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爲何被稱爲世界的良心

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爲何被稱爲世界的良心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1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通過對羅曼·羅蘭簡介,可以發現其不僅在文學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在音樂方面的天賦也是十分傑出的。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反戰、反迫害,愛好和平的人士。  

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爲何被稱爲世界的良心

羅曼·羅蘭的照片

1866年1月29日,羅曼·羅蘭出生於法國勃艮第地區的克拉姆西,因爲他的母親在音樂方面具有一定的成就,因此羅曼·羅蘭也從小培養了對音樂的愛好。15歲的時候,他隨父母一起遷居到巴黎,並求學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在那裏考取了中學教師終身職位的資格。

1897年,羅曼·羅蘭的第一部作品《聖路易》在《巴黎雜誌》上發表,標誌他的創作歷程的開始。在此期間,他創作了世界名著《名人傳》,其中包括貝多芬、托爾斯泰、米開朗琪羅等人的傳記。同時,他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多夫》也在此期間發表,並獲得了1913年度的法蘭西學院文學獎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的羅曼·羅蘭正在瑞士定居,他發表了許多反戰的文章。第二年,他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但由於法國政府的反對,他在1916年纔得到獎金。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羅曼·羅蘭又參加了歐洲帝國主義的活動。

1935年,在高爾基的介紹下,羅曼·羅蘭和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見面。1938年底,羅曼·羅蘭啓程返回故鄉,定居在巴黎。後來二戰爆發,1940年德軍攻佔巴黎,羅曼·羅蘭遭到了德軍的嚴密監視。直到1944年,巴黎解放後羅曼·羅蘭才重新活動自由。同年12月30日,羅曼·羅蘭在家中去世,享年78歲。

羅曼羅蘭有什麼之稱

羅曼·羅蘭是法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其一生除了在作品方面的成就傑出,其政治思想方面,也在爲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而進行不屈的鬥爭。後人對他的評價很高,那麼,羅曼·羅蘭有什麼之稱?  

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爲何被稱爲世界的良心 第2張

羅曼·羅蘭的油畫像

現在說起羅曼·羅蘭,一般都會想到他的幾個稱號,如“時代精神的代言人”, “世界的良心”, “和平主義教皇”等。這些稱號,都是對羅曼·羅蘭的高度評價。其中前兩個出自於羅曼·羅蘭的好友斯蒂芬·茨威格所說。他稱讚羅曼·羅蘭是一個有人性的,追求自由的鬥士,並說他“關鍵性時刻將代表歐洲的良知”。由此可見,當時由於在歐洲大陸上,法西斯橫行,人性和道德已經淪喪,而羅曼·羅蘭正是那位一直和惡勢力鬥爭不止的人,他通過自己的文章,發表反戰宣言,抨擊歐洲各國的迫害行爲。因此,假如在惡勢力真正霸佔世界的時候,他將成爲正義勢力的精神領袖,所以,他也是“時代精神的代言人、世界的良心”。

“和平主義教皇”的稱號是蘇聯的學者和思想家盧那察爾斯基提出的。他對於羅曼·羅蘭在文學成就方面十分景仰,也對他一生追求的自由事業予以肯定。

因此,羅曼·羅蘭有什麼之稱這個問題的答案,基本上是以上提到的三個稱號,由此可見,羅曼·羅蘭投身的進步政治活動中,爲人類的自由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羅曼羅蘭故事

《約翰·克利斯朵夫》是羅曼·羅蘭最偉大的一部作品,他憑藉着這部作品,獲得了1915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從《約翰·克利斯朵夫》中,多少可以看到羅曼·羅蘭自己的影子。通過一個羅曼·羅蘭的故事,瞭解他在創作這部著作前的生活狀態。  

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爲何被稱爲世界的良心 第3張

羅曼·羅蘭的照片

羅曼·羅蘭結果兩次婚。他的第一個妻子是巴黎名教授勃萊亞之女克洛蒂爾特。克洛蒂爾特是一個富家千金,當時兩人結合的時候,是一段富家千金愛上一位窮書生的故事,在巴黎成爲了一段佳話。起初,兩人的感情生活十分幸福,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出現了一些裂痕。

造成裂痕的原因不是因爲別的,而是因爲羅曼·羅蘭的外省人身份。他初來乍到,在巴黎城內根本無法立足,他所創作的作品,也很少被人賞識。每一次都是在他妻子的幫助下,他才能得到一些表現的機會。儘管如此,羅曼·羅蘭還是有許多作品不能被髮表,這讓羅曼·羅蘭十分苦惱。

而克洛蒂爾特並非反對羅曼·羅蘭的創作,只不過她一直認爲,只有被別人認可的東西,纔是有價值的。關於這個問題,兩人開始了無休無止的爭吵,最終因爲意見無法達成共識,決定介紹他們長達8年的婚姻。

離婚後,起初一段時間羅曼·羅蘭到處碰壁,但漸漸地,他從艱難的生活中汲取了許多靈感,激發他創作《約翰·克利斯朵夫》這部小說。1915年,羅曼·羅蘭的這部小說,終於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爲他一生創作的巔峯。

 羅曼羅蘭評價

羅曼·羅蘭因其作品富含着英雄主義的色彩和反戰的思想,因此一直以來,都受到讀者和文學界的好評。  

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爲何被稱爲世界的良心 第4張

羅曼·羅蘭的照片

奧地利著名的作家和人物傳記家茨威格對羅曼·羅蘭評價說,在羅曼·羅蘭的房間裏,他可以感受到一種在人性上和道義上的優勢。他對此解釋說,這是“一種不帶驕傲情緒的,內心的自由”。他認爲,這種氣息體現在像羅曼·羅蘭一樣堅強的人身上,是不言而喻的。同時他認爲,羅曼·羅蘭在關鍵的時刻,可以代表歐洲的良知。這是茨威格初見羅曼·羅蘭的印象,在乍見之下,他已將羅曼·羅蘭認定爲歐洲思想的領袖。

在深入瞭解了羅曼·羅蘭後,茨威格對他的才華佩服地五體投地,因此有對羅曼·羅蘭評價說,在羅曼·羅蘭一個人的身上,就把詩歌、音樂和科學三個方面完美地結合起來,不僅如此,在他身上,還完美地融合了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的文化。因此,這樣的“三位一體”在羅曼·羅蘭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這讓他可以成爲“時代精神的代言人”和“世界的良心”。

在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爆發之後,羅曼·羅蘭發表言論,反對歐洲國家對蘇聯的干涉。因此,蘇聯的文學家、教育家盧那查爾斯基將羅曼·羅蘭評價爲和平主義教皇。

1915年,羅曼·羅蘭以《約翰·克利斯朵夫》獲得了當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在閱讀了羅曼·羅蘭的這部小說後,對其評價爲“文學創作中高度的理想主義以及在描寫各種不同典型時所表現出來的同情心和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