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明朝時期,皇帝常服制度是如何演變的?

明朝時期,皇帝常服制度是如何演變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封建社會時期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朝代,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皇室成員,毫無疑問是以皇帝爲中心的國家第一家族的成員。其中最爲尊貴的自然是皇帝。研究明代皇室的常服制度,自然也繞不開皇帝常服制度。皇帝常服首創於洪武三年,歷經永樂三年、嘉靖八年兩次調整而形成較爲完備的規模體系。

除卻嘉靖年間新增燕弁冠服外,明代皇帝常服的基本形制沒有產生太過明顯的變化。由明代皇帝常服畫像可知,明代皇帝常服的基本形制爲翼善冠圓領袍皁皮靴,腰懸革帶。

明朝時期,皇帝常服制度是如何演變的?

一、洪武年間的天子常服制度

1.繼承唐宋

洪武三年,隨着新生的明王朝北伐勝利進軍,取得不菲成果,明王朝的禮制也在不斷完善。古時候,禮制的確立對於一個政權而言有着極其深遠的影響。與《大明集禮》的編纂完成幾乎同時的是明代的服飾制度體系也於洪武三年宣告基本形成。

洪武年間天子常服制度有着極爲明顯的受唐宋時期天子常服制度影響的痕跡。唐代天子常服“赤黃袍衫,折上頭巾,九環帶,六合靴。”宋代天子常服則在繼承唐代成例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完善了天子常服制度,不僅服飾形制增加,還完善了常服的服用場合。

受此影響,明洪武年間首創的天子常服制度則兼有唐宋兩朝的影子:明代天子常朝視事、經筵日講、謁陵省牲、金殿傳臚、賜宴羣臣等場合均會服用常服,場合的多元化很明顯受到了宋朝的影響,而明初天子常服服制則不乏唐代的影子:“烏紗折角向上巾,盤領窄袖袍,束帶間用金、琥珀、透犀。”

毫無疑問,明初服飾制度的確立是明朝立國以來開始的廢止胡服胡俗過程中極爲重要的一部分,並深刻體現了明太祖“悉復衣冠如唐制”的詔令。

2.明朝禮儀

洪武三年是明初禮制發展過程中極爲重要的里程碑——自洪武二年八月庚寅下詔修纂禮書以來,歷經一年有餘,終於得見其成果《大明集禮》。

明朝時期,皇帝常服制度是如何演變的? 第2張

《大明集禮》考訂前代禮儀制度,並參照前代禮儀制度制定了明朝禮儀制度體系。從此,明代禮制進入了有據可依的時代。而作爲禮儀制度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明代的服飾制度也於洪武三年基本形成,其中就包括皇室常服制度。

明初服制在復原唐宋制度之餘又呈現出獨屬於明初的特點——崇尚簡樸。不只明初皇室常服如此,士庶衣服同樣如此。洪武年間對士庶服飾的要求極爲詳盡,涵蓋服裝形制的方方面面,如紋繡、材質、樣式、服用場合等,並形成定製。這些規定帶來的影響直至明中期服飾風尚漸趨奢靡才基本宣告消失。

雖然朝廷三令五申,屢次重申禁令,但是執行效果不佳。民間服飾風尚漸趨奢靡,違禮僭等的現象屢禁不止已經成爲明代仁宣以來的常態,朝廷無奈之下也只得聽之任之。相對而言,明代皇室服飾制度較多的保留了明初規制,更多地呈現出明初崇尚簡樸、悉復唐制的風貌。

同時,相較於明代皇帝禮服而言,天子常服的變化並不明顯,甚至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無論是永樂三年還是嘉靖八年兩次服制改革對常服制度的影響都極爲有限,常服服制基本上沿襲了明太祖時期的制度。

二、永樂年間的天子常服服制

1.奉天靖難

對於明代皇室服飾制度而言,第二個關鍵時間節點是永樂三年。正如前文所述,永樂帝本不在正常皇位傳承序列中,他是通過靖難之役奪取皇位,進而身登大寶。因此在登基之後,永樂帝更要強化自己的正統地位。

在登基之初,永樂帝就下旨廢除建文年號,並將其改爲洪武三十二年至洪武三十五年;同時廢止建文年間一系列成法,恢復明太祖朱元璋確立的一系列制度。一切都可以看做是靖難之役中“清君側,靖國難”口號的延續。

明朝時期,皇帝常服制度是如何演變的? 第3張

同時,永樂帝爲彰顯自身即位的正統性還大規模起用在建文年間被貶謫的臣子,大肆誅殺在建文年間主張削藩的文武大臣、堅持忠於建文帝的文武大臣。唯一被永樂帝沿用的建文舊制便是抑制藩王勢力,如永樂元年二月,徙封寧王朱權於南昌並加以監視;先後於永樂四年以驕橫不法爲名,廢齊王朱榑爲庶人。

永樂十五年因意圖謀反,廢谷王朱橞爲庶人,以震懾諸王。至永樂三年時,永樂帝的統治基本穩固。同年,因齊王朱榑驕橫不法,永樂帝申誡諸王,重申朱元璋時期定下的《皇明祖訓》並將其頒賜各王府。

2.朱棣改革

也是在永樂三年,永樂帝在之前洪武年間服飾制度體系的基礎上進行了一次規模較大的調整。其中自然也包括皇帝常服制度。形制上與洪武年間並無太大差別,仍然採用了烏紗折角向上巾,盤領袍,皁皮靴,腰圍革帶的形制。區別在於,永樂年間首次明確了皇帝常服之中盤領袍的制式——黃袍,盤領,窄袖;胸前、背後、兩肩各有團龍紋一。

比起洪武年間單純的“盤領窄袖袍”的形容要具體得多。而另一點區別則是永樂年間革帶帶銙的材質與洪武年間不同,洪武年間“間用金、琥珀、透犀”,也就是金、琥珀、犀牛角三種材質間用。而永樂年間帶銙爲玉製,不再用其他材質。

另外,翼善冠這一專有名詞也是在這一時期首次出現在明朝皇帝服飾制度中。翼善冠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本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應用於軍中的首服——襆頭,於唐貞觀年間進入皇帝常服系統,明代參考唐代制度,將翼善冠作爲皇帝常服的一部分。

明代翼善冠與唐代的區別在於,明代翼善冠有明確的“烏紗折角向上”的描述,而唐代翼善冠並無此類描述。究其原因在於隋唐時期的襆頭尚處於由軟裹軟腳向硬裹硬腳轉化的階段。所謂軟裹軟腳指的是襆頭主體以及襆頭腳內均無硬質支撐物,整體形制呈現出織物包裹髮髻後的自然狀態。

明朝時期,皇帝常服制度是如何演變的? 第4張

相對的,在襆頭主體下覆蓋以竹、木、金屬等材質支撐的硬質支撐物被稱爲硬裹,以硬質支撐物撐起襆頭腳被稱爲硬腳。明代的烏紗帽、翼善冠均屬於硬裹硬腳襆頭。明代翼善冠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受到了宋代皇帝常服的影響。宋代皇帝常服中,常見的首服種類包括折上巾、展腳襆頭等種類,而明代只取折上巾(翼善冠)爲首服,化繁爲簡。

三、嘉靖年間的全新天子常服——燕弁冠服

1.大禮議

明代皇室服飾制度迎來的的第三個重要時間節點是嘉靖八年。提到嘉靖帝,就不得不提始於正德十六年的“大禮議”事件。

明武宗是乃父明孝宗唯一長大成人的兒子,然武宗駕崩時未曾留下子嗣,武宗之母孝康敬皇后(慈壽皇太后)張氏與大學士楊廷和議定,遵武宗遺詔,以興獻王之子朱厚熜爲新君,派遣使者前往安陸興王府迎新君入京即位。

追溯前朝歷史,皇帝無子時迎近支宗室入繼大統古已有之。如北宋時宋仁宗無子,將堂侄趙宗實立爲皇子並改名趙曙(即宋英宗);南宋時宋高宗無子,將遠支宗室(宋太祖七世孫)趙昚養在宮中並立爲太子,後登基爲帝,即是宋孝宗。然而宗室入繼大統存在着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名分不正。

2.嘉靖的應對之道

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歷朝歷代總結出了兩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種是如兩宋時一般,將未來的天子提早接入宮中立爲皇子,以皇子甚至太子身份登基。這種方法被稱爲“繼嗣”,後來清朝光緒、宣統二帝以宗室身份入繼大統時就是通過這種方式達到了“名正言順”的效果。

另一種方法則是宣稱自己繼承的乃是國家法統,而非是單純的先君之位。這種方法則被稱爲“繼統”。嘉靖皇帝以宗藩的身份被迎至北京時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問題。

明朝時期,皇帝常服制度是如何演變的? 第5張

在京郊迎接新君的禮部官員提出以皇太子登基的禮儀迎嘉靖帝入宮繼位,而嘉靖帝則堅持自己繼承的是國家法統,雙方爲此僵持不下。這便是明朝中期影響深遠的“大禮議”之爭的開端。

“大禮議”之爭的本質是皇帝與文臣羣體之間的鬥爭,其外在形式表現爲“繼嗣”與“繼統”之爭。支持“繼嗣”的文臣如大學士楊廷和、禮部尚書毛澄等援引西漢末年定陶王、北宋濮王舊例,堅持要新君以明孝宗爲父,稱生父生母爲“本生父母”或“叔父叔母”。而嘉靖帝堅稱自己爲“嗣皇帝,非皇子也。”

在這一階段,支持繼嗣與繼統的雙方矛盾集中於如何解讀武宗遺詔。最後雙方的矛盾暫且擱置,慈壽皇太后以“天位不可久虛”爲由,催促羣臣上表箋勸進。嘉靖帝於正德十六年四月壬寅即位後,於丙午日遣使往安陸迎生母興獻妃蔣氏入京。

又於戊申日“命禮部官集議崇祀興獻王典禮”,“繼嗣”一派與“繼統”一派爭端又起。然而繼嗣派多爲朝中位高權重之臣,支持繼統的嘉靖帝獨木難支。此時繼統派的另一位核心人物,未來的嘉靖朝重臣張璁嶄露頭角。此時的張璁尚是禮部的觀政進士,不過張璁與自己的上司禮部侍郎王瓚乃是同鄉。

張璁在拜訪王瓚時說:“帝入繼大統,非爲人後,與漢哀、宋英不類。”王瓚認同了張璁的觀點,並委婉地表明支持繼統派。王瓚也因此被貶至南京。

繼嗣派在這次鬥爭中佔據了絕對的上風,不僅支持繼統的禮部侍郎王瓚被貶至南京,以大學士楊廷和、蔣冕、毛紀,禮部尚書毛澄爲首的繼嗣派幾次上疏駁回皇帝繼統的要求。嘉靖帝只能以將這些奏疏留中不發的形式表達自己的不滿。

明朝時期,皇帝常服制度是如何演變的? 第6張

結語

明代服飾制度體系的形成是一個頗爲複雜的過程。自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爲帝,並於同年二月確立了“悉復衣冠如唐制”的指導思想宣告着明代服飾制度開始形成,至洪武三年這一體系基本完成。

此後除朱元璋本人曾對這一體系進行小規模的增訂修改之外,明朝其他皇帝也曾對這一體系進行過規模或大或小的修改增訂。

這一體系詳細規定了天子、后妃、宗室、文武百官、內外命婦、三教九流、民夫民婦等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應當穿着怎樣的服飾。然而隨着明朝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繁榮而來的是明初由朱元璋構建的服飾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開始走向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