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揭祕:年羹堯的妹妹爲什麼能與雍正合葬?

揭祕:年羹堯的妹妹爲什麼能與雍正合葬?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皇室總共有三大皇陵墓葬羣,一個在遼寧,即盛京三陵,另兩個在河北,即清東陵和清西陵。

清朝入關以前,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都葬在盛京,努爾哈赤的清福陵,皇太極的清昭陵,以及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的清永陵,合稱盛京三陵,盛京就是今天的瀋陽。

清朝入關以後,順治帝選擇了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裏處作爲他的墓地,順治的陵墓叫清孝陵,自順治之後,清朝很多皇帝也選擇這一區域作爲自己的皇陵地,包括康熙帝的清景陵、乾隆帝的清裕陵、咸豐帝的清定陵、同治帝的清惠陵。

因爲這裏在北京東邊的遵化,所以後來稱作清東陵。

也許有人就問了,是清東陵這一片區域不夠大,所以清朝其他皇帝只能選擇其他地方修建皇陵嗎?

不是這樣的,清朝第一個選擇在清西陵修建皇陵的皇帝是雍正帝,雍正帝原來也是選擇清東陵地區修建自己的陵墓,可是,他後來覺得自己選擇的地方風水不好,土質也不行,才改在北京西南的河北易縣修了自己的皇陵。

當然,一遇到反常的事兒,民間往往會滋生出很多謠言,比如有人謠傳說,雍正因爲得位不正,篡改康熙遺詔才當上了皇帝,所以他害怕自己的父親,因此不願意死後被埋葬在父親康熙帝身邊,甚至有人直接謠傳雍正害死了康熙帝,纔不敢把自己的皇陵修在父親康熙附近。

雍正帝改在河北易縣修建皇陵的原因,歷史資料有跡可循,比如一份他給十三阿哥怡親王允祥的上諭說:

“此地近依孝陵、景陵,與朕初意相合,及精通堪輿之人再加相度,以爲規模雖大,而形局末全,穴中之士又帶砂石,實不可用。”

這也證明,確實是當地土質不行,雍正才改在別的地方修建皇陵的。

雍正帝的皇陵叫“泰山陵”,簡稱泰陵,於雍正八年1730年動工,歷時八年,至乾隆二年1737年才完工,換句話說,雍正帝死後兩年,才正式被葬於清泰陵。

隨葬雍正帝的,還有他的皇后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以及皇貴妃年氏,年氏就是雍正初年特別倚重的重臣年羹堯的妹妹,雍正帝另一個皇后,也就是乾隆的母親,電視劇裏的甄嬛,在雍正生前只位列熹妃,死後才被乾隆追諡爲孝聖憲皇后。

按照清朝皇室的規矩,皇帝陵裏一般只有皇后皇貴妃這個級別的纔有資格隨葬於地宮,對於其他的妃子,清朝皇室會在該皇帝陵墓周圍修建妃嬪墓園,所以雍正帝的清泰陵裏只有一個皇后和皇貴妃隨葬於地宮之中。

至於該皇帝先死了,而且已經下葬,他的未死的皇后或者後來被追諡的皇后,是不是要隨葬地宮,就要看這個皇后本人的意願和當時皇帝的意願了。

這個規矩是順治帝的母親、皇太極的孝莊皇后開的先河,當初孝莊太后死後,按規定她應該隨葬在盛京皇太極的清昭陵,可是孝莊太后死前對康熙帝說,她不捨得離開順治和康熙爺倆,想被葬在關內,康熙帝同意了,所以在清東陵有一個昭西陵,就是孝莊太后的陵墓。

後來,乾隆皇帝的生母在乾隆四十二年去世,被追諡爲孝聖憲皇后,按規定,清朝朝廷應該打開雍正清泰陵地宮,將乾隆生母隨葬於泰陵地宮,可乾隆生母此前跟乾隆帝說,雍正帝地宮已經合上不應該再打開,而且有孝莊皇后的先例,所以可以給自己另外建造一座陵墓,這纔有了泰東陵,即乾隆生母孝聖皇后的陵墓。

揭祕:年羹堯的妹妹爲什麼能與雍正合葬?

那麼,年羹堯的妹妹年皇貴妃,又爲什麼被隨葬在了雍正的泰陵地宮呢?

年羹堯的妹妹叫年世蘭?這是小說給她安的名字,史書上一般只稱她年氏,年皇貴妃或敦肅皇貴妃。

她的父親叫年遐齡,是漢軍旗人,後來被劃到了雍親王屬下,所以年氏也進入了雍王府,而且康熙帝親自冊封她爲雍正帝的側福晉,按照當時清朝規定,親王只能有一個福晉和兩個側福晉,可見年氏地位在雍王府並不是很低。

雍正繼位後,側福晉年氏順理成章地被封爲貴妃,這是清朝的制度,跟雍正是不是以此來拉攏年羹堯關係不是特別大,當然,也不能排除雍正有這種心思。

後來,雍正三年冬天,年貴妃得了病,眼看着不行了,雍正趕緊要晉封她爲皇貴妃,結果年氏沒當上皇貴妃就病死了,所以她死後雍正追封她爲皇貴妃,按照皇貴妃禮儀舉辦喪事。年皇貴妃在雍正的眼裏,是個特別賢惠的妃子,她死之後,按規定,雍正輟朝五日,天下舉喪,後來乾隆二年,隨葬於雍正帝泰陵。

年氏能隨葬泰陵地宮,完全是她的地位和爲人給自己帶來的榮耀,雍正帝曾經評價她說:

“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時,事朕克盡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皇考嘉其端莊貴重,封爲親王側妃。朕在即位後,貴妃於皇考,皇妣大事悉皆盡心力盡禮,實能贊儴內政。”

歷史小說裏總是把年氏跟她的哥哥年羹堯的死牽連在一塊,甚至《雍正王朝》電視劇裏還演繹她因爲年羹堯的事兒,得罪了太后,太后死前留下懿旨不准她戴孝,這都是小說家爲了製造劇情衝突而編造的,實際上,年羹堯當初被雍正處置,不但未牽連已經死去的年皇貴妃,還因爲年貴妃的死,雍正暫緩了對年羹堯的處置。

無論怎麼樣,年氏是完全有資格隨葬雍正帝的地宮的。

雍正選擇在河北易縣修建自己的陵墓以後,乾隆帝遇到了一個難題

乾隆帝的爺爺康熙葬在清東陵,他的父親雍正葬在清西陵,他自己該在哪裏修建陵墓呢?修在清西陵,對不起爺爺康熙,修在清東陵,對不起父親雍正。

乾隆帝畢竟是想跟康熙葬在一起,這傢伙一輩子把康熙當神一般崇拜,得找個藉口不去清西陵,於是乾隆的腦袋開始轉動,你還別說,真讓這個小機靈鬼想到了一辦法。

他說我葬在清東陵,冷落了清西陵的父親,那就讓我兒子葬在清西陵陪他的爺爺,這樣,我能陪着爺爺,我兒子也能陪爺爺,那父親雍正就不會寂寞了,這種方式要延續下去,以後就是父親在東,兒子就去西,父親在西,兒子就去東,這就是喪葬制度裏的昭穆制度。

後來,嘉慶果然葬在了清西陵,然後道光本來要葬到清東陵,可是這傢伙的陵墓進了水,還沒搬進去就壞了,他一生氣,搬到了清西陵,接着咸豐一看父親搬到了清西陵,自己本來也應該在清西陵,那搬到東陵吧,咸豐帝的兒子同治按照昭穆制度應該去清西陵,可慈禧太后不允許,就被搬到了清東陵陪着老爹咸豐帝,那就剩一個光緒帝了,只好乖乖去了清西陵。

因此,清西陵共有雍正帝的泰陵、嘉慶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和光緒帝的崇陵四座皇陵。

也因爲這樣,東陵大盜孫殿英盜掘清東陵時,清西陵這些帝王墓免遭於難,雍正帝的泰陵也沒被孫殿英染指。

古代大型皇陵,一般被盜過的,無一例外幾乎都是“官盜”“匪盜”所爲。

盜墓賊,分很多種,也分很多門派和手法,然而如果只從羣體特徵來說,就兩種,官盜和民盜。

對於古代的大型皇陵,民間盜墓賊們雖然可以憑藉自己獨特的盜墓手段,將之挖得千瘡百孔,可是很難真正打開皇陵的地宮,因爲地宮大都是用巨石修建,先不說地宮的大門一般都是幾十、十幾噸的巨石,打開地宮大門還有好幾層的券門,每個劵門也是幾噸重,劵門後面往往還有頂門石頂着,所以,想打開皇陵地宮的大門,三五個小盜墓賊是沒這個能力的。

只有官盜,一下聚集幾百個幾千甚至幾萬的人馬,纔可有盜掘皇陵地宮成功的機會。當然,現在有了炸彈和猛烈的火藥,容易多了。所以盜墓賊也就有了摸金校尉這樣的稱呼。

民間傳說楚霸王項羽曾經帶着大軍試圖盜掘秦始皇陵地宮,沒有成功。最後放棄的原因是秦始皇陵裏有太多的機關暗器。

揭祕:年羹堯的妹妹爲什麼能與雍正合葬? 第2張

後來西漢末年,赤眉軍曾經盜掘過西漢的皇陵,東漢末年,黃巾軍、董卓、呂布、曹操等人,也先後派出軍隊盜掘東漢和西漢的皇陵。

唐朝末年,黃巢帶領人馬試圖盜掘唐朝皇陵,沒有找到地宮門,放棄了。五代十國的溫韜曾經在做節度使的時候,帶領軍隊,把關中唐朝皇陵全部盜掘,包括唐太宗的唐昭陵,和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的唐乾陵。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來,只有官盜才能實質上破壞皇陵的地宮。因爲人多力量大嘛。

而且,只有在戰亂年代,纔會發生這種事兒,因爲和平年代,皇帝會派駐護衛皇陵和守衛皇陵的人馬。

比如明朝,一個皇陵除了有守陵的常規人馬,還有專門的護陵的特殊衛所,一個陵墓的守衛人員,加上當地的衛所軍,最高時有6000多人。

清朝也有護陵八旗軍負責清東陵和清西陵的護衛工作,甚至還設置了護陵大臣和護陵總兵專門負責護陵軍隊的管理工作。

清朝滅亡後,北洋政府撤銷滿清護陵八旗,成立護陵警衛隊,結果這些人遇到戰亂也跑了,所以纔給了孫殿英等人盜掘清東陵的機會,孫殿英帶領人馬直接盜掘了乾隆的清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慈禧太后由於比咸豐帝死得晚,也沒有隨葬咸豐帝的清定陵地宮,而是在清定陵旁邊單獨給自己修建了定東陵。

清東陵除了被孫殿英這樣的軍閥盜過,還被其他一些“官盜”“匪盜”盜過,比如康熙帝的景陵,被一個叫王紹義的副官帶着當地召集的人馬給盜掘了,他們是用炸藥炸開的地宮大門和劵門。後來一個姓黃的帶着人馬,又一次盜掘了咸豐帝的定陵。

清定陵既然沒人看守,那麼清西陵自然也是一樣,有人敢盜掘清東陵,自然也有人敢盜掘清西陵。

所以,後來有一夥人就盜掘了光緒帝的清崇陵。

光緒帝的崇陵修建比較晚,直到清朝滅亡後的1913年才正式修建完成,由於崇陵修建在清朝即將滅亡的時候,規模特別小,遠遠不能跟清朝鼎盛時期的雍正嘉慶二帝的皇陵相比,這也是盜墓賊們首先選擇光緒皇陵的原因。

光緒的崇陵被盜,沒有人知道是誰,可是曾有人目睹一夥類似軍隊的人,從崇陵裏出來,還掉落了陵墓裏的布料等東西,當時是抗戰時期,無法判斷這夥盜墓賊是當地的國軍還是僞軍,甚至有可能是日軍。

而目睹這一過程的,卻是當地的一小夥盜墓賊,這夥盜墓賊本來並不是盜墓賊,是當地的老百姓,他們想拉起隊伍抗日,卻沒錢,於是召集了一些盜墓賊去盜墓,準備盜了皇陵以後,拿出寶貝換錢然後買武器彈藥,拉起一支抗日隊伍。

這夥人由於人數不多,他們不敢打雍正帝的泰陵這種大規模皇陵的主意,便想先從小的開始,選擇了珍妃墓,結果最後盜掘的好像是珍妃的姐姐瑾妃的墓,珍妃和瑾妃身份不夠,不能隨葬光緒皇帝,她們只能被葬在光緒崇陵附近的嬪妃墓園裏。

雍正的泰陵被譽爲清朝皇陵的典範,修建得特別豪華,地宮全都是幾十噸重的大石頭砌的,所以,除非孫殿英這種,能拉起不少隊伍的盜墓賊纔有能力去盜掘,一般的小盜墓賊只能看着乾瞪眼,有的小盜墓賊想去嘗試一下,結果費了半天勁,還沒挖到地宮的邊,就只能放棄了。

比如,雍正的泰陵有過被盜墓賊盜掘的盜洞,後來相關考古部門發現,這些盜墓賊連封土都沒挖到,他們挖了兩米深,實際上還有兩米纔到地宮的封土。僅憑几個小毛賊,就想盜掘大型皇陵,道行還差得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