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陳羣也是一位人才,爲什麼劉備卻對他非常輕視呢?

陳羣也是一位人才,爲什麼劉備卻對他非常輕視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三足鼎立,曹操的魏國得了天時,孫權的東吳得了地利,而劉備的蜀漢則得了人和。劉備戎馬一生,從河北轉戰至西川,居無定所,屢戰屢敗。但是在此期間,劉備仍然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他不問出身,屈身求賢,最終將自己團隊營造成一個文武兼備的大集團。

然而劉備一生打了太多敗仗,也沒有自己的根據地,因此也錯過了不少人才。其中,陳羣或許是最可惜的一個。

陳羣,乃是名門之後,出生於著名的潁川陳氏,是東漢太丘長陳寔之孫、大鴻臚陳紀之子。當陳羣尚是幼兒時,陳寔常認爲此子奇異,向鄉宗父老說:“這孩子必定興旺吾宗。”

公元194年,劉備得到徐州刺史陶謙的保舉,成爲豫州牧。在此期間,劉備將陳羣徵辟爲自己的別駕。別駕,相當於現在領導的祕書。由這段記載可見,陳羣對於劉備還是相當看得上的。作爲高門大族的子孫,到哪都不愁沒飯吃、沒官做。在曹操那裏,他的好友荀彧、荀攸都在那裏效力,而他卻偏偏投靠了弱小的劉備。很顯然,陳羣十分看好劉備的潛力。

如果有陳羣鼎力相助,劉備說不定能得到潁川士族的支持。有了陳羣的關係網,劉備恐怕不會像後來那樣,落入簽發人才的窘境。

但可惜的是,劉備有眼不識泰山。對於這個年輕人,劉備似乎並沒有看出什麼特別之處。就在這一年,陶謙去世,臨死前陶謙囑咐別駕糜竺:

“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

陳羣也是一位人才,爲什麼劉備卻對他非常輕視呢?

陶謙死後,糜竺便率領舉州之士人,希望劉備能去徐州主持大局。面對這個白得的肥肉,劉備自然把持不住自己。他假意推脫了一番,便準備起身前往徐州。

就在這時,陳羣卻站出來阻攔劉備:

“袁術尚強,今東,必與之爭。呂布若襲將軍之後,將軍雖得徐州,事必無成。”

在陳羣看來,徐州乃是四戰之地,南有袁術,北有呂后,西有曹操,皆對徐州這塊戰略要地垂涎欲滴。陶謙之所以在有兒子的情況下,將徐州託付給劉備,無法是想甩脫這個燙手山芋,實際是不懷好意的。

對於陳羣的意見,有着從諫如流秉性的劉備,卻利令智昏,是一句話也聽不進。而最終的結果也一如陳羣所料,在劉備奮力抵禦袁術之時,呂后偷襲了劉備的後方,使劉備再次成爲沒有根據地的流寇。而在這時,劉備才深深後悔,沒有聽陳羣的話。

更可惜的是,劉備與陳羣就此分手,終結了兩人短暫的君臣際遇,並很快走向了反面。那麼劉備招攬天下人才時,爲啥偏偏把陳羣給忘了呢?

原來,陳羣是潁川地區的大族,他的所有作爲,都是將振興家族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只要劉備離開了豫州,陳羣必然不會離開家人,和他同生共死。

劉備敗逃後,陳羣被迫成爲了呂布的屬下。公元198年,曹操擊破呂后,將陳羣解救了出來。對於出身名門的陳羣,曹操可謂是久仰大名,於是立即將之徵闢爲自己的僚屬。正所謂“樹挪死,人挪活”,一直不受待見的陳羣,終於在曹操帳下如魚得水,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能。

陳羣也是一位人才,爲什麼劉備卻對他非常輕視呢? 第2張

大家閱讀三國,往往只會關注偏愛那些行軍、帶兵、出謀劃策的人才,比如關羽、張飛、諸葛亮、郭嘉,卻很少關注那些精於內政的人才。事實上,曹操陣營之所以能雄霸天下,不僅因爲曹操聚集了大量的謀士和猛將,還集中了類似於陳羣這樣的內政天才。

陳羣出身名門,又是名流領袖,是標準的世家子弟。與曹操陣營的核心——潁川大族關係十分良好,除此之外,他本身極具政治才幹,所以可以雅服羣臣。陳羣爲人低調謹慎,“每上封事,輒削其草,時人及其子弟莫能知。”

正是因爲具有如此強大的才能和名望,陳羣才能步步高昇,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成爲託孤的重臣。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王位後,封陳羣爲昌武亭侯,徙爲尚書。

曹丕雖然禪位稱帝,但是漢室統領天下已久,天下士人對於曹魏實際並未心服。同時,曹操曾大肆屠殺士人,並倡導“唯纔是舉”。因此對於新政權,士人仍處於觀望甚至敵視的狀態。爲了防止士人們倒向蜀漢或東吳,陳羣適時提出了九品中正制。

漢代時,朝廷選拔人才主要依靠察舉制。但到了東漢,察舉制卻積弊叢生,不堪使用,大量沽名釣譽的僞君子混入朝中,使察舉制失去了選拔人才的能力。東漢大亂,中央對於地方失去了控制,也讓察舉制變得名存實亡。

因此,陳羣提出九品中正制,將人才分爲九等,並派中正官去各地方品評人物,選拔人才。陳羣提出這種制度,爲地方士人建立了在中央做官的渠道。通過這項制度,曹魏政權擺脫了與地方士人的緊張關係,而人才也由此不斷輸入到朝廷。

在筆者看來,相比司馬懿、曹真等人,陳羣對於蜀漢的威脅恐怕還要更大。這是爲什麼呢?這是因爲蜀漢一直宣揚,曹魏是篡逆,是漢賊。而蜀漢的言論,也曾博得一些曹魏士人的肯定。但陳羣提出的九品中正制,無疑是對蜀漢“漢賊”理論的釜底抽薪。從此以後,人心不再思漢,曹魏成爲了正統,而蜀漢則淪爲割據政權,不再有翻身的可能。

同時,曹魏通過九品正中制,源源不斷地獲取人才。而蜀漢呢?卻在諸葛亮執政時,陷入了缺乏人才的窘境。因此,陳羣提出九品中正制,便意味着蜀漢不再有奪取天下的可能,其滅亡只是個時間問題。正如《宋書》所說:

“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

雖然在後世,九品中正製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響。但在三國時期,陳羣爲國家的統一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或許劉備怎麼也沒想到,陳羣這個小小的別駕,竟然給蜀漢政權帶來了如此大的破壞。與其說是鄧艾滅蜀,還不如說是陳羣滅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