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巴巴羅薩行動蘇聯損失 巴巴羅薩行動德軍編制

巴巴羅薩行動蘇聯損失 巴巴羅薩行動德軍編制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巴巴羅薩行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的作戰代號,外文名Operation Barbarossa,發生時間1941年6月22日—1942年1月,作用是拉開了蘇德戰爭的序幕。

巴巴羅薩行動蘇聯損失 巴巴羅薩行動德軍編制

簡介

巴巴羅薩行動(德語:Unternehmen Barbaross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入侵蘇聯所使用的作戰代號。發生於1941年6月22日—1942年1月蘇聯及東歐地區,該計劃由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起草和指導,1940年8月底制定完畢。原名爲“奧托計劃”,後於1940年12月改爲“巴巴羅薩”。整場行動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其名稱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巴巴羅薩作戰自1941年6月一直進行至同年12月間德軍在莫斯科門戶被蘇軍打退以失敗告終,但蘇德戰爭一直要到1945年5月蘇聯佔領柏林纔算正式結束。

作戰原本的計劃是要快速攻克蘇聯的西方領土,北至阿爾漢格爾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戰線(AA戰線)爲止。在作戰的最初數個月裏,德軍繼續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最後在莫斯科戰役中受阻[21],這場作戰的受挫可以說是阿道夫·希特勒和第三帝國命運的轉捩點。最重要的是,巴巴羅薩作戰的失敗開啓了長達數年的蘇德戰爭,成爲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數千萬人因此罹難。

戰役雙方對比

  戰役背景

蘇德關係

希特勒早在《我的奮鬥》一書裏就透露出侵略蘇聯的意圖,在書中他清楚表示德國人民必須追求所謂的“生存空間”:亦即土地和原料,而這個生存空間應該能在東歐找到。納粹的政策指定了,俄羅斯和其他斯拉夫民族的人應該加以殺害、驅逐出境、或奴役之,因爲他們認爲這些都屬於下等民族,而那些土地應該讓給德國人民居住。計劃中這些地區的都市人口會經由饑荒加以徹底滅絕,以剩餘的農產品養活德國人,並改由德國人居住,儘管希特勒也說德國會與那些願意支持他們的俄國人“一同合作”。德國的意識形態理論家阿爾弗雷德·羅森堡認爲斯拉夫民族也是屬於雅利安人種,提出建議應該將攻克的蘇聯領土依照以下形式劃分行政區:

奧斯蘭(Ostland)──波羅的海國家和白俄羅斯

烏克蘭──烏克蘭和鄰近疆土

高加索──南俄和高加索地帶

土耳其斯坦──中亞國家領土

在德國和蘇聯於1939年聯手侵吞波蘭之前,兩國便籤訂了《莫洛托夫—裏賓特洛甫條約》。表面上這是一個互不侵犯的條約,藉由分割波蘭等國家來劃分德蘇兩國的邊界,在條約中波羅的海三國乃至芬蘭被劃分爲蘇聯的“影響範圍”,這個條約震驚了全世界,因爲兩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彼此抱持敵意,而且兩國的意識形態也完全相反。由於這項條約,納粹德國和蘇聯之間展開了大量的外交關係和貿易,蘇聯提供石油和原料給德國,而德國則提供高科技給蘇聯。儘管這項條約的簽訂,兩國仍然對彼此的一舉一動抱持強烈猜疑心,不久後這段短暫的和平關係便以戰爭的徹底爆發告終。

希特勒一直希望攻克西俄以剝削當地的斯拉夫人。因此他簽訂這項條約只是爲了短暫的方便。再加上希特勒和斯大林兩人都對攻克領土抱有極大野心,而雙方的意識形態差距則導致最終的衝突爆發。斯大林在國際上的惡劣名譽給了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理由,同時也增加了德國對於勝利的信心。納粹也不斷的宣傳蘇聯政權的殘暴,並且瞄準斯拉夫民族作爲主要宣傳對象。

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是導致蘇德分裂的最後因素,在德國於意大利和日本簽訂條約之後,蘇聯也表示希望成爲軸心國的一部分。在經過兩天於1940年11月12日—11月14日在柏林的商議後,德國正式向蘇聯提出了加入軸心國的條件,而蘇聯則在11月25日提出了一份修正的版本,然而從此德國沒有再進行回覆。隨着蘇聯加入軸心國的前景越來越小,兩國在東歐的利益衝突也日漸明顯,儘管他們在1941年1月還會針對邊界和貿易上做出一次小的協定,然而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德國背景

斯大林的名聲使得納粹德國在發動這場戰爭上獲得了某些正當性,而且也讓希特勒對德軍的勝利有相當信心。斯大林在大清洗中殺害了無數紅軍的基層和資深軍官,導致紅軍整體的脆弱和無能。在針對斯拉夫人進行的宣傳上德國一直強調蘇聯政權的殘暴,同時也宣傳紅軍正在準備攻擊德國,並主張他們先行的攻擊只不過是先發制人的舉動罷了。

巴巴羅薩作戰主要是希特勒自己所構思的。一些軍事和外交人員也曾勸告希特勒,應該先解決英國後纔開闢對蘇戰場較爲妥當,但大多數德軍的參謀幕僚都同意這場侵略應該在某個必要的時間點發起。希特勒的決策通常與德軍將領的建議相反,但直到那時爲止,德軍在希特勒的戰略下已經達成了一連串原本被認爲不可能達成的輝煌勝利,希特勒也自認爲是政治和軍事上的天才。在那段時間裏,希特勒的驕傲和大膽、加上德軍的精良訓練,在不費多少功夫下便贏得了萊茵河、奧地利、捷克的蘇臺德地區,接着又攻下波蘭、丹麥和挪威,每場戰役幾乎都順暢無阻。接着他又迅速經由馬奇諾防線北方的盧森堡進攻法國,以包圍戰術殲滅了大規模的同盟國部隊,並繼續向南進攻直到瑞士邊界。

北邊遭受包圍的同盟國部隊最後經由敦刻爾克撤離,英軍被徹底逐出法國,但英國依靠着其海軍和空軍的優勢而免受侵佔。在無法逼使英國投降、同時也缺乏海軍和戰略轟炸部隊的情況下,希特勒遂決定將目標轉往東方。他相信只要蘇聯被擊垮了,英國也不可能再支撐下去。希特勒對他在西歐的驚人勝利感到自負,同時紅軍在1939—1940年間侵佔芬蘭未遂的冬季戰爭也向全世界顯現了當時紅軍內部的腐化和戰力低落。希特勒認爲蘇聯內部已經腐敗,只要數個月便能取得勝利,也因此不需準備冬季的配備,這在後來成爲德軍受挫的主因之一:

納粹的整個政策都是爲了依照地緣政治學的生存空間概念徹底摧毀蘇聯的政治實體,以替未來的“雅利安”世代準備發展的環境。在1940年的春季,德國戰爭機器的資源缺乏問題開始越來越嚴重,而德國與蘇聯在巴爾幹半島的利益衝突也開始浮現,這使得侵略蘇聯逐漸成爲希特勒唯一的未來途徑,儘管德軍將領們也曾跟希特勒說過,佔領整個俄羅斯西半部對於德國戰爭機器運作來說是利大於弊。

希特勒預估攻佔蘇聯會有以下好處:

當蘇聯被擊敗後,解除動員的大量士兵便能補充德國產業界的勞工短缺現象。

烏克蘭可以提供大量便宜的食品。

佔領蘇聯將可以擁有大量的奴隸勞動力,將能大爲改善德國在地緣戰略上的處境。

擊敗蘇聯將能進一步孤立英國。

德國的戰爭機器非常需要更多石油,而只有在攻佔蘇聯的巴庫產油區後才能達成此目標。

希特勒在1940年12月5日收到了德軍對入侵蘇聯的計劃,並且全部批准,預期在1941年5月開始進行。在12月18日希特勒簽下了“21號指導”,要德軍最高統帥部準備“快速的擊倒蘇聯”,並且制定侵略的預定時間爲1941年5月15日。巴巴羅薩計劃假設的是德國國防軍可以在短期間內消滅紅軍道加瓦河和第聶伯河以西的大多數步兵師,事後證明儘管德軍的確消滅了原先在此地區的蘇聯紅軍數量,蘇聯紅軍不斷從後方增援的雄厚兵力導致了這種假設的失敗。

德軍戰前準備

爲了準備發起攻擊,希特勒將3206000人調遣至德蘇邊界,多次派遣偵察飛機潛入蘇聯領空勘查,同時也在東線儲備了大量的軍事物資。到了1941年2月德軍已在羅馬尼亞—蘇聯邊界部屬了680,000人。即使進行了如此龐大的準備過程,蘇聯依然沒有預料到德軍的意圖,在戰爭爆發時完全措手不及。這主要是因爲斯大林堅信第三帝國不可能在《莫洛托夫—裏賓特洛甫條約》簽訂不到兩年內便發起攻擊,他也堅信德國會等到拿下英國後纔會開闢新的戰場。儘管蘇聯情報部門已經多次發出戰爭逼近的警告,斯大林依然拒絕改變心意,認爲這是英國故意設計要讓蘇聯和德國開戰的假情報。

德國政府也助長了這種騙局,向斯大林透露德軍的調動只是爲了遠離英國轟炸機的航程。德國甚至向蘇聯解釋他們故意要讓英國以爲他們正準備進攻蘇聯,而事實上他們正在準備進攻蘇聯的軍隊和物資。因此,直到戰爭爆發前斯大林都沒有認真準備應付德軍的可能入侵。應該注意到的是,潛伏德國的共產主義間諜理查德·佐爾格在戰爭爆發前便已向斯大林透露準確的進攻發起日期,但這項情報也沒有獲得重視。德國還在1941年4月發起了一連串佯裝進攻英國的作戰,假裝正在挪威聚集部隊。這些行動配合了大張旗鼓的海軍艦隻聚集、飛行勘測、和演習行動,並且還故意透露虛構的入侵計劃細節。

同時期德軍軍事計劃人員開始研究拿破崙在侵略俄羅斯戰爭中的失敗,他們推估蘇聯紅軍無法在侵略開始後大規模的向俄羅斯內地撤退,因爲他們認爲斯大林無法在政治上和軍事補給上拋棄波羅的海國家、烏克蘭等地。

但在侵略蘇聯的計劃和主要目標的設計上,希特勒則與國防軍最高統帥部以及許多高階將領意見分歧,最高統帥部認爲應該直接攻往莫斯科,而希特勒則認爲應該先奪取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地區的豐富資源後才轉向莫斯科。希特勒認爲莫斯科是“不重要的”,他認爲重點應該在於消滅莫斯科以西的紅軍主力。但由於意大利在希臘的失敗,德軍被迫於1941年4月6日發動巴爾幹戰役,以救援意大利,6月1日,德軍攻佔希臘全境,但巴巴羅薩計劃被迫延遲了一個多月,這導致了德軍未能在俄國嚴寒到來之前佔領莫斯科,最終輸掉了德蘇戰爭。但是要注意的是,希臘戰役於4月30號結束,從時間上來看相隔了近兩個月,據當時德軍的重組能力,傷亡可以有效補充。在對比三個集團軍羣及對希臘作戰的部隊後,發現只有第30軍的第129、第162、第256步兵師可能同時參與了兩次作戰(其實還是不準確,因爲在巴巴羅薩的30軍和希臘的30軍軍長並不是同一個人,但這也可能是調職導致);但是,第30軍在戰鬥中並未有大幅度減員情況的出現。在1952年,英國內閣辦公室歷史分部的一項科學研究總結巴爾幹戰役沒有影響巴巴羅薩行動的實行,根據羅伯特·柯奇貝爾說:“將巴巴羅薩作戰的開始日期由5月15日延遲至6月22日的主要原因是那些不完全合乎邏輯的安排,以及之前不正常的潮溼冬季令河流直到晚春仍然氾濫。”由此看來,這個說法站不住腳。

最後希特勒與高階將領們取得的共識是:將入侵部隊分爲三個集團軍羣,各自攻佔特定的地區和大城市。

941年6月22日東線德軍陸軍共3個集團軍羣羣、13個集團軍、39個軍、125個師又1個旅、1個獨立團(不含海軍艦艇部隊、海岸炮兵部隊、空軍傘兵部隊、總部直屬憲兵部隊及工兵、鐵道兵、重炮兵、鐵道炮兵、火箭炮兵、高炮炮兵、摩托化反坦克炮兵等兵種部隊)。

北方集團軍羣(由威廉·裏特爾·馮·里布元帥指揮)

目標爲穿越波羅的海國家攻入俄羅斯北部,佔領或摧毀列寧格勒,總兵力爲3個集團軍1個直屬軍共計8個軍、29個師(20個步兵師、3個裝甲師、2個摩步師、1個黨衛隊裝步師、3個警備師):

第16集團軍(由恩斯特·佈施指揮,下轄3個軍1個直屬師,共8個師)

第2軍3個師:第12步兵師、第32步兵師、第121步兵師

第10軍2個師:第30步兵師、第126步兵師

第28軍2個師:第122步兵師、第123步兵師

第16集團軍直轄第253步兵師

第18集團軍(由格奧爾格·馮·屈希勒指揮,下轄3個軍共8個師)

第1軍3個師:第1步兵師、第11步兵師、第21步兵師

第26軍2個師:第61步兵師、第217步兵師

第38軍2個師:第291步兵師、第58步兵師、步兵第254師

第4裝甲集羣(由埃裏希·赫普納指揮,下轄2個軍共8個師)

第41裝甲軍(第1裝甲師、第6裝甲師、黨衛隊TK裝甲步兵師、第269步兵師)

第56裝甲軍(第8裝甲師、第3裝甲步兵師、第36裝甲步兵師、第290步兵師)

北方集團軍羣直屬步兵第23軍下轄2個師(第206步兵師、第251步兵師)

北方集團軍羣后方警備部隊3個師(第207警備師、第281警備師、第285警備師)

第1航空隊(由阿爾弗雷德·凱勒指揮)

中央集團軍羣(由費多爾·馮·博克元帥指揮)

目標爲進攻斯摩棱斯克,穿越蘇聯中西部(現在的白俄羅斯)地區,攻佔莫斯科,總兵力爲下轄4個集團軍共計16個軍、50個師(31個步兵師、9個裝甲師、5個摩步師、1個騎兵師、1個黨衛隊師、3個警備師)又一個獨立團:

第4集團軍(由京特·馮·克魯格指揮,下轄4個軍12個師)

第7軍4個師(第7步兵師、第23步兵師、第258步兵師、第268步兵師)

第9軍3個師(第137步兵師、第263步兵師、第292步兵師)

第13軍2個師(第17步兵師、第78步兵師)

第43軍3個師(第131步兵師、第134步兵師、第252步兵師)

第9集團軍(由阿道夫·斯特勞斯指揮,下轄3個軍,共計8個師又1個旅)

第8軍3個師(第8步兵師、第161步兵師、第28步兵師)

第20軍2個師(第162步兵師、第256步兵師)

第42軍3個師(第87步兵師、第102步兵師、第129步兵師)

第9集團軍直轄第900步兵旅

第2裝甲集羣(由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揮,下轄4個軍共15個師又1個獨立團)

第12軍3個師(第31步兵師、第34步兵師、第45步兵師)

第24裝甲軍5個師(第3裝甲師、第4裝甲師、第10裝甲步兵師、第1騎兵師、第267步兵師)

第46裝甲軍2個師1個獨立團(大德意志裝甲擲彈團、第10裝甲師、黨衛隊重裝摩步師)

第47裝甲軍4個師(第17裝甲師、第18裝甲師、第29裝甲步兵師、第167步兵師)

第2裝甲集羣直轄第255步兵師

第3裝甲集羣(由赫爾曼·霍特指揮,下轄4個軍共11個師)

第5軍2個師(第5步兵師、第35步兵師)

第6軍2個師(第6步兵師、第26步兵師)

第39軍4個師(第7裝甲師、第20裝甲師、第14裝甲步兵師、第20裝甲步兵師)

第57裝甲軍3個師(第12裝甲師、第19裝甲步兵師、第18裝甲步兵師)

中央集團軍羣直轄3個師(第221輕步兵師、第286輕步兵師、第403輕步兵師)

中央集團軍羣直轄第53軍1個師(第293步兵師)

第2航空隊(由阿爾貝特·凱塞林指揮)

南方集團軍羣(由格特·馮·倫德施泰特元帥指揮)

目標爲攻往人口密集的農業心臟地帶—烏克蘭,攻下基輔,接着攻入南方的俄羅斯大草原直到伏爾加河以及石油豐富的高加索地區,總兵力爲下轄4個集團軍共計9個軍、35個師(25個步兵師、4個輕步兵師、1個山地師、5個裝甲師、2個摩步師、1個黨衛隊師、3個警備師):

第6集團軍(由瓦爾特·馮·賴歇瑙指揮,下轄4個軍共11個師)

第17軍2個師(第56步兵師、62步兵師)

第29軍3個師(第44步兵師、第111步兵師、第299步兵師)

第44軍2個師(第9步兵師、第297步兵師)

第55軍4個師(第57步兵師、第75步兵師、第168步兵師、第298步兵師)

第11集團軍(由歐根·裏特·馮·紹柏特指揮,下轄4個軍共14個師1個旅)

第11軍3個師1個旅(第76步兵師、第239步兵師、羅馬尼亞第1裝甲師、羅馬尼亞第6騎兵旅)

第30軍4個師(第198步兵師、羅馬尼亞第8步兵師、羅馬尼亞第13步兵師、羅馬尼亞第14步兵師)

第54軍3個師(第50步兵師、第170步兵師、羅馬尼亞第5步兵師)

意大利赴俄遠征軍團3個師(第9“帕蘇比奧”半摩托化師,第52“都靈”半摩托化師,第3“奧斯塔公爵阿瑪迪奧·達奧斯塔親王”快速騎兵師)

第11集團軍直轄第22步兵師

第17集團軍(由卡爾-海因利希·馮·史圖爾普納格指揮,下轄德軍3個軍共11個師、僕從國2個軍2個師4個旅)

第4軍5個師(第24步兵師、第71步兵師、第262步兵師、第295步兵師、第296步兵師)

第49山地步兵軍3個師(第68步兵師、第257步兵師、第1山地步兵師)

第52軍3個師(第97輕步兵師、第100輕步兵師、第101輕步兵師)

匈牙利快速軍團3個旅(第1摩步旅、第2摩步旅、第1騎兵旅)

斯洛伐克貝爾諾拉克野戰軍團2個師1個旅(第1步兵師、第2步兵師、斯洛伐克機動旅)

第1裝甲集羣(由保羅·路德維希·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指揮,下轄3個軍共9個師,其中5個裝甲師,4個裝步師)

第1裝甲集羣直轄

第3裝甲軍3個師(第13裝甲師、第14裝甲師、第25裝甲步兵師)

第14裝甲軍3個師(第9裝甲師、黨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裝步師、黨衛隊第5“維京”裝步師)

第48裝甲軍3個師(第11裝甲師、第16裝甲師、第16裝甲步兵師)

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下轄3個軍2個師5個旅。

羅馬尼亞陸軍第4軍2個師(第6步兵師、第7步兵師)

羅馬尼亞騎兵軍2個旅(第5騎兵旅、第8騎兵旅)

羅馬尼亞山地軍3個旅(第1山地旅、第2山地旅、第4山地旅)

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司令官尼古拉伊·索皮卡中將,下轄3個軍5個師2個旅

羅馬尼亞陸軍第3軍3個師(警備師、第15步兵師、第35後備師)

羅馬尼亞陸軍第5軍2個師(邊防師、第21師)

羅馬尼亞陸軍第11軍2個要塞旅

南方集團軍羣直屬4個師(第444輕步兵師、第454輕步兵師、第213輕步兵師、第99步兵師)

南方集團軍羣直轄羅馬尼亞第2軍3個師1個旅(第9步兵師、第10步兵師、第11步兵師、第7騎兵旅)

第4航空隊(由亞歷山大·勒爾指揮)

駐挪威德軍部隊:

第20集團軍下轄2個軍共5個師又1個旅

第20集團軍直轄第211裝甲旅

第19軍3個師(第214步兵師、第2山地步兵師、第3山地步兵師)

第36軍2個師(第169步兵師、黨衛隊第6山地步兵師)

德國大本營預備隊部署於東線部隊共23個步兵師1個山地師2個裝甲師1個摩步師1個黨衛隊師

第50軍(位於北方集團軍羣地域,轄2個師:第86步兵師、黨衛隊第4“警察”師)

駐芬蘭部隊:1個步兵師2個山地師1個黨衛隊師

蘇軍戰前準備

1940年代初期的蘇聯從各方面來說都是不可小覷的,蘇聯在1930年代的快速工業化使得工業生產量提升至世界第2,僅次於美國,而與德國並駕齊驅。軍事配備的生產同樣快速增加,在戰爭爆發前經濟已經轉向軍事生產的方向。在1930年代早期蘇軍也發展出一套現代化的作戰理論,並在1936年將其頒佈爲全軍的作戰原則。

1941年在德軍的祕密調度下,蘇德邊界的蘇聯部隊數量已經被德軍所超越。不過在1941年6月當時蘇聯軍隊的總人數高達500萬人,比德國調派參與巴巴羅薩作戰的地面部隊總人數還多。除此之外,蘇聯大規模的軍事動員使得蘇軍的人數一直穩定增加,使蘇聯能夠投入比德國更多的部隊至前線,由於兩方的兵力都變動不定,整體上來說1941年的戰役兩方的兵力是勢均力敵的。

而在一些武器的對比上蘇軍則有許多優勢,在坦克上蘇軍的優勢特別明顯,蘇軍擁有的坦克總數高達23,106輛,其中有12,782輛分佈在西俄的5個軍區(其中3個直接面對德蘇前線)。而德國國防軍擁有的坦克總數約爲5,200臺,其中只有3,350臺參與了對蘇作戰。這使得蘇軍與德軍在可用坦克數量上的差距高達4:1。蘇聯還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T-34坦克,和速度最快的BT-7坦克。蘇聯也擁有壓倒性的火炮數量優勢,122毫米口徑的A-19榴彈炮甚至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火炮。最先進的蘇聯坦克在剛開戰時數量並不多,不過在 1941年的前半年,蘇聯軍事機器所生產的100%的坦克和87%的戰機都已經屬於現代的設計。

然而德國空軍和陸軍卻有着極爲精良的訓練和經驗,在素質上的優勢大幅抵銷了蘇聯的數量優勢。再加上大量具備經驗的蘇軍軍官和司令員在1935年至1938年間的大清洗期間遭斯大林迫害致死,33%的蘇軍軍官和幾乎全部的高階將領都遭處死或流亡至西伯利亞,改以大批具備“政治經驗”卻毫無作戰經驗的軍官替代[52][53]。5名元帥中3名遭到處決,67%的集團軍和師司令員也遭遇相同下場[54]。總共加起來,被處決的蘇軍領導人高達了3萬人。這造成了紅軍內部充斥大量年輕而訓練貧乏的軍官;以1941年爲例,蘇軍的軍官裏有75%尚未任職超過1年,蘇軍集團軍司令員的平均年齡比德軍師司令員的平均年齡少了整整12歲,這些軍官在戰場上往往缺乏積極行動的意願,而且很大一部分根本沒有能力勝任其職位。

大多數蘇軍單位在戰爭爆發時都保持和平時期的狀態,這也可以解釋爲何蘇聯空軍的戰機都緊密排列在跑道旁(而非疏散開來),而被德國空軍的轟炸部隊輕易摧毀。蘇聯空軍一直到戰爭爆發前都被禁止攻擊德國的偵查飛機,而任由大量德軍偵查飛機進入蘇聯領空勘測。蘇聯空軍雖然擁有數以千計的戰機,但大多都極爲老舊,例如I-15和I-16,而先進的機型如米格機和拉沃契金則數量稀少。很少戰機擁有無線電,擁有無線電的戰機也極常故障,而缺乏訊息加密的設備則讓德軍得以輕易竊聽,同時蘇聯飛行員的空戰經驗和技術都極爲落後。

蘇軍部隊的部署相當疏散而且未經準備,部隊之間往往無法互相聯繫,而且也缺乏運輸工具把有效戰力集合起來。雖然蘇軍有非常多先進的火炮,但這些火炮很多都沒有配備彈藥,火炮單位同樣缺乏運輸工具而無法迅速部署。坦克單位數量龐大且裝備良好,但卻極爲缺乏經驗和後勤支援,維修保養的水平也非常差勁。坦克單位往往被草率的送上戰場,而沒有任何燃油、彈藥、或人員補給的安排。通常在經過一次作戰後坦克便毀壞或報銷了。

在戰前蘇聯的宣傳機器總是不斷宣傳蘇軍的強大,宣稱任何針對蘇聯的侵略都會被輕易擊退。

斯大林剛愎自用的個性使他無法接受任何屬下的逆耳建議,加上他對於互不侵犯條約的盲目信心,在1941年初他越來越高估蘇聯的實力。在1941年春季斯大林的情報機關不斷的發出德國即將展開侵略的警告,但都沒有被斯大林重視,儘管斯大林和其幕僚也體認到攻擊的可能性,但由於斯大林對於蘇軍實力的迷信,蘇聯決定避免挑釁希特勒,這一連串的錯誤造成的後果是開戰時蘇聯邊界的部隊都沒有進入警戒狀態,甚至在遭受攻擊時也必須先向高層請求許可才准許反擊,雖然蘇聯在4月10日開始實行局部的警戒,但這在德軍攻擊展開時根本沒有發揮作用,斯大林也拒絕徹底動員軍隊[56]。

1941年5月至6月間,蘇聯內地軍區奉命改編爲一批集團軍立即開赴西部國境:

哈爾科夫軍區司令員安德烈·基裏洛維奇·斯米爾諾夫中將擔任第18集團軍司令員;

北高加索軍區司令員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中將擔任第19集團軍司令員;

外貝加爾軍區司令員費多爾·列梅佐夫中將擔任第20集團軍司令員;

伏爾加河沿岸軍區司令員瓦西里·赫拉西緬科中將擔任第21集團軍司令員;

阿爾漢格爾斯克軍區司令員弗拉基米爾·卡恰洛夫中將擔任第28集團軍司令員;

西伯利亞軍區司令員斯捷潘·安德里亞諾維奇·加裏寧中將擔任第24集團軍司令員;

烏拉爾軍區司令員菲利普·阿法納西耶維奇·葉爾薩科夫中將擔任第22集團軍司令;

外貝加爾軍區副司令員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盧金中將擔任第16集團軍司令員;

在當時有41%的蘇軍基地集中於接近邊界不到200公里的地方,依據蘇軍的指令,燃料、裝備、火車等等也大量被囤積在那裏。然而由於蘇軍在戰術理論上進行的草率更動,這些部隊的戰力被大爲減弱,原本蘇聯在1938年開始採用的戰術是:以標準的線狀防守戰線緊連其他國家,步兵部隊會在防線上堀壕架構堅強的防禦工事,而坦克則會配合步兵行動以提供支援。但1940年法國戰役的結果引起極大震撼,當時在世界上規模排名第2的法國陸軍,在不到6周內便被德軍徹底擊敗。蘇聯對此結果進行了分析,但分析的資料並不全面,分析結果認爲法國的崩潰是因爲過度依靠戰線防守而缺乏裝甲部隊支援所造成的,蘇聯決定不再重蹈覆轍,遂取消了堀壕防守的戰術,改採將步兵部隊集中爲大規模機動隊伍的戰術。所有的坦克都被集中至31個龐大的機械化集團軍,宣稱這樣一來每個集團軍都會比德軍的裝甲軍大(不過直到戰爭爆發很少有集團軍達成這種規模)。蘇聯所預測的情況是:一旦德國發起攻擊,德軍先鋒的裝甲部隊便會被機械化集團軍所切斷和殲滅,接着機械化集團軍會和步兵部隊一同殲滅剩餘的德軍步兵。而南方的烏克蘭地區則駐紮了大量的部隊,準備在戰爭爆發後對德軍進行戰略包圍:在摧毀德軍南方集團軍羣后則朝北攻佔波蘭,包圍德軍的中央集團軍羣和北方集團軍羣,包圍圈裏的德軍不久後就會被徹底殲滅,如此一來德軍將必敗無疑。

戰役過程

軸心國選在1941年6月22日的早上3:45分(一說3:00,另一說4:30)展開攻勢。要計算雙方在這個階段的特定地區部隊分佈相當困難,因爲大多數德軍的名單都包括許多還未參戰的後備軍人,同樣的兩方在力量上的對比也很難有效計算。合理的計算是約有260萬德軍在6月22日進入作戰狀態,而他們所面對的蘇聯軍區也有差不多數量的紅軍軍隊。德軍的突襲收到完全的效果:雖然蘇聯指揮部在收到德軍部隊逼近的報告後即在凌晨00:30分對邊界部隊發出警告,但當時卻沒有任何一個部隊展開備戰。據稱斯大林對德軍侵略的新聞表示嚇呆了,並且直到一兩個禮拜後的7月3日才正式對全國發表聲明。

突襲帶給蘇聯紅軍的最大震撼並非是突襲的時間,而是同時進攻蘇聯領土的德軍數量之多和配合之緊密。約有320萬的德軍地面部隊投入了東線的攻勢,伴隨的還有36萬羅馬尼亞軍隊、4萬4000多人的匈牙利軍隊、47萬芬蘭軍隊,和60900意大利部隊,芬蘭則從北邊發動攻勢。但蘇聯紅軍在同時對抗這些敵軍的同時也持續進行大規模的增援,西線的蘇聯紅軍部隊在1941年6月22日時約有290萬人(其中陸軍243萬人),儘管半年的戰事造成90萬人死傷的驚人數字,至年底時已經躍升爲超過4百萬人(蘇聯國內部隊和儲備軍並沒有計算在內)了。德國空軍聲稱在侵略開始的第一天就摧毀了1,489架紅軍戰機,而自身則只損失了35架。事實上蘇聯空軍在剛開始幾天的損失比德軍估計的還要慘重,總共有3,922架飛機在頭三天被摧毀。

德軍的攻擊速度之快使得蘇聯紅軍的防禦計劃完全癱瘓,而無線電和通訊配備的嚴重缺乏也造成蘇聯紅軍部隊難以互相協調作戰。

德軍的攻勢也引燃了許多蘇聯佔領國的獨立運動,1941年6月22日立陶宛發生了反蘇聯的暴動,並在隔天發佈了獨立的宣言。大約有30,000名立陶宛人加入叛變行列。隨着德軍向北方的攻勢進展,叛變也蔓延至愛沙尼亞了。

德軍各個集團軍的攻勢

中央集團軍

在中央,情況要順利得多。德軍兵分兩路渡過尼曼河和布格河,繞過佈列斯特,直撲明斯克。6月24日,德軍攻佔維爾紐斯,比亞韋斯托克形成了一個突出部。巴甫洛夫緊急下令撤出該地區,但是爲時已晚。6月26日,德軍第18裝甲師攻佔明斯克,將蘇聯第三、第四、第十集團軍圍困在比亞韋斯托克至明斯克一帶,近50萬人被包圍。但是由於包圍圈不夠緊密,有一半部隊衝出。德軍繼續推進,7月1日,德軍渡過別列津納河。10日,德軍第十裝甲師渡過第聶伯河,於15日切斷斯摩棱斯克至莫斯科的公路,圍困了蘇聯第16、第19及第20集團軍。鐵木辛哥在7月24日起向杜霍夫希納及波切普集中了17個師,試圖解救被圍困的部隊,但這是徒勞的。儘管如此,第19集團軍主力逃出了包圍圈,有20萬人脫圍。但是在後方的莫吉廖夫地區,俄國的堅守給德軍造成了重大傷亡。隨後,古德里安的裝甲師團向南,攻破羅斯拉夫爾及克利切夫,圍攻戈梅利地區,向布良斯克行進,而第4集團軍佔領葉利尼亞突出部。希特勒之後決定,將目標放在頓涅茨克及克里米亞的工業區。8月24日,中央集團軍向南轉向烏克蘭。 但是蘇聯誤判德軍將南北夾擊進攻莫斯科,未及時阻擊德軍進入烏克蘭。

但是,在戰線的後方,佈列斯特竟然堅持了近一個月。

北方集團軍

與中央集團軍完全不同,北方集團軍在一開始遭受了危機。6月23日,葉格·索連京將軍指揮的第2裝甲師擊退了德國第六裝甲師,杜比薩河戰役爆發。德軍首次面對蘇聯的重型KV-1坦克與KV-2坦克。德軍幾乎所有反坦克炮都打不穿蘇聯重坦,最後在88毫米高射炮轟擊下才能夠打穿。但是在另一側,曼施坦因率領的56摩托化步兵師渡過北德維納河,於6月26日攻佔陶格夫匹爾斯並抵擋住了多次蘇軍的反攻。但是希特勒命令裝甲師等待步兵,於是後續進攻被推遲了一個禮拜。。蘇聯部隊得以向後撤退至斯大林防線整頓。7月2日,第4裝甲集團開始進攻斯大林防線,並於7月8日佔領了普斯科夫,破壞了斯大林防線。隨後,第一裝甲師抵達盧加河邊的波列奇耶,戰線推進至盧加防線及伊爾門湖一帶。至此,波羅的海三國除了個別被包圍的城市(如納爾瓦)外,全部落入德軍手中。

南方集團軍

南方,倫德施泰特遇到了極大的麻煩。羅馬尼亞一側晚了8天才發動攻勢,所以主攻由北側擔任。但是進攻烏克蘭的部隊只有一個裝甲集團軍。6月24日,蘇聯第6機械化軍和第11機械化軍從比亞韋斯托克東北的格羅德諾地區發動了反突擊,目標是德軍第9集團軍所屬向東南方向運動進行近距離包圍的步兵師。德軍輕易地打退了進攻,蘇軍損失慘重。西南方面軍指揮官基爾波諾斯避免了在前期被圍殲的命運,但是蘇聯不能像德國那樣集中使用裝甲部隊,結果造成布羅迪戰役的失敗,四個機械化師被打殘。在喀爾巴阡山以南,羅馬尼亞軍隊和德國11集團軍在7月2日發動了慕尼黑行動,收回被蘇聯強佔的比薩拉比亞。同時,在多瑙河河口的海戰也以蘇聯失敗告終。隨後克萊斯特的裝甲部隊急速向南,與南方的11集團軍在烏曼包圍了蘇聯軍隊,殲滅蘇聯三個集團軍,但是依舊沒有達到重創西南方面軍的目的。烏曼會戰結束後,蘇軍東撤至基輔,敖德薩被包圍,基輔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突出部。希特勒希望徹底殲滅西南方面軍,以獲得烏克蘭的糧食和更東邊羅斯托夫的工業區,於是中央集團軍的第二裝甲集團被抽調,從北向南,意圖是在基輔與克萊斯特會師。

銀狐行動

摩爾曼斯克是蘇聯在巴倫支海的唯一一個大型不凍港。同時,它離佩察莫的鐵礦僅有60英里。6月22日,德軍佔領佩察莫。蘇聯於25日對芬蘭進行大規模轟炸,促使芬蘭對蘇聯宣戰。[83][84]德軍兵分兩路,第二和第三山地師直接進攻摩爾曼斯克,而德國36師進攻薩拉,芬蘭第三軍進攻凱姆,意在兵分三路切斷基洛夫鐵路。

6月29日,鉑狐行動開始。第二山地師封鎖雷巴契半島,強渡季托夫卡河。蘇軍於7月4日退至大西利察河地區,並在涅爾皮奇耶灣和安德烈耶夫灣登陸,牽制了德軍本來就極度缺乏的部隊。第五航空隊又被調到斯摩棱斯克,德軍攻勢停滯在西利察河。

7月1日,德國36山地師和芬蘭第三軍向薩拉發起進攻,北極狐行動開始。7月8日,薩拉被攻佔。更南邊的芬蘭第三軍於8月7日攻佔克斯堅加,但是實力不足,攻勢也陷入停滯,沒能切斷基洛夫鐵路。

後續

雖然攻勢前半年進展的相當順利,但最後德國仍然沒有奪下最終的目標—莫斯科。許多人認爲德國犯下最大的錯誤便是延緩了發起攻擊的時間。原本計劃的攻擊發起日是5月15日,然而在4月時墨索里尼對於阿爾巴尼亞的侵略受阻,希特勒遂決定調派德軍加以援助,儘管德軍很輕易的便攻克了南斯拉夫和希臘,但這起意外的小插曲卻使得攻擊計劃延緩至6月22日進行,這5周的延期更減短了原本已經相當短暫的俄國夏季。不過延期也有其他的原因,1941年俄羅斯的晚春加上6月的漫長雨季,使得許多蘇聯西部的道路陷入癱瘓,或者無法讓重型車輛通過。在整場戰役中,希特勒將原本進攻莫斯科的主力裝甲部隊改調往南方參與攻佔烏克蘭的基輔戰役,這次戰役以德軍的空前勝利告終,俘虜了超過650,000名的蘇聯紅軍,但這項舉動也進一步延緩了德軍進攻莫斯科的時間。當德軍開始進攻莫斯科時,秋季大雨造成的泥沼、以及冬季的酷寒、再加上紅軍的頑強抵抗,最終停頓了德軍的攻勢。

同時,蘇聯的反抗力量也出乎德國的意料之外。在白俄羅斯布勒斯特的一座堡壘便說明了蘇聯紅軍的頑強抵抗精神:在德軍第一天的攻勢中,原本預期只要幾個小時的突襲便能奪下這座堡壘,但最後直到七月底纔拿下(蘇聯的宣傳宣稱它支撐了六個禮拜)。德軍的後勤成了主要的問題之一,隨着戰事的進展德軍的補給線也不斷拉長,也更容易遭受蘇聯游擊隊的襲擊。蘇聯採用焦土政策摧毀所有即將撤離的土地,使德國無法運用其食物、燃料、和建築。

儘管遭遇這些挫折,德軍仍然繼續推進,在半年的戰事中德軍展現了輝煌的戰爭藝術,多次以包圍戰術殲滅動輒數十萬的大批蘇聯紅軍、或逼迫他們投降。基輔戰役尤其血腥,南方集團軍在11月中旬奪取了基輔,俘虜了超過650,000名蘇聯紅軍。

北方集團軍在攻克波羅的海國家後繼續朝列寧格勒推進,在1941年8月進攻至列寧格勒的南方市郊,但隨之面臨蘇聯的頑強抵抗而不得不停止。由於擔心直接攻城會造成大量傷亡,德軍指揮官決定以圍堵方式來摧毀抵抗力量。儘管遭遇德軍的滲透威脅、無情的轟炸和炮擊、以及嚴重的食物和燃料短缺,最後紅軍仍堅守住列寧格勒,直到圍城的德軍在1944年初被擊退爲止。列寧格勒圍城導致了近百萬的居民死傷。

蘇聯軍隊在1941年遭受嚴重挫敗的主要原因在於德軍的成功突襲以及蘇聯紅軍內部的問題。

1941年的德軍在當時可以說是世界上訓練最爲精良而又最富經驗的部隊,德軍擁有機動性和殲滅戰的先進戰術理論、近乎完美的通訊技術、以及不斷勝利所帶來的自信。相較之下,蘇聯部隊則嚴重缺乏領導人、訓練、和準備,蘇聯假設在1942年前不會有戰爭發生,因此當德國入侵時蘇聯紅軍正處於結構重組的階段,武器也都處於測試的階段。同時,大量的蘇聯部隊都集中於德蘇邊界(佔領的波蘭領土),卻缺少適當的防衛,導致這些部隊在開戰後幾周內便被徹底殲滅。許多蘇聯部隊也被高層下達的不侵犯、不主動挑釁原則嚴重限制,在開戰後又被命令“原地還擊之後反擊”(使他們在面臨德軍包圍戰時非常脆弱),同時部隊普遍缺乏具有經驗的軍官,遲鈍腐敗的官僚作風也相當常見。蘇聯紅軍領導能力的無能,早在先前對於芬蘭的侵略中就已經展現出來。

蘇聯在開戰後數週所採取的戰術導致災難性的結果。剛開始時紅軍完全高估了自身的作戰能力,機械化軍團不但沒能擊敗德軍的裝甲師,還遭受德國空軍的俯衝轟炸機密集攻擊而損失慘重。蘇聯坦克的保養貧乏再加上坦克兵的經驗不足,導致驚人的故障比率出現,同時備用零件和負責後勤支援的卡車也非常缺乏。而步兵部隊放棄掘壕的戰術也導致災難性結果,在機動性低落又沒有坦克支援的情況下,蘇聯步兵部隊根本無法在戰場上靈活調度。

儘管德國最終無法達成巴巴羅薩作戰的目標,但蘇聯遭受的龐大損失使得蘇聯的宣傳機器開始調整宣傳內容。在戰前蘇聯政府一貫的宣傳紅軍的強大無敵,但到了秋天宣傳基調已經改變爲“紅軍變虛弱了、準備戰爭的時間不足、德國的攻擊太過突然”等等。

另一個解釋是由蘇聯歷史學家威克特·蘇沃羅夫提出的,他認爲蘇聯在最初遭遇挫敗的原因不是防衛準備不足,而是正好相反—因爲斯大林正準備主動進攻德國,而整場巴巴羅薩作戰只是德軍先發制人的反擊罷了。他舉出當時紅軍的士兵沒有配備防守地區的地圖,相反的卻配備了德國佔領地區的地圖。蘇沃羅夫的主張具有相當爭議性,許多西方歷史學家也批評他並沒有提出任何事實根據來證明這個理論。

巴巴羅薩行動蘇聯損失 巴巴羅薩行動德軍編制 第2張

  巴巴羅薩蘇聯戰場前線

戰役結果

整場巴巴羅薩作戰在11月開始的莫斯科戰役中達到最高潮,儘管負責進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飽受秋季泥濘所造成的補給短缺之苦,仍被下令繼續進攻;德軍的進展在1941年12月初達到極限,前鋒部隊已經推進至莫斯科市郊,甚至見到了克里姆林宮的螺旋狀尖塔。然而這時斯大林手上仍保有數十萬從西伯利亞前來支援的部隊,這些部隊擁有良好的冬季裝備和補給,還有大量可以武裝成民兵的青年人,很快便將逼近莫斯科的德軍全數擊退,並在接下來的反擊戰推回了冬季前的戰線。

反觀這時的德軍則嚴重缺乏石油、冬季裝備、和食物,同時也沒有躲避之處,只得在原地駐紮捱過嚴酷的冬季。德軍最後得以擋下蘇聯的反擊行動,但卻遭受了非常沉重的損失。

同時,奪下莫斯科也是德國邁向勝利的關鍵之一。歷史學家之間一直存在爭論的問題是:如果當初巴巴羅薩作戰真的奪下了蘇聯首都,是否會造成蘇聯的徹底垮臺?

1941年12月美國也向軸心國宣戰,在這短短6個月內德國的戰略位置便徹底逆轉了,因爲德國的軍事生產能力根本無法應付長期的戰爭。

巴巴羅薩作戰的結果對蘇聯和德國都同樣不利。雖然德國無法成功的拿下莫斯科,但他們在半年時間內便奪下了蘇聯西部的龐大領土,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國家、以及一大片莫斯科西部的土地在內。這相當於500,000平方英里的土地,以及7500萬的人民,事實上德國在之後的1、2年內又繼續奪取了250,000平方英里的土地,一直要到斯大林格勒和庫爾斯克等戰役後才被擊退。在這些佔領區域裏,反抗德國統治的游擊隊迅速增長,而德國也毫不留情的加以鎮壓。德國也繼續堅守這些土地,在接下來的許多戰役裏雙方又蒙受了更多的損失。

血腥的東線戰役持續了整整4年,因爲這場戰爭而死的人數可能永遠無法準確計算。蘇聯軍隊的總陣亡人數大約爲870萬,而平民的死亡人數則依然存在爭議,經常被舉出的數字則高達2,000萬人。德軍的陣亡人數也很難準確計算,最高的數字(Rüdiger Overmans)爲430萬名德軍和900,000名其他軸心國部隊,這個數字包括了在作戰中陣亡的人數以及遭蘇聯俘虜期間死去的人數在內。

直到1941年12月便有超過240萬的紅軍人員被德軍俘虜,德國對紅軍俘虜的處置使得到戰爭結束時總計數百萬會死於寒冷、飢餓、疾病等等。斯大林則將德國戰俘以及曾經被德國俘虜的蘇聯士兵都流放至勞動營。少數族羣也都被流放至東部的集中營。例子包括了:1941年9月有439,000名居住於窩瓦河的德裔人民(以及300,000名來自其他各地區的德裔人民)被集體驅逐至哈薩克;在1944年5月,182,000名克里米亞韃靼人被驅逐至烏茲別克斯坦;車臣人(393,000)和印古什人(91,000)也在1944年被徹底驅逐至哈薩克。

巴巴羅薩行動蘇聯損失 巴巴羅薩行動德軍編制 第3張

  投降的德國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