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海瑞真的是道德楷模嗎?爲什麼他的家人很多都選擇自殺?

海瑞真的是道德楷模嗎?爲什麼他的家人很多都選擇自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海瑞是中後期明朝的知名清官,清到不能更清的那種,那麼他真的是道德楷模嗎?爲什麼他的妻妾兒女很多都選擇自殺?這和他本人到底有沒有關係?

海瑞祖上也是朝廷官員,但父親一生沒有入仕,只是個廩生。廩生就是“公費生”,享受政府膳食補助的在學生員,當然膳食補助不可能太豐厚,所以海瑞小時候很窮。

不光是收入不多,海瑞的父親還在海瑞四歲這年就去世了。母親靠着微薄的家產(據說是幾十畝田地),撫養海瑞長大。像一般的孤兒寡母一樣,海瑞的母親性格極爲強勢,而且母親感情特別深厚。

海瑞爲人極其嚴方,對官場中習以爲常的貪污深惡痛絕。他不僅自己不貪一文,也不允許別人貪一文,並因此建立了崇高的個人聲望,在官場掀起一股“君子和而不同”或者說是“水至清則無魚”的清流。

好吧,海瑞家裏沒錢,自己又不貪,肯定不會太富裕。不過畢竟是官員,再說明朝官俸微薄,養家餬口、維持基本生活,還是能做到的。海瑞的生活節儉克己,更多是一種嚴於自律的自我要求。

海瑞真的是道德楷模嗎?爲什麼他的家人很多都選擇自殺?

也就是說,“窮得吃不起肉”,這個說法並不成立——如果有他認爲有合理的理由,他還是買得起肉的。比如浙江總督胡宗憲曾告訴別人說:“昨天聽說海縣令爲老母祝壽,纔買了二斤肉啊。”以海瑞的孝敬,母親的生日是大事,這樣重要的日子可以買肉,他也買得起二斤肉。

至於娶妻納妾,和買肉一樣,只要海瑞認爲有合理的理由,他就娶得起。你要娶一個名門大戶、門當戶對的女子爲妻,那需要納彩送聘;你要不計門第、娶一個窮人家的女子,又能花多少錢?從《金瓶梅》《醒世姻緣傳》裏的描寫可以看出,明朝買一個女孩子最少只需要三四兩銀子。

重要的是,海瑞這樣節儉克己的人,爲什麼認爲三妻二妾是必要的?

因爲子嗣。

海瑞的第一個妻子許氏,育有兩女,後來離異。 繼室潘氏,一個月不到又離異。再娶王氏,生長子海中砥、次子海中亮,俱早夭,又生一女。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海瑞及其母親,大概很重視子嗣問題。當妻子生不出兒子,或者生了兒子養不大,就用納妾來彌補。他先後納妾邱氏、韓氏。 邱氏自縊而死,韓氏生一子海中期,亦早夭。

看這段記錄,會不會有個疑問:既然娶妻納妾都是爲了子嗣,爲什麼與第二任妻子結婚不到一個月就離異?難道一個月就能知道妻子有不孕之症?

不光的休妻。海瑞的第三位妻子早逝,有政敵攻擊說是被他虐待而死。海瑞還專門爲此辯解,說妻子是病逝的。但是在這位妻子病逝的幾天之中,他的一位侍妾也上吊而死,海瑞對這一點是承認的。

兩個妻子被休,一個妻子早逝,一個侍妾上吊;三個兒子全部夭折,還有一個女兒絕食自殺(這是太殘忍的事,我都不忍心細述了)。海瑞的家庭爲何會這樣?

前面說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海瑞過分嚴苛地律己律人,使身邊人難以忍耐。這可能是一家之中多有夭亡的重要原因。

海瑞真的是道德楷模嗎?爲什麼他的家人很多都選擇自殺? 第2張

還有,小說演義中的海瑞是斷案如神的“海青天”形象。但歷史上的他,卻並非如此。對於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調查,而是“與其冤屈兄長,寧願冤屈弟弟;與其冤屈叔伯,寧願冤屈侄子;與其冤屈貧民,寧願冤屈富民;與其冤屈愚直,寧願冤屈刁頑”。

我前面也分析過了,海瑞的母親是強勢的嚴母,又是孤兒寡母的模式,婆媳之間天然存在着心理上的深刻仇恨,“她們只是愛着同一個男子的兩個女人”。

本來,男子應該是“雙面膠”,做母親與妻子的調劑。但以海瑞這樣嚴苛的性格,肯定不會和稀泥。再加上與其冤屈兄長,寧願冤屈弟弟;與其冤屈叔伯,寧願冤屈侄子;與其冤屈貧民,寧願冤屈富民;與其冤屈愚直,寧願冤屈刁頑”的理論,他一定是縱容、甚至幫助母親欺壓妻妾,順待着也過分嚴厲、不近人情地要求兒女。

海瑞是文化人,大概不至於家暴。但精神上的壓迫,也足以要了妻妾兒女的脆弱的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