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曹操發佈三道“求賢令”,只是單純的爲了招攬人才嗎?

曹操發佈三道“求賢令”,只是單純的爲了招攬人才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魏武三詔令:曹操多次發佈求賢令,是唯纔是舉,還是打壓士族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建安十五年(210年)令:“……天下未定,求賢之急時也。若必廉士而後可用,齊桓其何以霸?今天下得無盜嫂受金,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唯纔是舉,吾得用之。”

在這份《求賢令》中,曹操第一次發出了“唯纔是舉”的吶喊。曹操看來,如果只選用清廉之士,齊桓公就不會重用生活奢華的管仲,也就談不上什麼霸業了。曹操歷史性的提出了選用人才可以不注重“品德”只注重才能。“盜嫂受金”之人也可用,這與漢代以來“舉孝廉”,注重清譽名流的選才標準大不一樣。

十九年(214)令:“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

這一年劉備奪益州,曹操徵孫權受挫。在這道令中,曹操繼續以“盜嫂受賄”的陳平爲例,稱陳平能幫助劉邦建立大漢,言而無信的蘇秦能救濟弱小的燕國,說明“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不能因爲人的品行有短處,就棄纔不用,朝廷要重用有才之人,不要有所遺漏。

曹操發佈三道“求賢令”,只是單純的爲了招攬人才嗎?

二十二年(217年)令:“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今天下得無高才異質,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此時的曹操已是魏王,各種禮儀車馬服飾已經直逼天子。在第三道詔令中,他以伊摯、傅說、管仲、吳起、蕭何、曹參、韓信、陳平八位有污點的謀臣武將爲例,認爲只要有“治國用兵之術”,即便出身低賤,即便曾經是敵人,即便身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甚至“不仁不孝”,都可以爲“我”所用。

以上就是著名的“魏武三詔令”,曹操在210年-217年,連續發佈三道求賢令,而且每道的詔令的基本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堅持“唯纔是舉”,不必過分強調所謂道德。“盜嫂受金”、“不仁不孝”之徒,只要有治國強兵之術,也要舉薦上來予以重用。

曹操發佈三道“求賢令”,是單純的爲了招攬人才,還是另有深意?

一、真心招攬人才

我們評價一個人、一件事情,首先不要惡意揣度他人。因此,我認爲在210年曹操第一次發佈求賢令的時候,是真心實意的想以“唯纔是舉”的原則招攬人才。當時赤壁之戰過去兩年,孫劉聯盟越來越穩固,曹操知道自己統一天下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事情,所以他想挖掘更多的人才,作出更大的功業。

曹操是一個英才卓絕的人,所以他不光是呼籲“唯纔是舉”,一直以來他都是那麼做的。曹操早期的謀士戲志才“負俗之譏”,鬼才郭嘉“不治行檢”,“性格剛戾”的程昱,有“毒士”之稱的賈詡,貪財的丁斐、蔣濟等等,他們在曹操麾下都成爲了曹魏舉足輕重的人物。

曹操發佈三道“求賢令”,只是單純的爲了招攬人才嗎? 第2張

二、打破兩漢以來“重名輕實”的官員選拔制度

曹操的求賢令,其實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韙,因爲曹操所提出的“唯纔是舉,不重品德”是與當時主流社會相悖的。曹操此舉是爲了打破兩漢以來“重名輕實”的官員選拔制度。兩漢實行察舉制,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東漢光武帝非常重視儒學,所以到了東漢中後期,社會上流行的是品鑑人物、清議高名。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曹操當年也想求得汝南名士許劭的評語,許劭本來看不起曹操閹宦出身,被曹操逼的無奈,纔給出了“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連曹操這樣灑脫不羈的人,都需要名士的點評加持,可見當時品評、清議、虛談風氣之盛。

另外不得不說,由於察舉制這一入仕機制的導向,導致兩漢士人重視品德名聲進入了一種“偏執”的狀態。爲了能夠得到“孝廉”的名聲,士子都“刻情修容,依倚道藝,以就其聲價。”矯揉造作的自我修飾,依託經術以博取名聲,最終入仕。我們翻開史書,往往超長守孝、爲故吏奔喪、推財讓人的事例比比皆是。

曹操發佈三道“求賢令”,只是單純的爲了招攬人才嗎? 第3張

三歲讓梨的孔融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孔子後人,孔融就是典型的品德高尚、名重天下的大名士。然而孔融的治國理政能力實在“慘不忍睹”:爲北海相時本想有一番作爲,但面對黃巾軍卻毫無辦法,結果連家室也被虜。在司馬彪筆下,孔融任用小人,內政一片混亂,百姓怨聲載道。

荊州牧劉表在天下大亂之前,也是大名士,“八及”之一,然而其在亂世之中雖然跨有江、漢,卻僅僅是個自守之徒。許靖是許劭的堂兄,後來輾轉成了劉備屬下,劉備本來不想任用他,法正卻勸說劉備:“許靖雖是獲虛譽而無其實者,宜加敬重以眩遠近。”

曹操發佈三道“求賢令”,只是單純的爲了招攬人才嗎? 第4張

三、貶抑士族,爲篡漢掃清障礙

逯耀東先生評價曹操的求賢令:他深深瞭解這批名士對當時的政治與社會所發生的作用與影響;以及他們互相標榜,臧否人物,不僅影響政府用人的權力,同時在社會上造就一批名實不符的浮華之士。

如果曹操想建立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或更進一步篡奪劉氏政權,都必須先剷除這些出身於大家世族的名士。一再強調他唯纔是舉的用人政策,徹底否定了兩漢才德並舉的選舉標準。因此,魏武三令並不是亂世求才的權宜之計,而是曹操透過用人制度,打擊大族與名士的政策。

察舉制的另一個惡果,就是門閥士族的萌芽與發展。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弘農楊氏“四世太尉”,其實東漢中後期,門閥士族已經開始萌芽。袁紹、楊修的家族由於一直有人擔任高官,所以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他們的家族勢力也越來越龐大,累世公卿逐漸成爲一種常態。

打破舊世界,建立新秩序,是每一個站在時代風口浪尖關鍵人物所想要做到的事情。曹操一方面是想改變東漢以來華而不實的選官制度,同時他也想遏制不斷髮展壯大的門閥士族,因爲如果任由他們發展,他們或許會是自己前進的最大阻力。

儘管曹操一直有意無意的打壓士族,堅持唯纔是舉,然而在他死後。曹丕爲了能夠獲取士族集團的支持,還是進行了妥協,採納了陳羣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最終還是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或許這就是歷史的潮流,不是某個人能夠左右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