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大足石刻晚唐造像有哪些特點?多保留着隋代遺風

大足石刻晚唐造像有哪些特點?多保留着隋代遺風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遺產,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那麼晚唐造像有哪些特點?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1.初唐的造像特點

初唐佛像一般仍多保留着隋代造像遺風,造型多呈體態豐肥,飽滿壯碩,佛像的頭部略顯偏大,身體稍短。面相豐滿而偏方。

衣紋上多喜用隆起如圓繩狀的紋線,又圓形或六角形的臺座上搭敷披布,布的紋褶轉折曲復,成爲一時流行的樣式,這種臺座樣式和紋線是以前所見不到的。

佛的髮髻從北朝末期到隋的較爲平緩低矮的樣式發展到較爲高聳,螺發所見漸多。水波式髮髻又變得翻卷自由,紋路活潑,起伏明顯。

菩薩的體型稍顯豐肥,姿態向更自如發展。佛、菩薩、羅漢弟子、天王、力士、供養人等組成一堂,各尊的職守更加明確,個性化更強,可以說佛經上所描述的各神祗都已完備,個性化的諸神出場了。

由於武則天稱帝,和尚們僞造大雲經,宣稱武則天即是彌勒佛降生,在此風影響下,各地多造彌勒大佛。彌勒佛多取善跏趺坐姿(雙腿下垂倚坐)。

2.盛唐造像特點

大足石刻晚唐造像有哪些特點?多保留着隋代遺風

盛唐時代可以說是佛造像的黃金時代,此期的造像比例舒展勻稱,結構合理,已完全擺脫了隋和初唐時佛頭部偏大,體態略僵板的感覺,動態極爲自由活潑。

佛的頭部與身軀比例合理,面型豐滿,方圓適度,佛發爲水波紋式或螺發。除通肩式和袒右肩大衣以及褒衣博帶式大衣外,又流行所謂方領下垂式大衣,內着僧祗支和裙,體態飽滿豐肥。喜用束腰式臺座,底邊爲六角、八角、圓形或花口形,上搭覆布,布紋轉折曲復生動。

菩薩多束高髻,髮型優美,五官姣好,上身袒,束腰,重心向一側扭曲,體態極爲生動嫵媚。帔帛也有動感,婉轉活潑。

3.中晚唐和五代的造像特點

晚唐造像和五代時(907~960年)造像樣式接近。此時的造像仍爲唐代風格範疇,但技法較前略爲退步,盛唐時的那種氣勢恢宏,充滿自信,自由發揮的作風逐漸消失,變成較爲拘謹,略顯生硬的樣子。坐佛下垂臺座的大衣角退縮,僅搭於臺座邊緣上。

菩薩略欠自由感,衣帶帔帛等裝飾亦稍顯樸素,體形亦勻稱有餘,但氣勢誇張不足。由於晚唐到五代時間不過百年,佛像存世量較少,有些特徵介於唐宋之問,不易區別,可仔細琢磨。

唐代佛像具體特點

1.面相飽滿,頭部爲螺型或水波式髮型,肉髻相對於隋代較爲高聳,大耳下垂,神采穩重而又不失慈祥。

2.身體比例勻稱,結構合理,體態豐腴,豐滿,袒露的胸肌起伏變化,寫實性較強。

大足石刻晚唐造像有哪些特點?多保留着隋代遺風 第2張

3.體態天然舒展,具有很強的動態感。

4.衣飾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帶式,更多的是方領下垂式,衣料質感柔和輕薄。

5.臺座多爲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圓形或花口形底邊。

6.衣紋流利,下身衣褶懸搭於座前若檯布,具時期特徵。

7.鎏金泛紅,具時期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