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李克用並非漢族,爲何卻打從心裏認可大唐?

李克用並非漢族,爲何卻打從心裏認可大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性是天底下最複雜的東西,就比如李克用,他並非漢族,而是沙陀族,他參與羣雄爭霸,卻打從心裏認可大唐,不願意大唐毀在他的手上,他複雜且多面,有時候他的選擇令人捉摸不透,這或許是因爲他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準則。

在最初的時候,李克用並不是唐朝的朋友,唐朝經歷安史之亂之後,原本強盛的局面就一去不復返。全國藩鎮林立,節度使之間爭權奪利,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個時候,李克用出現了。

有意思的是,李克用本來並不姓李,他姓朱,李是唐朝皇帝賜給他的姓。李克用一開始是唐朝的敵人,他和別的節度使爭地盤,讓唐朝的好幾位節度使飲恨。

公元881年,一切都發生了變化,黃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長安。李克用經過考慮確定接受唐王朝的招攬,率領自己的部隊討伐黃巢。

黃巢被打得大敗,後來,李克用又兩次打敗黃巢,還逼得黃巢自殺,立下如此大功,朝廷給了李克用很高的官職。

當時的唐朝,藩鎮林立,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下降。可唐朝皇帝並沒有放棄國家統一的機會,朝廷討伐和河中節度使,這個時候李克用遇到了他一生的宿敵朱溫,

當時朱溫是鳳翔節度使,因爲看李克用不順眼,直接在客棧刺殺李克用,李克用的親信折損大半,他自己也差一點沒有逃出去,逃出去之後的李克用非常憤怒。他一邊向朝廷上表指責朱溫排除異己,一邊積極兵力準備報仇。

李克用並非漢族,爲何卻打從心裏認可大唐?

李克用雖然在客棧裏損失了很多親信,可他的軍力還是很可觀的。不過兵者,兇器也,李克用也不想妄動兵戈。李克用希望朝廷能替自己主持公道。

可當時節度使勢力龐大,皇帝也不敢得罪他們。反倒勸說李克用隱忍。李克用怎麼能忍得住。他立刻率領自己的部隊,和朱溫打了一場,李克用最終戰敗,可他的孩子成功替他報仇,滅掉了朱溫的國家。

大唐的輝煌,終究是一去不復返了,公元907年,朱溫建立後梁,唐朝滅亡。

李克用看到唐朝已經滅亡,朱溫稱帝了,自然不甘落後,他也跟着稱王了,在稱王的時候,李克用沿用了唐朝的天佑年號,繼續和朱溫作戰。

李克用爲什麼會支持唐朝

李克用是沙陀人,他爲啥會支持唐朝,首先,沙陀人漢化嚴重,很多沙陀人都和漢族人沒有什麼兩樣了。二是唐朝皇帝對李克用還算不錯。三時機因爲朱溫自己的行爲,朱溫刺殺了李克用。這種行爲自然就是不死不休。

唐朝末期,藩鎮叛亂非常嚴重,各個節度使割據一方,互相征伐,完全不聽從天子的號令。可老百姓還是很喜歡唐朝的。唐朝在全盛的時候,曾經威震八方,萬國來朝。

這種天朝上國的威儀深深印在了每一個人的心裏。李克用也參與過節度使之間的互相攻伐。可他認爲,爭權奪利是一回事,篡權圖奪位,試圖取而代之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開始的時候,李克用也曾經和唐王朝爲敵。可那是因爲他想要搶地盤。他並沒有篡權奪位的意思。後來,李克用幫助唐王朝把黃巢起義軍趕出了長安。從這一刻開始,李克用成了唐王朝的自己人。

成爲自己人的李克用,也開始控制自己的脾氣,在朱溫針對自己的時候,李克用並沒有自行處理,他把事情上報給了唐朝朝廷,這實際上就是李克用的一種態度。

後來,在藩鎮進軍京城,威逼唐朝天子的時候,李克用更是再次率領自己的部隊,救出了唐朝天子。

李克用是一個有道德底線的壞人,這種說法也許有點矛盾。可確實有很多人是這樣的人。有很多強盜,就標榜自己是劫富濟貧,行俠仗義。

李克用的底線就是,爭權奪利可以,改朝換代不行。既然不打算改朝換代,那就只有和唐王朝一起了。至於李克用的那些部衆,沒啥問題,反正他們都聽李克用的。

李克用的人生準則

李克用在唐朝末年的藩鎮當中,是一個很特別的人,其他人都想着怎樣才能獲得更大的勢力。至於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唐天子,根本理都不想理。

李克用是一個接受儒家思想的叛亂者。說他是叛亂者是因爲他想着爭權奪利儒家思想講究大公無私,對於爭權奪利這種事情是鄙視的。說他是繼承者則是因爲儒家思想講究忠君,雖然李克用爭權奪利卻對唐天子表示了最基本的尊重。

對於唐朝天子來說,李克用這樣的屬下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人家好歹對唐天子表示尊重。很多節度使在勢力做大以後壓根就不理唐天子。對比之下,唐天子當然更喜歡李克用這種屬下。

李克用不是忠臣,他也不是隻顧自己利益,其他一概不管的壞人,李克用在臨終之前對他的兒子說你要幫我報仇。

李克用並非漢族,爲何卻打從心裏認可大唐? 第2張

要殺死三個人,第一個人是劉存恭,這個人是李克用曾經的部下,但是後來背叛理李克用,二個人是耶律阿保機,這個人是李克用的盟友,但是後來也背叛了李克用。第三個人就是朱溫。

這三個人可以說都違背了儒家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就是忠誠,所以說李克用這個人雖然對個人的利益看得很重,還是保持了最基本的底線,那就是做人不能不講道理,如果答應了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履行。

這是一種很樸素的價值觀,這種樸素的價值觀,在亂世當中並沒有多少市場。李克用的兵馬比朱溫要多,但是因爲朱溫做事不擇手段,李克用反而被他逼得節節敗退。

可人的運氣是守恆的,李克用因爲堅守底線,所以最後沒有打過朱溫,但是他的後代最終卻滅亡了朱溫的王朝。

就是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運氣,在羣雄爭霸的過程中,很多民衆都希望李克用最終獲得勝利,這不是因爲李克用的名聲有多麼好,而是因爲他是一個做事有底線的人。

唐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峯,哪怕他已經滅亡,還是有很多人追憶它曾經的盛世。這樣一個王朝,人們不希望它太慘,所以很多人都希望李克用最終能夠成功地打敗朱溫延續唐王朝的榮光。

可是大家大概沒有想到不要說李克用了,就是後面的封建王朝都沒有一個能比得上唐朝的。唐朝確實是中國封建王朝統治的頂峯,其他王朝再也沒有了他的底氣。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樣的話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李克用堅守了自己的道德底線,但是這種道德底線並不適用於亂世。

在那個羣雄爭霸的年代李克用會顯得有些不開竅。可自從鎮壓黃巢起義之後,李克用就成了唐朝功勞最大的一個人。他不想經自己的手親自毀滅唐王朝,這是對他信仰的一種褻瀆。

有的人說,李克用忠誠,有的人說,李克用奸詐,有的人說,李克用自私,有的人說,李克用無私,其實李克用只是一個複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