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朝鮮壬午兵變的時代背景 壬午兵變的結果如何

朝鮮壬午兵變的時代背景 壬午兵變的結果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882年,來自漢城的舊式軍隊士兵發動了一場起義。這次起義是朝鮮的愛國士兵與貧民們共同進行的一次反封建、反帝的愛國鬥爭。因爲該起義發生在農曆壬午年,因此被稱爲壬午兵變。壬午兵變背景很複雜,其爆發的起因要追溯到江華條約的簽訂。1876年2月,日方迫使朝方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江華條約》,該條約正式宣佈了朝鮮打開了國門,從此變成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條約簽訂後,日本對朝鮮的侵略越發兇狠,朝鮮民衆從此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人民對政府與侵略者的不滿越發明顯,朝鮮國內的階級矛盾也在日益加深,朝鮮社會也因此變得動盪不安。

1881年,朝鮮政府做出了更讓人心寒的事——成立了一支名爲別技軍的新式軍隊。在別技軍組建後,原有的軍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排擠和歧視,並且軍中拖餉現象嚴重,有些部隊甚至長達一年多不發軍餉。無以維持生計的漢城士兵們怨氣與日俱增。朝鮮政府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仍然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新式軍隊之中,對舊式軍隊的怨言充耳不聞,任由其自生自滅。這就是壬午兵變背景。1882年7月23日,終於忍無可忍的舊式軍隊的官兵們在柳春萬、金長孫等人的帶領下,發動了這場壬午兵變。不滿朝鮮政府的漢城市民們也紛紛奮起相助,起義軍很快佔領王宮。同年8月29日,在清日2千餘名官兵的聯合鎮壓下宣佈起義失敗。

朝鮮壬午兵變的時代背景 壬午兵變的結果如何

壬午兵變又稱爲壬午軍亂、壬午事變,是發生在朝鮮的一次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質的一次士兵起義。兵變的發生和許多其他類似的兵變發生原因相同,都是對當朝統治者的不滿和對外國侵略者的反抗。自然壬午兵變結果也和其他的兵變相同,遭到了統治者和國外勢力的鎮壓。由於朝鮮王朝成爲日本建立東亞共榮圈的橋頭堡,最早簽訂了江華條約,條約是的朝鮮國內的矛盾加劇,士兵連續十三個月沒有領到軍餉,並且受到由日本訓練的別技軍排擠,引發軍隊內部不滿。在首領的帶動下,開始了反對封建專制和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起義,先後搗毀了官府和王宮,最後擁護失勢的大院君成爲新的統治者。

但是逃亡的閔妃在清王朝的支持下,請求清王朝發兵幫助鎮壓國內士兵起義。與此同時,由於國內士兵起義打砸了日本使館並且殺害了日本大成,日本方面派出軍艦和士兵參與鎮壓,兩方的外來勢力使得壬午兵變失敗了。壬午兵變結果不僅僅以失敗而告終,而且也成爲日本加緊統治朝鮮的步伐,最後逮捕了大院君,並且又迫使朝鮮簽訂了另外兩個不平等條約,進一步加劇了朝鮮殖民化的進程,給朝鮮民衆帶了更大的災難。儘管如此,這次起義的意義對於朝鮮近代化是顯而易見的,它是朝鮮民衆反對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侵略的有力見證,表現了朝鮮人民的不屈不饒的抗爭精神。

壬午兵變史稱壬午軍亂、壬午事變。是發生在朝鮮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有士兵自發組織的武裝起義運動。事件發生的背景和朝鮮殖民化加深聯繫在一起,之前朝鮮與日本簽訂了江華條約,國內憤怒之情蔓延,加之國內官吏橫徵暴斂愚弄百姓剋扣軍餉,導致基層士兵開始了抗爭之路。壬午兵變的影響分析,我們不能只看到表現上兵變被鎮壓了,大院君被日本處死,閔妃在清王朝的扶持下,繼續統治着朝鮮,看似一切似乎都很正常,朝鮮再次回到了原軌道。但是此次壬午兵變的影響對於朝鮮現代化進程的意義巨大。

朝鮮壬午兵變的時代背景 壬午兵變的結果如何 第2張

兵變的失敗其實是必然的,因爲在當時社會條件下,兵變即使成功,仍然很難擺脫封建統治的束縛。因爲其扶持的大院君就是封建制度的維護者,並且由於起義隊伍的階級屬性註定了起義不可能成功。起義由於外來勢力的干涉失敗了,一天迅速推翻了封建統治集團,但是新的政權也只存活了一個月。從歷史意義來說,它是反帝反封建運動的組成部分,是朝鮮人民爭取獨立、崇尚自由平等的一次自發起義。但是從現實意義來看,它加劇了朝鮮殖民化的程度,之後日本迫使朝鮮簽訂了兩個不平等條約,日本對於朝鮮的控制進一步加深,朝鮮民衆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當朝統治者對於民衆的剝削也不斷加深,爲此後朝鮮甲午農民戰爭的爆發埋下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