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王翦的軍事能力有多出衆?既能取勝又能保存實力

王翦的軍事能力有多出衆?既能取勝又能保存實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國陝西的富平縣中,蘊藏着一位古代名將的墳墓,人們對他的陪葬品傳得神乎其神,而此人也正是戰國時期,立下赫赫功勞的秦國名將——王翦。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後人提起王翦,就不得不提到那三位,白起、李牧、廉頗,此四人被共同譽爲“戰國四大名將”。

而他們在戰爭的故事和經歷,也流傳至今。

今天的我們也許無法想象,當年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究竟有多麼地激烈。但在那個羣雄鵲起的時代中,王翦在嬴政掌權後,不斷地替他攻略城池,而嬴政也終得天下。

對於王翦而言,後世的評價中,最常提到的便是他的軍事智慧之能,在面對趙國和楚國時,王翦更是發揮到了極致。

王翦的軍事能力有多出衆?既能取勝又能保存實力

(王翦形象)

一、王翦利用“離間計”攻趙,李牧被殺害

戰爭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是靠武力去征服,還是磨破嘴皮子去勸說,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爲上等計謀。

而一個優秀的將領背後,需要有一個更優秀的帝王。

公元前247年,隨着秦莊襄王的離世,嬴政登上了歷史舞臺。秦國發奮六世,每一世都是爲了彰顯秦國霸業與統一各國而奮鬥,而秦王政更稱得上是“天選之人”。

而嬴政上臺後,一邊清除異己,一邊開始着手於對於各國逐個擊破。

在採納了李斯的建議後,各國的聯盟開始逐漸瓦解。而這時候,公元前230年,秦國趁機攻打當時正在和燕國對戰的趙國,連奪多座城池。

而趙王無奈,只好將原本在抗擊匈的大將李牧,從北方召回,和秦國對戰。公元前233年,李牧運兵帷幄,讓秦軍連吃了幾場敗仗,損失嚴重。結果到了第二年秦國又再次捲土重來,又再次落敗給李牧。

秦國明白,李牧是趙國軍隊的靈魂人物,如果要想滅趙國,必須先對李牧下手。三年後,秦滅韓,此時秦國士兵士氣高漲。而當時趙國卻碰到了大旱,國內形勢混亂,而秦國趁機出兵,由多方位進攻,而王翦正是其中一支隊伍的主將。

王翦的軍事能力有多出衆?既能取勝又能保存實力 第2張

(李牧)

趙國都城邯鄲,一時之間被多方夾擊,李牧率兵抵抗,他築壘固守,一直不與秦國起正面衝突,知道此戰不好打,於是一直避免作戰。雙方對峙了接近一年的時間,這讓秦國的軍人和後勤資源,都受到了一定的困擾。

尤其是一年多久攻不下,軍人的士氣明顯大幅降低。

李牧的消失,很重要。

而王翦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當時的趙王本身就是膽小怕事又毫無才能,更是被奸臣郭開鬨得不知天日。

於是王翦用重金誘惑郭開,讓他對趙王聲稱李牧與秦軍勾結,準備背叛趙國。而當時李牧經常避戰的行爲,讓趙王本身就起了疑慮。這一條謠言一聽就更加相信了,隨後更是連調查都不曾有,準備找人代替李牧。

而李牧心中知曉此事不簡單,並且這種關鍵時刻,他不可能離開前線,爲了守住趙國他不惜違抗趙王命令。而這一行爲讓趙王更加揣測不安,隨即暗中將李牧殺害。

王翦的軍事能力有多出衆?既能取勝又能保存實力 第3張

(秦滅趙之戰)

而整個趙軍都將李牧,看作神一般的存在,所有的將士們都有其愛護李牧。而他的死亡,也讓趙軍潰散,趙王失去了軍心,王翦率領秦軍攻佔邯鄲,沒多久趙國徹底被秦國所滅。

王翦能夠及時察覺,要滅李牧只能從趙國內部下手,隨後快速破趙,這一番行爲下來,我們也摸清了一點王翦的軍事智慧之路。

俗話說,流氓不可怕,流氓有文化纔可怕。而對於武將而言,一個能用計謀的武將就更難得了。

二、秦楚拉鋸戰,王翦拖延戰局,大破楚國

除了滅趙國這一戰,我們能夠看出他的軍事智慧之外,還有一樁戰事就不得不提到,那便是秦國滅楚。

當時嬴政決心滅楚,但是選擇誰成爲這場戰爭的將領,便成了他的難題。一邊是青年才俊李信,一邊是老將王翦。

當時李信在攻打燕國時,立下汗馬功勞。他將燕國太子丹擊殺,並且爲嬴政獻上了太子丹的人頭作爲禮物,讓他深得嬴政喜歡。而王翦更是不用多說,不論是滅燕國、趙國,王翦的功勞都不小。

王翦提出,如要要滅楚則需要六十萬的軍隊。

大家要知道戰時軍隊的後勤資源,是十分重要的。六十萬大軍,意味着幾乎要將全國的力量都投入進去,而當時的嬴政對於王翦的答案並不滿意,認爲攻打楚國何須這麼多兵馬呢?

於是又問李信,李信一合計人數,稱自己只需要二十萬便可。一邊是六十萬,一邊是二十萬,對於當時的嬴政來說,自然是選擇李信作爲統領南下攻楚。於是李信和蒙恬帶着這二十萬軍隊南下,而這邊的王翦卻對此表示,累了,想回老家了。

有人也許認爲,王翦非得要那六十萬軍隊做什麼呢?攻打楚國真的需要這麼多嗎,那王翦究竟是老了不中用了,又或者是薑還是老的辣?咱們先按下不表,往後看就知道了。

這頭李信率兵,楚國則派出了項燕作爲主將出戰,他也正是後來西楚霸王項羽的祖父。項燕自然不是吃素的,面對李信和蒙恬的兩路進攻,他且戰且退,並且故意示弱,誘敵深入。到了今天的安徽附近,項燕派兵尾隨秦軍。

隨後對秦軍從後面包夾追擊,致使秦軍大敗,甚至殺死了7個都尉,李信只能倉皇逃離。

李信的失敗,讓嬴政意識到,楚國雖然不比從前,但畢竟還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於是他親自奔赴王翦家鄉,請他作爲主將率兵出征。這一次王翦要六十萬大軍,嬴政直接大手一揮,表示拿去。

王翦的軍事能力有多出衆?既能取勝又能保存實力 第4張

(王翦)

那麼王翦究竟爲何要六十萬呢?他領着這些兵到了楚國地界,項燕這一頭領兵到了附近,作好了隨時迎戰的準備。所有人都以爲兩軍大戰一觸即發,卻沒想到王翦始終不主動出擊,還屢屢避戰,堅壁自守。

築起的城牆內,秦軍每日操練,養精蓄銳,就是不出去打仗。

襄陽不管再怎麼挑釁,他就是不出來。還在城內搞了許多運動比賽,一點都不着急的樣子。他雖然不着急,可是項燕急啊,楚國不比秦國,再和對面拖下去,楚軍的後勤就要跟不上了。

看秦軍這一頭,王翦每日都想方設法地給士兵們搞些新活動,並且非常關心每個士兵的身體狀況。吃飽喝足的秦軍,操練得更起勁了。

而王翦在等一個時機,一個等楚軍放鬆警惕後大肆進攻的時機。項燕眼看着他的四十萬軍隊每日在這裏耗着,實在是拖不下去。於是決定向東轉移路線,而這一次卻被王翦抓住了機會。

王翦瞬間派兵出擊,隨後將楚軍打得潰不成軍,隨後項燕也被王翦斬殺。而一年多後,楚王也被王翦所滅,至此楚國徹底覆滅。嬴政的統一之路,再次向前邁進。

王翦的軍事能力有多出衆?既能取勝又能保存實力 第5張

這下你知道爲什麼王翦非要六十萬了吧,一是大軍壓境,從數量上超過楚軍,便會給項燕極大的壓力。二是始終避戰,消耗對方的軍事資源和磋磨將士們的志氣,從而達到秦軍快速攻破楚軍的行爲。既不消耗自己的勢力,就和楚國硬耗。

所以這件事情,從一開始,王翦就想好了。當嬴政問他的時候,他的回答便是此意,只是當時的嬴政對此並不理解罷了。

而王翦的軍事智慧,也在這場戰鬥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三、王翦,不可多得的軍事將才

王翦可以說是整個戰國時期,都極爲優秀的軍事家。而他和他的兒子都皆爲秦國,立下極大功勞。

後世對於王翦的評價也頗高,而唐代和宋代更是直接爲他設神廟。在古代能夠立廟之人,都是對社會做出過卓越貢獻的人,而王翦推動了秦朝實現大一統的道路。

我們想想六十萬軍隊,可不是任何一個將領都能帶領的。漢代的韓信評價劉邦領兵,稱他最多隻能領十萬人。皇帝能夠操控政治,但不一定能夠操控軍隊,可想而知幾十萬的大軍的主將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夠擔任的。

王翦的軍事能力有多出衆?既能取勝又能保存實力 第6張

(王翦)

光是想想這幾十萬人的吃穿住行,以及他們的軍事操練,王翦還時常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更重要的是,這六十萬人每日不打仗,王翦還天天組織活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要掌管六十萬人,非常人所爲。

所以王翦的領兵統籌和軍事作戰能力,絕對是超一流的。而他知人善用,又心有溝壑。

不論是從武力還是智力來說,都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嬴政統一的路上,能夠得到王翦這樣的將才,一個好的君王和一個好的將領,二人聯手纔會有大於二的效果。君臣之間的相互信任,在整個古代歷史都不多見。

嬴政征戰十年,也終於在公元前221年,嬴政統一六國,國號爲秦,稱自己爲始皇帝。

一場統一影響了幾千年來的中國格局,車同軌,書同文,真正的開創了一個新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