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俄國內戰,又稱之爲蘇聯國內戰爭、蘇俄國內戰爭、第12次俄土戰爭、俄國革命或對蘇干涉戰爭。發生時間是在1917年11月-1922年10月,最終結果蘇俄在俄羅斯本土、東白俄羅斯、東烏克蘭、西伯利亞和中亞獲勝。

簡介

蘇俄內戰(俄語: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又稱蘇俄國內戰或對蘇干涉戰爭,是於1918年到1922年在崩潰的俄羅斯帝國境內發生的一場戰爭,部分戰事還蔓延到外蒙古和波斯。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革命取得了偉大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蘇維埃俄國,其餘國內反革命勢力白俄和外國武裝干涉者(協約國)進行的戰爭,在蘇聯被稱爲“1917年到1922年的內戰和武裝干涉”。

內戰伊始

蘇維埃政權建立

1917年11月7日的俄國十月革命結束了俄國臨時政府與工兵代表蘇維埃並立、一個國家兩個政府的奇怪局面,蘇維埃政權正式在俄國建立了起來。然而內戰在全國範圍爆發了,內戰主要是蘇俄政府和白軍(以及外國列強武裝)的鬥爭。白軍對紅軍的反抗開始於布爾什維克起義隨後的時日,對無產階級革命的恐懼,使所有反對布爾什維克的人組成了一個鬆散的聯盟。

內戰爆發時的形勢對於蘇維埃政府和紅軍而言是極爲不利的:各種各樣的叛亂白軍和外國干涉軍相互勾結、遍及全國,反對蘇維埃的叛亂和干涉不僅數量多、範圍廣,佔據了全俄大部分領土,並且從各個方向包圍了蘇維埃政權控制的核心地區。大部分的軍官和尚有組織和戰鬥力的部隊都投向了新政權的對立面,而由於缺少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軍官指揮和組織的紅軍部隊組織渙散、紀律敗壞、戰鬥力低下,無力鎮壓由軍官、軍校士官生、哥薩克軍人這樣的職業軍人爲骨幹組成的白軍。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蘇維埃政府

外國列強武裝干涉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第2張

  協約國武裝干涉蘇維埃政權

英、法、日、美等協約國爲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乘機進行武裝干涉,扶植俄國反革命勢力發動武裝叛亂。1918年3月6日起,英、法、美干涉軍先後在摩爾曼斯克登陸。4月5日起,日、英、美干涉軍在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登陸。此外,協約國軍隊還侵入俄屬中亞和南高加索。4~5月,德國和處於瓦解前夕的奧斯曼帝國違背《佈列斯特和約》,侵佔克里木和南高加索。

 白軍的興起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第3張

  內戰時的白軍

白軍對紅軍的反抗開始於布爾什維克起義隨後的時日,對無產階級革命的恐懼,使所有反對布爾什維克的人組成了一個鬆散的聯盟。

在俄國,階級矛盾已經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舊貴族都是工人階級的死敵。

所有的商人、投機分子、投資者、地主、軍官、政客、教師、學生(那時能上得起學的都是富人家庭)、職業人士、店主、職員和掮客(中間人、投機者)們都反對布爾什維克。——《震撼世界的十天》

反布爾什維克力量組成鬆散的聯盟公開反對蘇維埃政權,他們的武裝力量由強制徵兵、恐懼和外國影響所支撐,並主要由尤登尼奇、高爾察克和鄧尼金領導,人稱白軍,並且在戰爭中的大部分時候控制着前沙皇俄國的重要部分。

白色政權的建立

1918年,各反對布爾什維克的黨派在烏法設立了臨時政府,這個政府後來遷到了鄂木斯克,1918年11月,由於對該政府感到極度不滿,臨時政府軍事部長高爾察克在軍隊的支持下宣佈自認俄羅斯最高執政官,並得到了鄧尼金、尤登尼奇的支持,在他的號召下,白俄武裝力量迅速擴充到15萬人,並向布爾什維克控制的中部地區發起大規模進攻。

戰局的轉折

1918年5月26日,由5萬餘名奧匈帝國戰俘編成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在經西伯利亞遣返途中發動叛亂,先後侵佔伏爾加河中游、烏拉爾、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

頓河地區克拉斯諾夫的哥薩克白衛軍、北高加索A.I.鄧尼金的‘志願軍‘相繼叛亂,成立反革命政府,並着手擴充叛亂武裝。

年中,由於蘇維埃實行糧食壟斷,社會革命黨乘機在各地支持叛亂,成立反蘇維埃政權。至同年夏,蘇維埃共和國喪失3/4領土,陷入四面受敵的險境。

實力對比

紅軍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第4張

  內戰時的紅軍

布爾什維克黨在未掌握國家政權時爲了瓦解作爲沙皇專制統治支柱的沙俄軍隊,在軍隊內部進行的宣傳活動以鼓動士兵反對軍官權威和軍隊的組織紀律制度爲主要內容,十月革命後爲了兌現結束帝國主義戰爭的諾言又大量遣散舊軍隊。結果導致了面對白軍的叛亂與進攻,蘇維埃政府掌握的軍隊數量嚴重不足,面對來自各個方向的圍攻疲於應對、顧此失彼。而且就是這些有限的軍隊,也因爲軍官的大量流失而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約束和指揮。被留用的軍官有相當部分的忠誠度值得懷疑,甚至隱藏了大量的破壞分子。那些忠心於新政權的軍官,也往往因爲由布爾什維克早期的兵運宣傳造成的軍隊內部自由思想氾濫、組織紀律渙散而難以建立權威、發揮與舊軍隊或白軍中的軍官相當的作用。

表面上看起來紅軍面臨着衆多繽紛複雜的問題,但如果透過現象去抓問題的本質,那麼紅軍方面的種種問題可以歸結到一點:制度問題。在以往的革命中他們破壞和廢除了軍隊中舊有的制度,但是卻沒有建立起一套新的制度來替代。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只有一個,重新在紅軍內部建立起正規有效的組織、指揮和政工制度,如果短時間內不能建立起新的制度替代那麼幹脆恢復舊有的制度。抓住了這一關鍵點就可以保證紅軍的兵源、紀律、忠誠和戰鬥力,就能夠解決存在的絕大多數問題。

紅軍的建立和初戰告捷爲保衛蘇維埃政權,戰勝國內外反革命勢力奠定了基礎,人民委員會於1918年初頒佈組建工農紅軍和工農紅海軍的法令;3月4日成立最高軍事委員會,統一指揮全國武裝力量;4月成立地方軍事機構,全國實行普及軍訓制;5月29日,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關於實行普遍兵役制的法令。俄共(布)中央和蘇維埃政府還決定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將全部工作轉入戰時軌道。

爲統一領導在東線作戰的部隊,6月13日成立東方面軍;9月2日宣佈國家爲統一軍營,併成立由列夫·托洛茨基任主席的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I.I.瓦採季斯被任命爲共和國武裝力量總司令。9月11日,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下令擴充部隊編制,除東方面軍外,組建南方面軍、北方面軍及西部防區(次年2月改編爲西方面軍),同年12月又組建裏海-高加索方面軍。11月30日成立以列寧爲主席的工農國防委員會,協調和領導軍事機關和民政機關的活動,確保前線和後方的統一。所有這些措施,保證了蘇維埃紅軍的建設及其在各條戰線的初步勝利。

雖然在內戰的進程中,蘇維埃政府控制的地區一度只佔全國領土的很少部分,但全俄的核心區域卻一直控制在蘇維埃政府手中,這裏所說的核心既是指地理形勢上的,也是對工業交通而言。這樣不僅從地理上隔絕了各路白軍之間的實質聯繫,更重要的是蘇維埃政府掌握了西部乃至全國的工業精華區和鐵路、內河航運的樞紐和幹線。依託工業區,紅軍不僅武器彈藥的生產供應方面佔據壓倒性的優勢(白軍的軍火供應前期只能依賴繳獲,後期則要協約國千里迢迢的從海外運輸),這些地區聚居的產業工人也成爲了紅軍穩定而可靠的兵源保證。藉助完整的水陸運輸網,紅軍的兵員和武器可以便捷的輸送到需要的地方、達成局部的優勢。

雖然有工業生產、兵力動員和交通運輸方面的優勢,但蘇維埃方面也面臨着一個致命卻難以解決的瓶頸問題——生活資料,特別是糧食的短缺。蘇維埃政權和紅軍對上述核心區以外的廣大農業區缺乏有效的控制,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的匱乏成爲整個內戰過程中制約蘇維埃政府的最最嚴重的問題之一。

造成這種窘境固然有主要糧食產區大都屬於敵佔區或交戰區或真空區的原因,但即使是在紅軍確實控制的地區,糧食的徵集也是困難重重。共產主義的綱領對自耕農佔大多數的俄羅斯農民階級缺乏吸引力,所以根本不可能指望他們有多高的革命熱情像產業工人義務勞動、踊躍參軍那樣自動拿出糧食去支援蘇維埃政權和紅軍;將全部力量都用於支援戰爭的政府也無力如農民所願的提供大量他們需要的工業製成品來換取糧食。

對於迫切需要糧食的政府而言,剩下的也就只有通過武力強行徵集一條路了,於是“餘糧徵集制”“戰時共產主義”便在這種迫不得已的大勢下出臺了。這些看來未免過激和殘酷的政策固然激化了農民與政府之間的矛盾衝突,以致在內戰已經基本結束的1920年代農村暴亂和軍隊譁變仍然頻繁發生。但是也應該看到,這些因“餘糧徵集制”而激化的矛盾和衝突,其根源卻並不在於“餘糧徵集制”,即使沒有“餘糧徵集制”農民一樣不願意把糧食交給政府。反過來,“餘糧徵集制”雖然激化了矛盾卻也解決了問題,不管如何是收到了糧食——當然代價是沉重而慘痛的——但更是值得的。

最後不得不說的一個話題是紅軍的政工制度。雖然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便已經出現了軍隊政工制度的萌芽,但軍隊政工制度的真正確立確是蘇俄紅軍的首創。和同爲無產階級軍隊的我軍一樣,蘇俄紅軍設立政工制度的目的也是爲了保證和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保證軍隊的穩定和忠誠,但在具體實施的方式方法上兩國兩軍卻存在很大的差異。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第5張

  紅軍行動路線

和解放軍軍政分工合作、各成一體的雙首長制不同,蘇軍的政工幹部雖然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也被賦予過與部隊軍事首長相當的權力甚至最終決定權,但從總體上講,紅軍的政工人員是依附於軍事主官而存在、通過對軍事主官的影響來開展工作的。紅軍的政工人員在縱向上聯繫不緊密、上下之間沒有形成完整有效的政工系統,他們的工作既不獨立也不直接。黨對軍隊的領導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於各級軍事主官,因此也就比較容易受到干擾和制約,控制能力不強。

紅軍的政工幹部在工作中更偏重於對指揮員的監督和管控,而非通過層層設立的黨組織來教育和領導全體官兵,其生命力和影響力都不夠強。在整個國內革命戰爭中,紅軍部隊的潰散、譁變、投敵以及違反紀律乃至犯罪的行爲都不鮮見,可見這種模式的政工制度還是比較原始和不夠完善的,其作用也是相對有限的。雖然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這套政工制度卻是紅軍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中能夠堅持戰鬥、爭取勝利而不動搖信念的根本保證。後來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中蘇俄模式的政工制度又被國民黨引入,在此後一個相當長的時間、甚至至今都可以在國民革命軍的政戰體系中看到蘇俄紅軍的影子。

白軍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第6張

  俄國內戰中的烏克蘭軍隊

白軍雖然人多勢衆、來勢洶洶,但他們面臨的問題卻不像紅軍的問題那麼好解決。有些問題短時間來看也許並不是很危急,但如果放任下去,其後果無異於慢性自殺。

首先是兵員的補充,在內戰的初期白軍擁有技戰術水平高出對手很多的高素質兵員,白軍中受過良好教育訓練、經驗豐富的軍官充裕到可以作爲普通步兵使用。高素質的兵員是白軍最大的優勢,而補充這些高素質兵員的傷亡,則是白軍面臨的最大的瓶頸問題。畢竟有熱情參加白軍的舊軍人和貴族軍官在數量上遠遠不能與支持革命的工人士兵相比,更何況白軍在佔領區沒有建立起有效的行政體系,也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動員體制,不要說高素質兵員,就是“壯丁”恐怕也難以補充,即使有動員和補充,量既不足,在質上更遠遠不能與最初的那些職業軍人相比。無法克服兵員補充的瓶頸,白軍就只能是一支“一次性軍隊”,它的每一點消耗和損失都幾乎是無法恢復的,每打一仗——即使是勝仗——就削弱一分,勝利越多,損失越多,實力越弱,離最終的覆滅也就越近了。

白軍在軍事上另一個無法克服的問題是缺乏統一的領導與指揮。在蘇維埃政權的各路敵人當中,有忠於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亞歷山大·克倫斯基,有妄圖復辟諾曼洛夫王朝和沙皇專制的——高爾察克、鄧尼金,有想趁着天下大亂藉機恢復故國爭取民族獨立的——卡爾·古斯塔夫·曼納海姆、畢蘇斯基,有想割據一方佔地爲王的——彼得留拉,有想換取自由和回家的機會的——捷克軍團、有純粹就是看不慣蘇維埃政府的政策、方針和路線的——叛亂的哥薩克、甚至還有乾脆就是打家劫舍過了今天不想明天的流寇——馬赫諾。

這些力量雖然都與蘇維埃政權爲敵,但他們的政治信仰和目標卻千差萬別,存在着無法調和的矛盾。即使是目標立場大致一致的力量,彼此之間也缺少人望、能力都足以服衆的領袖人物(由此看來對俄羅斯皇族和被俘的白軍主要將領的果斷處置,應該也有消滅白軍爲之團結戰鬥的精神支柱和偶像的考慮)。這些都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在軍事行動上協調一致、密切配合,也就難免被內線作戰的紅軍各個擊破了。

不僅他們,參與進蘇俄內戰的外國干涉軍也是各懷鬼胎:德意志第二帝國是爲了徹底解除俄國繼續與其作戰的能力,消除兩線作戰的威脅,同時以俄國的資源補充本國原材料和農產品的不足與損失;英國是爲了恢復和維護一個對本國和協約國集團既依賴又合作的俄國政權;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爲了防止德意志第二帝國利用俄國的資源和協約國援助俄國的武器物資繼續戰鬥,並企圖在由沙俄統治下恢復獨立的民族國家中擴展自己的影響;大日本帝國是爲了攫取俄國在遠東地區的領土和權益;美國純粹是爲了和其他協約國成員在行動上保持一致。

戰爭經過

1918年-1919年初

東部戰役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第7張

  俄國內戰

1918年夏,東線(伏爾加河中游和烏拉爾地區)成爲主要戰場。8月底至9月初,東方面軍(轄5個集團軍和伏爾加河區艦隊)在伏爾加河中游地區對白衛軍轉入進攻,9月10日攻克喀山,12日解放辛比爾斯克,10月上旬解放塞茲蘭和薩馬拉。隨後,紅軍挺進烏拉爾,至11月中旬解放伊熱夫斯克和沃特金斯克。

南部戰役

在南線(頓河中、上游,伏爾加河下游,北高加索一帶),同年7~11月,紅軍在察裏津保衛戰中連續兩次擊退克拉斯諾夫哥薩克白衛軍的進攻;北高加索的兩個集團軍在與主力隔絕情況下堅持作戰,牽制鄧尼金“志願軍”北進。

對協約國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協約國騰出兵力加強對蘇維埃俄國的干涉。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第8張

  1918年赤塔的干涉軍

1918年11月~1919年2月,英法軍隊13萬人在南方的新羅西斯克、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登陸,先後佔領巴統、梯弗里斯、巴庫等城市,隨後兵分三路向莫斯科實施主要突擊,因遇蘇維埃游擊隊和起義部隊的激烈抵抗,只向內地推進100~150公里。英、美、日干涉者則增派援軍在摩爾曼斯克、阿爾漢格爾斯克和符拉迪沃斯託克登陸,加強對白衛軍的援助。

針對當時的形勢,紅軍貫徹列寧的戰略方針,決心在白衛軍同干涉軍會合之前,先殲滅白衛軍,再擊敗協約國軍隊。

1918年末至1919年初,紅軍在各條戰線上發起進攻,解放第聶伯河左岸烏克蘭、頓河州、南烏拉爾、申庫爾斯克。紅軍的勝利以及協約國內部爆發反對干涉蘇俄的運動,使協約國以武力消滅蘇維埃共和國的計劃破產。法軍和希臘軍隊被迫從敖德薩、赫爾鬆、尼古拉耶夫、塞瓦斯托波爾等城市撤走。

1919年前半年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第9張

  俄國內戰

紅軍在伏龍芝的領導下在1919年取得決定性勝利,粉碎了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的進攻,協約國組織俄國反革命勢力以及與蘇俄接壤的國家,對蘇維埃共和國發動兩次大規模進攻,但均被米哈伊爾·伏龍芝的部隊粉碎。

白軍的第一次進攻以西伯利亞A.V.高爾察克指揮的白衛軍爲主力,從東線實施主要突擊,鄧尼金、N.N.尤登尼奇和米列爾軍隊則分別從南方、西方和北方實施輔助突擊,目標指向莫斯科。白衛軍投入這次攻勢的兵力約100萬人,而當時紅軍僅62.5萬人。

1919年3月4日,高爾察克軍隊近14萬人發起進攻,企圖佔領伏爾加河中游,與鄧尼金軍隊會合後進軍莫斯科。紅軍東方面軍約10萬人被迫實施防禦。

東線獲勝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第10張

  接受檢閱的紅軍

3~4月間,高爾察克軍隊佔領烏法、沃特金斯克、奇斯托波爾、布古利馬、布古魯斯蘭、奧爾斯克、阿克糾賓斯克,逼近喀山、辛比爾斯克和薩馬拉,切斷紅軍同土耳其斯坦的聯繫,使東方面軍的防線有被突破的危險。俄共(布)中央號召全國一切力量與高爾察克作鬥爭。至4月中旬,東方面軍兵力增加到14萬多人。爲順利實施戰役指揮,東方面軍分編成南、北兩個戰役集羣。

1919年4月28日,南集羣轉入反攻,相繼實施布古魯斯蘭戰役、別列別依戰役和烏法戰役,解放布古魯斯蘭、謝爾吉耶夫斯克、布古利馬和烏法,1919年6月20日前出至烏拉爾山前地帶。

北集羣於1919年5月25日發起伊熱夫斯克-沃特金斯克戰役,1919年6月7日解放伊熱夫斯克。

西線加強防禦

在西線,波羅的海沿岸的尤登尼奇軍隊於5月中旬突破紅軍防線,撲向彼得格勒。6月初,紅山、灰馬、奧布魯切夫三個炮臺發生反革命叛亂。紅軍加強彼得格勒的防禦,於中旬平息炮臺的叛亂,下旬發動反攻,將尤登尼奇軍隊擊退。

南線陷入緊張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第11張

  鄧尼金在南線

鄧尼金軍隊於6月間佔領頓巴斯、頓河州和烏克蘭部分地區,30日佔領察裏津(今伏爾加格勒)。由於當時高爾察克已敗退烏拉爾,因此鄧尼金未能實現與其會師的企圖。在南線形勢緊張和東線紅軍取得勝利的形勢下,托洛茨基和瓦採季斯提出暫時停止東線的進攻,以加強南線的建議,被俄共(布)中央否決。東方面軍按照俄共(布)中央的指示,在司令S.S.加米涅夫率領下於1919年6月21日發起總攻,至1919年8月4日把高爾察克軍隊完全趕出烏拉爾。

1919後半年-1920年初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第12張

  高爾察克二次進攻

高爾察克軍隊被擊潰後,協約國把戰爭重心轉移到蘇俄南方,決定以鄧尼金軍隊爲主力發動第二次進攻。1919年7月3日,鄧尼金下令攻佔莫斯科,從頓河西岸到伏爾加河分兵三路北犯。在主突方向庫爾斯克、奧廖爾、圖拉一線作戰的是鄧尼金的精銳部隊‘志願軍‘。7月9日,俄共(布)中央和列寧發出“大家都去同鄧尼金作鬥爭”的號召。8月,紅軍南方面軍按照總部的命令發起反攻,從側後襲擊鄧尼金的庫班大本營,未果。9月12日,鄧尼金軍隊再次在庫爾斯克-奧廖爾方向發起進攻,至10月中旬先後佔領庫爾斯克、沃羅涅日和奧廖爾,直接威脅圖拉和首都莫斯科。尤登尼奇軍隊在西線也再次突破紅軍防線,於10月中旬進抵彼得格勒郊區。

爲適應新的作戰形勢,紅軍統帥部於9月下旬將南方面軍分編爲南方面軍和東南方面軍。10月,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決定堅守圖拉和莫斯科,在南線集中基本兵力,東南方面軍則暫時轉入防禦。10月11~12日,南方面軍在司令A.I.葉戈羅夫和軍事委員J.V.斯大林率領下,在奧廖爾─克羅梅地域和沃羅涅日地域發起反攻,至11月中旬先後收復奧廖爾、沃羅涅日和庫爾斯克。此後,南線的反攻發展爲兩個方面軍的總攻:南方面軍在哈爾科夫、羅斯托夫方向作戰;東南方面軍以右翼進攻新切爾卡斯克,以左翼進攻察裏津(後稱斯大林格勒)。

俄國內戰時間 俄國內戰白軍 第13張

  弗蘭格爾

12月,紅軍解放哈爾科夫和基輔,翌年1月攻佔察裏津和羅斯托夫。由於紅軍攻佔羅斯托夫並進抵亞速海沿岸地區,鄧尼金部隊被分割成兩個孤立集團,一個退向高加索,另一個退向克里米亞和敖德薩。

乘勝追擊

紅軍乘勝追擊,於1920年2月7日攻佔敖德薩,1920年3月27日佔領新羅西斯克。鄧尼金殘部逃往克里米亞後,由P.N.弗蘭格爾接替指揮,不久後弗蘭格爾在克里米亞被伏龍芝擊潰。此時,紅軍在其他戰線也取得重大勝利。在西線,尤登尼奇對彼得格勒的第二次進攻被打退,其殘部逃入愛沙尼亞並被解除武裝;在北線,紅軍於1920年2~3月先後解放阿爾漢格爾斯克和摩爾曼斯克;在東線,紅軍於1919年秋從託博爾河地區轉入新的進攻,至翌年1月全殲高爾察克軍隊。

內戰結束

在蘇俄紅軍擊退波蘭的進攻和粉碎弗蘭格爾軍隊後,內戰結束。1919年德國撤軍後,紅軍幫助烏克蘭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畢蘇斯基的波蘭法西斯獨裁政府在帝國主義勢力大量的資金和武器彈藥的扶持下於1920年4月25日發起進攻,5月7日佔領基輔。紅軍於5月26日轉入反攻,8月中旬進抵華沙城下。由於戰線過長,波軍發起反攻後被迫退卻。10月12日,雙方在里加簽訂停戰協定(見蘇波戰爭)。

盤踞在克里木半島的弗蘭格爾軍隊於6月6日從北塔夫里亞發起進攻,企圖奪取頓巴斯並進犯莫斯科。俄波戰爭結束後,紅軍集中兵力打擊弗蘭格爾軍隊。10月28日,米哈伊爾·伏龍芝指揮的南方面軍對敵形成強大優勢,在北塔夫里亞轉入進攻,經7天激戰擊敗弗蘭格爾軍隊主力。弗蘭格爾率殘部退到克里木,利用彼列科普防禦工事頑強據守。11月7~12日,紅軍採取正面強攻和側後迂迴戰法,突破彼列科普防禦工事,17日解放克里木半島。至此,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基本結束。1922年10月下旬,盤踞在遠東地區的日本干涉軍也被逐出蘇俄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