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董卓三千人就控制了朝廷 董卓是怎麼做到的

董卓三千人就控制了朝廷 董卓是怎麼做到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爲何董卓帶3000人進京就能控制朝廷?他是如何做到的?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東漢末年的天下大亂就是從董卓進京控制朝廷開始的,這一事件也被認定爲廣義的三國開始,董卓作爲地方軍閥進京控制朝廷,這在東漢近兩百年的歷史上是首次出現的,這一事件標誌着東漢朝廷名存實亡,而由於董卓倒實逆施,引發了天下諸侯對董卓的討伐,從而開啓了三國的亂世。

那麼問題來了,作爲幷州牧的董卓只是個地方官,爲什麼他能進京左右朝廷?爲什麼是董卓,而不是別人?

一、董卓進京前的宮廷鬥爭

漢靈帝在世時,尚能控制朝廷勉強保持穩定,規模宏大的黃巾起義就是在漢靈帝手上平定的,漢靈帝一去世,各種野心人物開始粉末登場,朝廷上開始涌現出爭權奪利的生死之戰,這其中有兩個關鍵人物,第一個是何進,第二個是袁紹,董卓能夠進京,就拜何進與袁紹的謀劃。

董卓三千人就控制了朝廷 董卓是怎麼做到的

漢靈帝

大將軍何進是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是漢靈帝去世後的首席權臣,何進與身爲皇后的妹妹在漢靈帝去世後共掌朝政,何進是大將軍,錄尚書事,掌管外朝和兵權,何皇后在漢靈帝去世後就是皇太后,掌管內朝和宦官,兄妹兩人掌控了東漢朝廷。

宮廷內的鬥爭首先發生在宦官與外戚之間,外戚以何進爲首,宦官以蹇碩爲首,雙方發生鬥爭的原因就是皇帝的人選,這是漢靈帝在世時埋下的隱患,漢靈帝喜歡幼子劉協,想立其爲帝,但長子劉辯得到了何進和何皇后的支持,又是嫡長子,羣臣也支持劉辯。

漢靈帝生前沒能立劉協爲帝,卻把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交給了宦官蹇碩,並且爲此做了一系列的安排,漢靈帝設置西園八校尉分何進的兵權,制衡大將軍何進,而蹇碩就是西園八校尉的首領,就連何進也要聽從蹇碩的命令。

雙方在鬥爭中何進取得了勝利,誅殺了蹇碩,保住了劉辯的皇位,但宮廷鬥爭並沒有結束,因爲有人一直勸何進誅殺所有的宦官,這個人就是袁紹。

袁紹至少勸過何進三次把宦官一網打盡,但何進一直猶猶豫豫的,何進之所以不願意,一方面是其妹何太后不同意,二是何進本人與蹇碩之外的十常侍關係不錯,袁紹爲了逼何進同意殺宦官,甚至不惜假傳何進旨意,命令地方官府捕殺宦官家屬,大有逼宦官狗急跳牆之意。

袁紹還出了個壞主意,讓何進徵召地方軍閥率軍進京逼宮,以逼迫何太后同意殺宦官,何進同意了,這個被徵召進京的地方軍閥就是幷州牧董卓,至於爲什麼是董卓,這是有原因的,因爲董卓是袁隗的故吏。

董卓三千人就控制了朝廷 董卓是怎麼做到的 第2張

曹操

東漢末年的袁家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袁隗是袁紹的叔父,也是當朝太傅,位高權重,召一個自己曾經的下屬進京,也是爲了方便自己掌控權力,而這一切都是袁紹以及其背後家族的政治目的。

但是何進並不傻,召董卓進京是有風險的,畢竟董卓不是他的親信,所以何進也留了一手,他並非只徵召董卓一支軍隊進京,除了董卓之外,還有幷州刺史丁原的軍隊,丁原手下的張揚、呂布、張遼都是後來的風雲人物。

除此之外,何進還派了不少人到地方上去招兵買馬,有鮑信、張揚、張遼、毌丘毅等人,到地方招兵的目的就是培養自己的親信部隊,以增強自己的實力,以抗衡不受自己控制的董卓。

在此過程中,何進還曾反悔,並派出諫議大夫種劭勸阻董卓進京,董卓並不聽從,反而繼續進軍,甚至還敢威脅種劭,但仍然被種劭呵斥退卻,大將軍何進尚在,董卓就敢違抗命令,可見董卓進京是有政治目的的,並且得到了朝廷中袁紹、袁隗等人的支持。

可以肯定的是:董卓是袁紹引來的,袁紹指名道姓讓何進召董卓進京,有其重要的政治目的,甚至袁紹與董卓私下還有某種協議,袁紹就是故意挑起外戚(何進)與宦官(十常侍)之間的鬥爭,讓他們自相殘殺,然後自己再來坐收漁翁之利。

二、董卓進京前朝廷的兵權分佈

漢靈帝晚期設置了西園八校尉,以蹇碩爲首,其餘校尉還有:袁紹、鮑鴻、曹操、趙融、馮芳、夏牟、淳于瓊,這八校尉是有兵權的,漢靈帝以宦官掌權,目的就是爲了制衡大將軍何進,八校尉中只有蹇碩是宦官,其餘都是士人。

董卓三千人就控制了朝廷 董卓是怎麼做到的 第3張

袁紹

推測西園八校尉應該是守衛皇宮的,因爲東漢還有守衛洛陽的衛戍部隊,這就是北軍五校,分別是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也是東漢朝廷的直屬中央軍隊,在平定黃巾起義中,北軍五校就是主力之一。

西園八校尉之首蹇碩被殺後,其軍隊被大將軍何進兼併,而北軍五校同樣聽命於何進,後來的荊州刺史劉表當時是北軍中候,有兵權,掌管北軍五營,也是何進的親信之一。

何進是大將軍,相當於東漢最高軍事長官,也是名義上軍隊的統帥,除何進之外,當時的驃騎將軍是董重,董重是漢靈帝生母董太后的侄子,也是外戚,與何進是政敵,被何進逼着自殺,驃騎將軍僅次於大將軍,算是全國武裝部隊副司令員。

何進的異父異母弟何苗是車騎將軍,是全國武裝部隊的第三號人物,名義上也算何進陣營的勢力,當時的虎賁中郎將是袁術,相當於中央警備團團長,袁術又是袁紹的弟弟,袁紹在當時又是何進的親信,算起來都是何進的勢力。

董卓與他的手下軍隊

何進還招募了一大批的名士作爲自己的賓客或者幕僚,這些人有:何顒、荀攸、鄭泰、華歆、王朗、劉表、孔融、邊讓、蒯越、吳匡、王允、陳琳、張津、毌丘毅、丁原、張遼、鮑信、王匡等等,可以說何進控制了朝廷所有的兵權和人才,西園八校尉與北軍五校的兵權都在何進手中,他要殺宦官簡直易如反掌,何需召董卓進京。

三、外戚、士族與宦官的火拼

袁紹一心一意鼓動何進誅殺所有宦官,一個不留,並且在全國各地抓捕宦官家屬,這等於是把宦官逼上了絕路,兔子急人還咬人呢,此時的宦官雖然沒有兵權,但也不想束手就策,於是通過欺騙的方式把何進騙進皇宮殺了。

何進一死,他手中的兵權就開始四分五裂了,何進的部下吳匡爲了給何進報仇,聯合其他將領殺死了車騎將軍何苗,袁紹、袁術等人則率軍殺入皇宮,見到宦官就殺,把整個皇宮中的宦官殺得乾乾淨淨,只有少數宦官挾制劉辯與劉協逃了出來。

董卓三千人就控制了朝廷 董卓是怎麼做到的 第4張

何進被袁紹鼓動殺宦官

此時的西園八校尉與北軍五校一片混亂,在各自校尉的帶領下各自爲戰,缺乏一個能夠統帥合局的軍事將領,再加上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三位軍事長官都被殺,纔給了董卓可乘之機。

四、董卓的手段

手段一:虛報人數

京城的西園八校尉、北軍五校及其他兵力全部加在一起,也就是萬餘人,董卓帶進京城的軍隊只有三千人,他變着法子玩花樣,讓進了城的士兵晚上出城,早上再進一次城,給人的感覺就是董卓的軍隊很多,對其他手握兵權的校尉們產生了震懾。

西涼軍隊原本就驍勇善戰,再加上董卓耍了這樣的心機,造成了董卓手下軍隊數量很多的假象,朝廷中即使有人有董卓有意見,也不敢輕舉妄動。

手段二:拉攏收買

丁原也是被何進召到京城洛陽的,後來擔任了執金吾,也就是維持京城治安的官員,呂布是丁原的主薄,但是被董卓收買,董卓用高官厚引誘呂布殺死了丁原,然後吞併了丁原手下的軍隊。

董卓三千人就控制了朝廷 董卓是怎麼做到的 第5張

呂布殺丁原

丁原手下的張遼也跟隨丁原舊部一起投靠了董卓,董卓實力大增,要知道丁原最初也是帶了一支軍隊進京,人數可能與董卓帶到京城的一樣多,再加上丁原又被任命爲執金吾,成爲何進的親信,他手底下的軍隊數量只會多不會少,董卓吞併丁原手下軍隊後,實力擴充了一倍有餘。

手段三:挾天子以令諸侯

董卓在城外準備進京時,遇到了從城中逃出來的皇帝劉辯與陳留王劉協,然後把他們又迎到了洛陽,董卓自詡救駕有功,又把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中,形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董卓纔是東漢末年第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

皇帝在手,誰敢對董卓不敬,董卓就能借着皇帝的命令討伐誰,東漢那幫大臣要麼跟隨董卓繼續爲皇帝效命,要麼逃離京城洛陽,如果誰敢跟董卓作對的話,董卓隨時可以安一個謀反的罪名給誰,這可是誅三族的重罪,也就沒人敢反抗董卓了。

董卓控制了皇帝

手段四:廢立皇帝、毒殺太后

在任何朝代,廢立皇帝都是一件天大的事,也不是臣子可以隨便做的,兩漢歷史上只有霍光有過一次廢立皇帝,即使霍光一生恭敬,但仍然一直被人質疑廢立皇帝的目的。

董卓進入京城的第三天就開始討論廢立皇帝之事,滿朝文武大多數人是敢怒不敢言,董卓之所以敢這麼做,靠的就是手中的兵權,誰要是敢反對,不是逃亡就是被囚禁,袁紹反對,結果逃出了京城,盧植反對,也被迫逃走。

董卓還做出了極其出格的事,就是廢除並毒殺了何太后,連當朝太后也敢殺,那些朝中重臣無一不是膽戰心驚,這兩件狠毒的事都是董卓用來立威的,意在告訴天下人,我董卓想做的事一定能做到,誰敢反對就是死路一條,所以不想死的不是逃走了,就是隱藏在洛陽尋找機會,比如袁紹、袁術、曹操等人都逃走了,王允、何顒、荀攸等人則一直尋找機會殺董卓。

京城軍隊的人數雖然比董卓多,但都是各自爲政,猶如一盤散沙,董卓的實力算是所有軍隊中最強的,很少還有人知道董卓有個叫董旻的弟弟在朝廷中擔任奉車都尉,手下也有少量軍隊,董旻肯定是支持董卓的。

董卓三千人就控制了朝廷 董卓是怎麼做到的 第6張

京城的軍隊各自爲戰

董旻在何進被殺後,與何進手下大將吳匡聯手殺死了車騎將軍何苗,何苗可是車騎將軍,還是武裝部隊第三號人物,仍然不敵何進舊部,這些人殺了何苗之後,都投靠了董卓,等於是何進舊部與何苗舊部都被董卓收入麾下,這一下子董卓實力就無比強大了,比其他所有軍隊的實力都要強。

儘管袁紹、袁術、曹操對董卓不滿,但以實力來看,他們加起來都不及董卓一半,所以他們不敢跟董卓火拼,只能逃走,然後董卓就控制了京城所有的軍隊,成爲東漢末年頭號權臣與實力派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