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鴉片戰爭中清軍大炮2000多門:爲何不戰而敗?

鴉片戰爭中清軍大炮2000多門:爲何不戰而敗?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鴉片戰爭打響之時,清朝鑄造的大炮有二千多門,虎門作爲前線炮臺,更是買進了外國大炮二百多門,最大的有九千斤重,還有衆多從外地調運過來的八百斤至三千斤不等的本土造的普通炮。隨着虎門、廈門、定海、鎮海、寶山、鎮江炮臺相繼淪陷,被英國人奪去的大炮有一千五六百門之多。有人說,之所以損失如此慘重,是因爲清軍的炮位構造呆板,不能靈活地瞄準,還有人說炮臺地勢選擇不好,其實最主要原因並不在此。

根據史料描述,鴉片戰爭中的幾大要塞炮臺地勢選擇的都很好,易守難攻,譬如,虎門要塞地勢極其險要,而且佈置有幾十門八九千斤的新式大炮,炮火密集,完全可以封鎖江面,被林則徐稱爲“固若金湯”,然而,在整個“虎門戰役”中,大大小小兩百多門大炮卻一炮也沒有打中敵船!吳淞口寶山炮臺的地形也很具有優勢,根據當時參加陣地佈防的官員樑章鉅的文章來看,炮臺“正當大海入港之口,不高不低,既無突出水面之危,又無四面受敵之慮。”而且,有東西兩個炮臺相呼應,共有大炮近兩百門,地形絕佳,防守陣地很堅固,當時官員都認爲英國人很難突破寶山要塞的,然而,英國船上的炮才一轟,主帥兩江總督牛鑑等若干統兵官員就帶頭一溜煙地逃了,於是,全軍潰散,陣地失守,江南提督陳化成身中七彈而死。

鴉片戰爭中清軍大炮2000多門:爲何不戰而敗?

爲什麼有了很不錯的大炮,而且有很好的防禦地勢,以逸待勞,清軍依然不能夠稍稍抵擋英國人的水上侵犯呢?

還是清朝樑章鉅在他的《炮說》一文中揭開了謎底,他說,鴉片戰爭中清軍敵不過英國人的緣由,不是因爲中國的大炮不如英國人,而是因爲英國人的大炮總是先聲奪人,最厲害的是他們的“桅頂之飛炮”此炮一響,火光迸射得厲害,縱橫範圍有一二丈之廣,雖然沒有什麼爆炸力,轟擊力不強,但是聲勢大,聲音十分嚇人,這一響,連洋人的臉還沒看清楚呢,那些貪生怕死的清朝官吏立即就慌不擇路了,“統軍者驚奔,衆無不潰矣……今日軍中全中此病。”哦,原來是這樣啊,那些大炮還沒來得及發言“發威”,放大炮的兵丁就跟着當官的逃了———那些巨資購進鑄造的威力強大的大炮就都成了擺設,甚至掉轉炮口反而爲敵所用,後來英國兵轟擊清軍有很多就是用繳獲的清軍大炮。

戰爭打敗了,那些會說話的人雖然打不過洋人但卻能肆無顧忌地“欺負”沒長嘴巴的大炮,把打敗仗的原因歸咎於大炮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