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劉備文有諸葛亮,武有關羽,但爲何卻沒能統一天下?

劉備文有諸葛亮,武有關羽,但爲何卻沒能統一天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在劉備麾下文有諸葛亮,武有關羽,爲何最終還是沒有能統一天下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由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我們對蜀漢君臣大多抱有同情心。他們堅韌不拔,無懼艱險,爲了匡扶漢室而共同努力。但是劉備雖然文有諸葛亮,武有關羽,最終還是沒能統一天下。我們在對他們感到惋惜的同時,不禁有所疑問,劉備君臣爲何沒能統一天下呢?

一、劉備起步太低,獲得根據地太晚。

劉備與其他諸侯相比,起點太低。他雖然有漢室宗親的身份,但是由於血統久遠,很難服衆。再加上家中貧寒,年幼時和母親靠織蓆販履爲生。可以說,劉備來自社會的最底層,根本沒有家族勢力的支持。

因此,劉備只能白手起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自己的勢力。他趁着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機,開始起兵征戰天下。雖然他最終得到了徐州作爲根據地,但是比起袁紹、袁術、曹操、劉表這些人,已經是發展得很緩慢了。

劉備文有諸葛亮,武有關羽,但爲何卻沒能統一天下?

再加上由於劉備的出身,使得他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最終劉備無法在北方立足,來到荊州投奔劉表。劉表雖然表面上款待劉備,實際上對劉備心存忌憚,只是利用他抵抗曹操的進犯,暗中約束他的發展。劉備在新野小縣棲身,毫無發展的空間。

直到赤壁之戰後,劉備佔領了荊州在江南的四郡,這纔有了立足之地。可是這個時候,曹操已經統一了北方,孫權佔據江東已經經歷了三世。劉備的先天不足,使得他的發展遭到了嚴重的阻礙。

二、劉備陣營中的人才短板制約了他的發展。

在戰爭時期,人才是決定事業成敗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於當時世家大族對教育資源的壟斷,大多數的人才都存在於世家大族之中。不被世家大族認可看好的劉備,在人才的收攬方面困難重重。劉備曾經感慨,自己爲了收攬人才,走遍了深山老林也一無所獲。

劉備是以劉邦、劉秀爲榜樣,想要建立新的漢室江山。可是他雖然有劉邦之風,卻缺乏劉邦的運氣。劉邦總結自己統一天下的原因時說,自己是擁有了蕭何、韓信、張良這三個人傑,才取得了天下。而劉備和劉邦相比,他的陣營欠缺也在此處。

劉備自己文武雙全,他早年起兵,手下就有關羽、張飛這樣的名將幫助。但是他缺乏蕭何、張良這樣的文臣輔佐,在事業上屢屢受挫。他讓張飛守徐州,一轉眼張飛就把徐州丟了,害得劉備無家可歸。相比曹操,雖然手下叛亂,呂布入侵,荀彧、夏侯惇等人還是爲他守住三個城,讓他有重新奪回兗州的本錢。

這樣一比,雙方陣營的優劣一目瞭然。直到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輔佐,他纔有了蕭何一樣的人物。這時離曹操南下攻打荊州只差一年時間了。在得到龐統、法正的輔佐後,劉備才擁有了張良一般的人物。有了他們的輔佐,劉備才能奪取益州、漢中。

劉備文有諸葛亮,武有關羽,但爲何卻沒能統一天下? 第2張

曹操對劉備陣營中人才缺乏的情況十分清楚。爲了削弱劉備的實力,他寧可容忍徐庶在自己陣營一言不發。當定軍山夏侯淵戰死的消息傳來,曹操得知法正爲劉備出謀劃策,不無嫉妒地說,自己就知道劉備想不出這樣的計策,肯定是有人教他。還說,自己把天下人才收羅一空,爲何會漏掉了法正呢?

正是劉備的陣營長期缺乏治國理政和運籌帷幄的人才,才使得劉備勢力長期畸形發展。劉備身爲君主,也不得不把精力放在這些方面。當這些短板補上後,劉備的勢力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惜的是,由於先天不足造成的發展過遲的原因,雙方的實力差距已經難以扭轉了。

三、諸葛亮和關羽的優缺點。

劉備文有諸葛亮,武有關羽,可以說這兩人爲蜀漢的創建、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也正是因爲他們身上責任重大,他們的優缺點也給蜀漢政權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他們的優點,給蜀漢帶來了興旺,他們的缺點,給蜀漢帶來了衰落。

諸葛亮的優點是他長於治國理政,是當時天下第一良相。諸葛亮在蜀漢的作用,要遠遠超過了蕭何。在他加入劉備陣營後,掌管了劉備陣營的一切政務,使得劉備的實力迅速得以增長。在短短一年中,劉備就從兵少將單的情況,發展成爲擁有水陸兵種的近兩萬大軍。

在長阪坡之敗後,諸葛亮臨危受命,前往東吳開展外交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結成了孫劉聯盟,一起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在此後,諸葛亮發揮自己的長處,使得劉備足食足兵,得以在戰場上一展身手。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力挽狂瀾,獨立支撐了蜀漢的江山。

後人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有所質疑,但是公平地說,旁人如果在那種情況下,也不會做得比諸葛亮更好。諸葛亮對劉備集團的主要影響還是在《隆中對》上。《隆中對》是蜀漢的戰略方針,但是這個戰略的前半部分比較符合實際,後半部分就有些不合實際了。

劉備文有諸葛亮,武有關羽,但爲何卻沒能統一天下? 第3張

因爲當時劉備毫無基礎,只能一步步來。這樣,這個戰略基本上是建立在假設上的。前半部分還有一定的實際情況做依據,可是如果中間發生意外,後半部分的計劃就難以實現了。但是,劉備集團沒有顧及這些,死板的照這個方針執行,最終由於東吳敗盟,使得《隆中對》毀於一旦。

關羽是當時有名的大將,他驍勇善戰,所向無敵。在他的一生中,取得過無數輝煌的戰果。他在白馬坡斬顏良,堪稱千古絕唱。在襄樊之戰中,他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連曹操都要遷都躲避他的鋒芒。更重要的是,關羽是劉備集團軍隊的締造者之一,他的精神灌輸到了蜀軍之中。

但是,關羽雖然驍勇善戰,他還是不能與韓信相提並論的。廖立評價關羽說,關羽帶兵作戰沒有方法,只是依靠自己的勇力死打硬拼,這個批評是中肯的。這個問題在蜀軍中表現突出,蜀軍多次戰敗不是因爲正面戰場的廝殺,而是失敗在敵人的計謀之下。

在襄樊之戰中,曹操爲了坐山觀虎鬥,把孫權要襲擊荊州的書信用箭射入關羽軍中。關羽在得知消息後,面對無法奪取的襄樊依然不願意放棄,錯失了最後保衛荊州的機會。從這一點來看,關羽對大形勢缺乏判斷,比起韓信要差遠了。

結語:

劉備雖然手下文有諸葛亮,武有關羽,但是也未能統一天下。這是由於他自身出身低微,起點過低,沒有家族支持,造成他的勢力發展緩慢,得到根據地的時候已經太遲了。雖然後期努力追趕,也無濟於事。再加上他的陣營人才缺乏,短板嚴重,也制約了他的事業發展。

諸葛亮和關羽雖然是劉備的股肱,但是他們各自有着自己的缺點。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爲劉備集團指明瞭發展方向。但是在發展後期,出現了東吳的變數。諸葛亮沒有對戰略進行修改,留下了後患。關羽則是驍勇有餘,缺乏計謀,缺少獨當一面的大局觀,在襄樊之戰中雖然取得優勢,最終一敗塗地,喪失了荊州和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