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各朝是如何處置逃兵的?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各朝是如何處置逃兵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逃兵,這個詞我想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那麼在古代,軍隊是如何處置逃兵的呢?東漢末年的戰亂中,曹操集團逐漸獲取中原控制權。曹操將他軍隊中的士兵一律劃爲“士籍”,戶口單列,世襲爲兵。士兵家屬集中遷居到許昌一帶居住,作爲人質,如果士兵有逃亡、叛降行爲,就連帶處罰其家屬。士家的女子不得外嫁,只能在士家之間通婚。另外,曹操還特意制定“士亡法”。原來東漢末年的法律規定,凡是士兵逃亡的,官府可以逮捕其妻子、子女進行拷打,追究其去向。曹操覺得這樣處罰還不足以威懾士兵,在“士亡法”中規定,逃亡士兵的父母、妻子、子女、兄弟都要株連處死。

《三國志·魏志·盧毓傳》記載了一件“士亡法”公佈不久後的案件。有一位婦女白氏,由父母包辦嫁給了一個士兵,才過門沒幾天,連丈夫的面都沒見過,那個士兵就因失蹤被判定爲逃亡。負責審判的大理寺依據“士亡法”判處白氏死刑。上報到朝廷,門下省“賊曹”的官員盧毓引經據典加以反駁,說:“女子要經與丈夫見面同房,才成爲人婦,所以《詩經》有‘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我心則夷’。而《禮記》又說,女子如果沒有在丈夫家的祖廟牌位前見過祖宗,死後要歸葬孃家,因爲她還沒有成爲人婦。這位白氏生有未見之悲,死有非婦之痛,而法官就要判她死刑,那麼正式成婚的如何來加重處罰?法律對此並無明確規定,法官只是在比附判案,那麼按照儒家經典‘附從輕’,比附類推論罪應該從輕處罰。《尚書》也說‘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白氏是經過了正式禮聘及過門的程序,可以處刑,但處死刑就過重了。”曹操聽了他的彙報,感嘆說:“盧毓的意見是對的,他引經據典,使孤嘆息。”白氏由此才逃得一命。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各朝是如何處置逃兵的?

中國古代戰爭中,士兵都是被強制服役的農民,在大多數時代,當兵並不能帶來身份上、經濟上的明顯好處。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的文化環境下,當兵要冒身體毀傷、陷己不孝的下場,也很難得到精神上的激勵。因此古代統治者爲了能夠驅使士兵爲自己賣命,只好嚴懲逃兵。曹魏的“士亡法”並非個案。

現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處置逃兵法律,是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軍爵律》兩條條文。一條是規定士兵每五人編爲一“伍”,其中有一個士兵逃亡的,其餘四人都要受罰兩年的勞役。這種連坐法使全體士兵出於自身安全考慮而互相監視,大概是各國軍隊普遍實行的。另外一條規定,如果在戰場上“失蹤”,軍隊已經上報他陣亡、國家對他的後人進行了撫卹、授予爵位,可是後來查明他是在戰場上逃跑,並沒有死,就要剝奪他後人所得的撫卹及爵位。這人日後回到家鄉,就“以爲隸臣”,成爲國家奴隸。

商鞅變法後,秦國的士兵在戰場上斬獲敵軍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一級爵位,國家按照爵位來分配土地,授予種種法律上、社會生活上的特權。因此秦國軍隊總的來說士氣高漲,被孫卿子評爲是戰國最強的軍隊,“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因此逃兵問題或許不那麼嚴重,處罰還不算很重。

唐律的《捕亡律》將逃兵罪名區分爲已出征臨戰時的逃亡、平時鎮守駐防時的逃亡兩大類。凡是軍隊已出征上戰場,士兵逃亡一日徒一年,一日加一等,逃亡超過十五日判處絞刑。如果是在作戰時逃亡的處斬首。凡是平時鎮守駐防,士兵逃亡一日杖八十,三日加一等,最高加到流配三千里爲止,沒有死罪。唐末五代時期軍閥混戰,爲了防止士兵逃跑,朱溫(後梁太祖)下令在士兵臉上刺上軍號(用針刺字後再塗上墨汁),在道路關口設立崗哨盤查,發現刺字的逃兵就予以處死。這個辦法迅速被各個大小軍閥採用,也被宋代繼承,士兵一律刺面,並設“逃亡之法”。刺面的禁軍逃亡,滿一日處斬首。北宋仁宗改爲逃亡滿三日,斬首。北宋神宗王安石變法期間改爲逃亡滿七日,處斬首。這個法律一直維持到南宋滅亡,只不過各代皇帝往往下詔特赦逃兵的死罪。

明律繼承了唐律將逃兵罪一分爲二的立法原則,但不採用按照逃亡日期來定罪量刑。《兵律·軍政》規定,軍官軍人出征時逃亡的,初犯杖一百,充軍繼續出征;再犯者處絞刑。而各地駐防軍人逃亡的,初犯杖八十,繼續服役;再犯杖一百,發往邊遠地區充軍服役;三犯處絞刑。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各朝是如何處置逃兵的? 第2張

清律沿襲了明律的規定,只是將兩種逃兵罪名的絞刑都改爲“絞監候”。可是在後來的清代條例裏,卻不分出徵、駐防,只要是“在營”的將士逃亡的,一律加重爲斬立決。在戰爭結束前自首的,發遣到各省駐防八旗爲奴;戰爭結束後才自首的仍然斬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