”

元帝還是比較寬厚的,尚且如此,何況別的皇帝。可見當時自殺已成風氣,只爲遵循“皇帝永遠是對的”這一基本原則。

漢哀帝想封董賢爲列侯,但詔書需要丞相御史下達,丞相王嘉一看,奉還詔書,說董賢沒資格。哀帝氣得要命,但不好發火,決定找個由頭治治他。

東平王劉雲被告謀反,廷尉樑相奏請把他弄到長安會審。當時離春天還有20天——漢代規定春天不能殺人,哀帝很生氣,懷疑樑相故意拖延(當時哀帝身體不好),想等自己死了就給劉雲翻案,下令將樑相等免爲庶人。幾個月後大赦,王嘉奏請哀帝召回樑相等人,哀帝趁機發脾氣,令尚書責問王嘉,“你知道樑相不忠,當時也主動控告他,怎麼一下子就變了呢?”王嘉趕緊謝罪,但哀帝不打算放過他,最終他被捕下獄。

使者到府抓人,王嘉的手下都哭了,然後調好一杯毒藥請王嘉自殺。王嘉不肯,手下說:“將相不對理陳冤,相踵以爲故事,君侯宜引決。”使者坐在門檻上等,王嘉仍不肯自殺,摔了杯子,說:“我如果犯了罪,就該由法庭判決,昭示天下,在街市上處斬。這樣莫名其妙地喝藥自殺算怎麼回事?”然後把帽子摘了,坐着牛車去了監獄。

哀帝聽說他竟活着進了監獄,派了六個大官一起審理這個案件,看上去公平正義,但都是假的。

主審官問:“你爲什麼舉薦樑相等人,是不是和他們有啥交易?”王嘉說:“絕對沒有。竊以爲樑相等治理東平王獄事,沒有認爲東平王不該死,只是覺得要慎重。況且當時離春天還差20天,坐馬車來要不了那麼久,罪行確鑿,可以及時殺掉。”

其實這些主審官也知道王嘉確實沒罪,但皇帝這麼做,不給他判有罪是不行的。於是主審官說:“既然如此,你當時爲什麼承認他有罪?這就是有負國家啊!”最後說了句“不空入獄矣”。前面講那麼多,就是爲了鋪墊這句。王嘉知道躲不掉,仰天長嘆:“我當丞相,沒有進賢退不肖,確實負國,死有餘辜。”主審官又問:“哪些是賢人,哪些是壞人?”王嘉說:“故丞相孔光、故大司空何武是賢人,董賢父子是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