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揭祕:大才子紀曉嵐一生不得重用的真實內幕!

揭祕:大才子紀曉嵐一生不得重用的真實內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之所以說紀曉嵐“悲哀”,是因爲乾隆對他的評價:“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真不知道紀曉嵐當時聽到這句話是何表情何心態?

乾隆對紀曉嵐說這句話的背景是這樣的:內閣學士尹壯圖指陳弊政,稱各省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而晚年的乾隆早已陶醉在自我美化的怪圈裏,再也聽不進忠言,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奏議將尹壯圖擬斬。紀曉嵐與尹壯圖之父尹松林爲同年進士,因這層關係,紀曉嵐爲尹壯圖求情,乾隆勃然大怒罵出他心中的真實想法,稱紀曉嵐“不過當作娼妓一般豢養罷了。”

在民間傳說中,紀曉嵐風流倜儻一表人材,他與乾隆這對君臣的關係是賢明的君主能幹的臣子,相互間充滿信任、調侃和幽默。紀曉嵐正直、機智、英俊、灑脫,他與和珅針鋒相對,時時伺機捉弄對手,出他洋相;自己又每每能夠成功避開和珅的報復,整的假亦真時真亦假。

揭祕:大才子紀曉嵐一生不得重用的真實內幕!

其實,歷史上並非如此,這些故事情節都是人們想當然善意美化的,全屬子虛烏有。據有關資料記載,紀曉嵐真實的形象和民間傳說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歷史中真實的紀曉嵐“貌寢短視”。“貌寢”指相貌醜陋;“短視”就是近視眼。這位大學士不光有這些缺點還要加上口吃的毛病,朱珪曾有詩描述紀曉嵐,“河間宗伯奼,口吃善著書。沉浸四庫間,提要萬卷錄。”但客觀地說,紀曉嵐既然能通過各層科舉考試,長相也絕對不是“對不住觀衆”,應該能“過得去”,但紀曉嵐長相不好看卻是無疑的。在乾隆以貌取人的標準下,這些先天不足讓紀曉嵐吃了大虧。

因此,即便紀曉嵐再才華橫溢,他相貌一般般、近視眼、口吃這些“毛病”,是乾隆和紀曉嵐一輩子貌合神離,得不到真正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紀曉嵐難以做乾隆的寵臣、重臣,難以參與重大的政治決策,只能以文字安身立命,只能做乾隆的詞臣。

紀曉嵐曾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判案不力,部議本應受罰,乾隆卻說:“這次派任的紀曉嵐,本系無用腐儒,只不過是湊個數而已,況且他並不熟悉刑名等事務,又是近視眼他所犯的過錯情有可原。

”一個堂堂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大學士,在他的主子心中竟是個“湊數的腐儒”這般田地,怎能叫人不再說他一次悲哀。紀曉嵐一生中兩次任鄉試考官,六次任會試考官,三次任禮部尚書,這些都是一些無實權的官職,只是大清朝廷花瓶般的擺設而已,是他做詞臣真實際遇的體現。

乾隆皇帝讓紀曉嵐總纂《四庫全書》,只是爲了給自己多抹點脂粉,爲自己的“文治武功”多弄些噱頭。讓紀曉嵐當總纂,這是因爲紀曉嵐在這方面確實有他人無可比擬的才氣,乾隆認爲他只能做一些這類的工作,而並不是把他當成獨當一面的重臣。總纂《四庫全書》時紀曉嵐五十歲,他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以自己博大精深的學識、驚人的意志力,對保存和整理我國古代文化遺產做出了巨大貢獻。紀曉嵐在《四庫全書》上經營十三年,親自撰寫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還編寫了《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他一生的榮耀和輝煌在此達到了頂點。

揭祕:大才子紀曉嵐一生不得重用的真實內幕! 第2張

在纂修《四庫全書》的過程中,紀曉嵐和許多同僚都飽嘗了文字所帶來的窘迫、艱辛甚至家破身亡,後人很難從其中看到“爬格子”的那種愉悅。總纂紀曉嵐、陸錫熊和總校陸費墀等人都因差錯而多次遭到乾隆的呵斥、交部議處、罰賠等處分。

最後,總纂陸錫熊在前往盛京校書途中,連嚇帶凍一命嗚呼;總校對陸費墀因無力負擔修改費用而被革職,鬱鬱而終,死後仍被抄沒房產祖業。紀曉嵐也多次受到訓斥和處罰,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四庫全書》覆校完成後,又發現許多訛誤,乾隆又“令紀、陸兩人一體分賠”。同僚和自己的親身遭遇帶給紀曉嵐更深的感觸,也使他真切認識到自身所處環境的險惡。紀曉嵐騰達始於筆硯,以文字走上仕途,在他所生活的乾隆朝也正是“文字獄”達到頂峯的時期,這也一定使紀曉嵐噩夢纏身。

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紀曉嵐因給親家盧見曾通風報信而捲入鹽政虧空案。和珅抓住時機給了他最致命的打擊,他被髮配到新疆烏魯木齊。在這段時間裏,他的大兒子病亡,愛妾郭彩符也撒手人寰,家破人亡。但紀曉嵐依然堅定地從悲痛中走了出來,兩年後他又回到朝堂。

但是這些並不能妨礙紀曉嵐樂觀的精神,紀曉嵐在69歲那年自題一首輓聯如下:“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把自己比作在官場中起落浮沉的鷗鳥;又說自己如生死書中的蠹魚。這其中表達了他對自身命運的喟嘆,也包含了對自己一生的認識,這也是他畢生經歷的真實寫照。

從這一自輓聯中也可以看出紀曉嵐對官場的厭倦之情,久在官場浮沉的紀曉嵐並沒有體會到多少飛黃騰達的快感,他雖然修煉成了超然世外的態度,可稱得上是看破紅塵,但他的內心更多的時候是充滿孤獨、悽苦的感嘆。

揭祕:大才子紀曉嵐一生不得重用的真實內幕! 第3張

紀曉嵐一生做過翰林院編修、日講起居注官、侍讀學士、詹事府詹事、內閣學士、總理中書科事務、兵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官,誥受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兼文淵閣直閣事,賜紫禁城內騎馬。

嘉慶十年(1805年),82歲的紀曉嵐死於京城,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嘉慶皇帝御賜碑文有“敏而好學可爲文,授之以政無不達”之句,故諡號“文達”,這是對他文學才能的最高認可。

另外還有“滿清第一才子”、“風流才子”、“幽默大師”和“一代通儒”等稱號,每個稱號後面都爲後世留下諸多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