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海瑞:明朝官場中的異類,能夠做到無慾無求

海瑞:明朝官場中的異類,能夠做到無慾無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海瑞,字汝賢,號剛峯,明朝著名清官,是歷史上清官的代表之一。海瑞的一生以“剛直”而著稱,又以“罷官”而驚世駭俗。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每個時代都會產生一些名人,這些人要麼因其自身卓越的品質而被世人所敬仰;要麼因其令人不齒的行徑而被世人所唾棄。海瑞被宣傳的文學、舞臺形象一直是清正廉明、剛正不阿,他以狷介著稱,應該是有點強迫症,他能做到的事情,其他人是做不到的。

明朝的官場,各色貪官污吏織成了時代的官場關係網,讓腐敗生出新花樣,達到新高度。而海瑞是一個千年不遇的異類奇人,偏偏能夠無慾無求,所以才能與這張網絕緣。

海瑞:明朝官場中的異類,能夠做到無慾無求

海瑞是海南島瓊山縣人,4歲的時候,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爲命。海瑞小時候不是什麼早慧聰明的孩子,雖然家境清寒,但是他的母親認死理,想兒子將來要有出息,必須讀好聖賢書去考取功名。所以當別的孩子無憂無慮地享受童年的時候,海瑞在死讀書,不知道這段經歷是不是使他的性格變得既孤僻又偏激。屢考屢不中,不中就再考,在堅持不懈不拋棄不放棄的執念中,36歲的海瑞考中了舉人。41歲的時候等來了一個官職:在福建南平當縣學教諭,一個九品的博士。

海瑞來了以後,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卑微的教職。他嚴格規範執行了縣學的考勤制度,每天一板一眼的工作着。學生們雖然覺得這個人奇怪又教條,但發現他不收禮金。

海瑞進入官場的第一次聲名鵲起,源於一次御史大人來縣裏視察學宮。按照當時的規定,縣裏的所有官員要下跪,行恭迎大禮。但海瑞就是不跪,旁人一看驚呆了,就問他:“你爲什麼不跪?”海瑞說:“如果我是在御史衙門,我會下跪。但是現在是在學宮,聖賢規定,教師在這裏不得下跪。”這話在當時確實沒毛病,就算你火冒三丈,破口大罵,我海瑞仍然軟硬不吃地站着。

海瑞:明朝官場中的異類,能夠做到無慾無求 第2張

按說海瑞這麼刀槍不入的性格,在官場應該舉步維艱。但奇怪的是,還真就有人欣賞,他被從福建調到了浙江淳安做縣令,當上了一名品級低下的行政長官。當時的淳安是一個窮縣。

這裏先介紹一下銀兩火耗和淋尖踢斛。銀兩火耗指火耗銀,是明清於正規稅糧或稅金之外的一種附加稅。一些碎銀要經過融化鑄成整銀,但官員認爲這中間是有折耗的,所以會多收一部分老百姓的銀兩抵消折耗。淋尖踢斛指舊時稅吏收稅時,老百姓交糧食是用斛裝的,往斛中倒糧食倒滿直到形成一個尖堆,但這時官員會用力把斛踢一腳,掉下去的糧食就進自己腰包。明朝時期官員工資太低,窮其腦汁想出各種可以貪污的方法,這兩種比較出名。

海瑞來了以後就整頓當地官場,廢除了一切歪風陋規。什麼銀兩火耗和淋尖踢斛,什麼灰色收入,什麼特殊待遇,全部不準!這下當地官員可慌了,要知道明朝官員的薪水是非常低微的,就靠這些灰色收入,你都給滅了,人家家裏的生活質量豈不一落千丈。可海瑞不管,你也抓不着他的把柄,爲什麼呢?他從來不收禮金,來到淳安後,在衙門中找到一塊空地,自己種菜種糧,自給自足。他能步行就不坐轎,他老婆自己做飯,老僕上山砍柴。雖然說當地的官員們叫苦不迭,但是老百姓高興啊!慶幸自己的父母官是個青天大老爺,口口相傳海瑞的故事。

海瑞得罪的都不是一般的人。有一次,東南第一大人物浙江總胡宗憲的兒子經過淳安縣,胡公子呢,原本指望一路吃喝玩樂都有人買單接待,順便再收點土特產禮品啊零花錢啊,畢竟他以往就是這麼幹的。可是他這次遇到的可是海瑞啊,來就來唄,一樣的粗茶淡飯。胡公子急了,你不知道我爹是誰嗎?你就給我吃這個?把招待的人給打了。海瑞也急了,還反了你了,叫衙門的人把胡公子也吊打了一頓。

打完後,海瑞也不傻,他主動給胡宗憲寫了一封信,大致內容是,有人冒充你兒子在我這裏騙吃騙喝,我給打了。胡宗憲畢竟是個老謀深算的大人物,他平倭有功,是深得嘉靖帝信任的封疆大吏。自己兒子囂張在先,自己本來就理虧。這事如果自己不依不饒也沒有什麼好處。海瑞是個清官,自身節儉,民望清澈。這樣一個倔人,你招惹他幹嘛呢?!所以還是敬而遠之吧。

連胡宗憲都敢得罪,所以後來海瑞所去地方所在的官場就出現了很多有意思的現象。《萬曆十五年》中這樣寫道:

“海瑞的新職一經發表,直隸的很多地方官就自己估計到將會不能見容於這位古怪的上司,因而自動離職或請求他調。縉紳之家紛紛把朱漆大門改漆黑色,以免炫人眼光而求韜光養晦。住在蘇州的一個宦官把他的轎伕由8人減至4人。”

海瑞:明朝官場中的異類,能夠做到無慾無求 第3張

我就想,你看海瑞,他清廉、板倔,公正、迂腐。誰都說他好,但又不太願意和他交朋友,面子上還以他爲楷模。海瑞的收入幾乎不能養家,他需要自己種菜才能維持生活;因爲性格過於“一根筋”,他和同事之間幾乎沒有走動,通常的婚喪嫁娶也概不參加。在官場,別人看他難受,他卻我行我素、問心無愧。

他沒有朋友,也沒有後臺,但卻不斷地在升官。嘉靖末年,海瑞從浙江淳安縣令、江西興國縣令,一路升任爲戶部雲南司六品主事。這是進京當官了!

當了京官的海瑞並沒有什麼改變,依然一副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的形象。他又得罪了一個人,相比之下,得罪胡宗憲都不算什麼了,因爲他得罪的是嘉靖皇帝。

海瑞到了京城,見識了真正的政治黑幕和貪污腐敗後,繃不住了,義憤填膺地寫了那封著名的天下第一名疏,大罵嘉靖帝。海瑞並不愚蠢,愚蠢做不了清官,他也想到了後果,所以他提前買好了一口棺材,這是打算大不了一死。在這一刻,海瑞與這個時代的格格不入忽然都彷彿煙消雲散般地消逝了,留下的只有一個正直的,無所畏懼的人。

像所有人預料的一樣,嘉靖帝震怒,海瑞被關入詔獄,幾乎所有人都覺得他這次必死無疑。若不是太監黃錦,他真的就死了。後來海瑞坐了兩年的牢,又有人出來替他說話了,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大明首輔徐階,這個人也是個奇人,有興趣可以看看他的故事。反正他當時覺得海瑞是個人才,在有一天嘉靖帝突然又想起海瑞,暴跳如雷的時候,他又救了海瑞一命。

再後來,徐階給繼任的隆慶皇帝建議,給海瑞平反覆職,並且官升三級。於是,估計海瑞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他掛職都察院,官銜是四品御使中丞,出使撫應天府。海瑞呢,就是電視劇裏說的“八府巡按”。

出獄後的海瑞並沒有什麼改變,如果有改變,估計就是更有名了吧!他的處人待事也沒有什麼變化,無論在哪裏做官,都能做出不少讓當地官員難堪的名場面。比如官員入境,按規定有相應的高規格接待,但是海瑞呢,要麼減半執行,要麼就簡單執行。所以,他的府治,很少會有上司來視察,過境官員都繞着走。據說在他手下幹不了多久,屬官們都紛紛要求調動,請求不在他的手下工作。

海瑞:明朝官場中的異類,能夠做到無慾無求 第4張

一個人可以不通人情世故,但是中國是個人情社會,所以海瑞在官場的人際處境可想而知。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海瑞在官場徹底被孤立了。有一年趕上江蘇地區大旱,百姓春荒無糧,海瑞也着急,他想了一個“劫富濟貧”的招兒,就是讓富人放糧救災。他先是跑到溧陽,找到富裕的史太僕家,讓人家捐了三萬石糧食。隨後呢,又跑到退休的首府徐階家,讓他捐出家產救災鄉里。當時徐階有個不爭氣的兒子,所以海瑞就對徐階說如果你不認捐,就治你兒子的罪。無奈之下,徐階只好捐了幾千石的糧食。

怎麼說呢,這事讓不少人都罵海瑞是白眼狼,如果沒有徐階,你海瑞當初可是有可能要被斬的啊!如此對待自己的恩人,這不是恩將仇報嗎?所以儘管海瑞深得民心,但是官場同僚認爲這個人完全不通人情,都躲得遠遠的。海瑞在百姓心中的聲望愈高,在官場愈發受到排擠。即便是後來的明朝中晚期的中興名臣張居正,在懲處了一大批庸吏,破格提拔了一批新人的舉措下,他也不用海瑞。張居正的用人政策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他覺得,海瑞是個品行端正的好人,但並不是一個好官。他欣賞他做人的操守,但是並不認爲他有發展經濟的能力,讓百姓獲得福祉,所以棄而不用。

張居正的評價公正嗎?不盡然。畢竟一千個人眼中,有着一千個海瑞。海瑞孤立於炎涼的社會世態,孤立於潛行的官場規則。其實,從這點上來說,張居正和海瑞都是一樣的。

海瑞身歷嘉靖、隆慶、萬曆三朝。以清廉、特立獨行的品格在60多歲的時候第三次復出,兩年後,他死於任上。遺物除了自寫的詩文,一些破舊的日用品,財產只有幾兩碎銀。清貧的讓人心酸。

歷史記載,海瑞出喪的那一天,他的靈柩擡出南京城經由水路運回老家,百姓們沿途設祭,數百里不絕。我想,這樣的場面或許告訴我們,對於百姓而言,父母官最大的福祉是不是讓百姓們安心地、沒有壓迫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