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歷史上秦觀爲什麼會被連連貶謫?

歷史上秦觀爲什麼會被連連貶謫?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朋友想知道歷史上秦觀爲什麼會被連連貶謫?這是因爲他的作品還有因爲他拜師蘇東坡的原因,接下來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後來又因爲被御史參了一本,導致秦觀最終被貶出京城,被貶爲監處州酒稅,在處州任職之時,秦觀心中苦悶,借學佛談禪加以派遣,併爲僧人抄寫佛經。結果被人告發,《宋史·文苑傳》說:“使者承風望指,伺候過失,既而無所得,則以謁告寫佛書爲罪,削秩徙州”。

削秩就是將所有的官職封號去除,算是對士大夫最嚴重的一種懲罰。政治上接連不斷的打擊,生活上相繼而來的變化,使詞人感到理想破滅,前途渺茫,因而處於極度哀傷之中。他的名作《踏莎行》反映出了作者自振與消沉之間的內心矛盾:“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鵬聲裏斜陽基。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爲誰流下瀟湘去?”

瀰漫的大霧遮蔽了詞人居住的樓臺,遮掩了今夜的月色,使行船停泊的渡口也變得迷濛難辦。屢遭貶謫,詞人已經心灰意冷,只祈望尋覓一方淨土如桃源”那樣純淨,足以歇息身心。然而,濃霧的遮蓋,使一切希望都變得遙遙無期,世外桃源蹤跡全無。

歷史上秦觀爲什麼會被連連貶謫?

在悽苦已極、百無聊賴之際,暮色降臨,“日之夕矣,牛羊下來”,詞人卻浪跡天涯,有家難回。初春寒意陣陣,杜鵑聲聲淒厲,這又如何是一個“苦”字所能涵蓋。孤苦寂寥之中,詞人想起了他鄉的友人,希望通過寄梅花、魚傳尺素”,藉以宣心中長久每積的愁若,獲得些許慰。但即使這花的心願也化爲泡影,“梅花與尺素所帶來的依然是怨與根,沒有絲毫讓人欣喜的內容。

同病能相憐,又如何能相互動解呢?那一層層悵恨,重重堆“砌”,彷彿是塊塊磚頭,如此沉重,“郴江幸自繞郴山,爲誰流下瀟湘去”,詞人悲苦已極,終於發出悽然的質問。這兩句詞,情感如此淒厲,曠達的蘇軾讀後也傷感不已,親自把它書寫在扇子上,無限情地說道:“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惠洪《冷夜話》)

秦少游甫至椰州,又謫柳州,繼而貶橫州,再貶雷州。越貶越遠,真是到了天涯海角。這時,他已不再是一個普通的逐臣,而是作爲罪犯流放南荒。其內心的痛苦和哀傷隨着貶所的南移而日益增長,所作的詞章也就意來愈悽切、感傷。到了雷州,他對自己的前景完全失去信心,因此陷入絕望的悲傷之中。

元符二年歲幕,他自作(輓詞),其中有云:“家鄉在萬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歸,惴惴猶在茲。”他哀傷自己死後像罪犯一樣,要埋葬在異鄉,連魂魄都不敢迴歸與親人會面,其內心的修痛可想而知。他對外界產生了莫名的恐懼感。《蝶戀花》:“曉日窺軒雙燕語。似與佳人,共惜春將暮。屈指豔陽都幾許。可無時間霎閒風雨。流水落花無問處。只有飛雲,冉冉來還去。去持酒勸云云且住。憑君斷春歸路。”

沉重的打擊、不幸的遭遇,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使他幾乎難以喘息,由此產生的深愁也就更難以擺脫了,這是一種越陷越深、沉淪不可自拔的悲苦和絕望。詞人在宦海中苦苦掙扎的同時,窮困也一直在纏繞着他。在元豐年間,秦觀的生活就很艱難,田園收入幾乎無法維持一家之生計,有時遇到災荒與疾病,就會“聚族幾十口,食不足”。在出仕以後,他的生活也常常陷入窘境。在當時許許多多著名的文人中,絕少有如秦觀這樣貧寒困窘的。

歷史上秦觀爲什麼會被連連貶謫? 第2張

南謫遠荒後,秦少游一度以“灌園”維持生計,落到了與奴僕爲伍的境地。生活得艱難,給少遊悽苦的人生又塗上了一層哀傷的色彩。縱觀秦少游的一生,仕途維艱,窮困潦倒,鬱郁不得展懷。因此,《準海詞》傷感的情調,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困頓人生所決定的。

當然,秦少游詞的感傷,還與其個人思想和氣質密切相關。秦觀與蘇軾情兼師友,關係密切,政治上的挫折把他們牽連在一起,秦觀因此面終生潦倒。蘇軾面對挫折,卻樂天知命,曠達不羈,對生活、對未來仍充滿信心,他雖也產生過消極思想,但並未頹唐不振,這是秦觀和蘇軾本質上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