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李陵投降匈奴是事實,爲何司馬遷卻偏愛他?

李陵投降匈奴是事實,爲何司馬遷卻偏愛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根據歷史記載,李陵年輕時也頗受漢武帝賞識,他曾經穿越匈奴腹地兩千多裏,偵察繪製地圖,駐紮在邊塞酒泉、張掖等地,教授士兵箭術提高漢軍戰鬥力。可是後來李陵投降匈奴是事實,爲何司馬遷卻偏愛他?

李陵的悲劇始於公元前99年,這年漢武帝命令李廣利率領三萬騎兵出塞,目標是天山附近的匈奴右賢王。

同時,漢武帝安排李陵負責李廣利大軍的後勤保障,李陵回京面見漢武帝。

風塵僕僕趕回來的李陵在武臺殿見到了漢武帝,恭敬地跪在地上彙報工作,李陵說自己訓練的駐邊將士要麼是荊楚勇士,要麼是奇才劍客,總之個個武藝高強。

最後,李陵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他希望漢武帝能夠批准,他帶領這支軍隊與匈奴單于正面廝殺,不要讓威武之師成爲李廣利大軍的後勤補給隊。

漢武帝一語道破李陵的小心思,他說“你是不想做下屬吧”,漢武帝對李陵解釋了自己的難處,因爲漢朝此次大規模出兵,沒有多餘的馬匹來供應戰場。

聽到漢武帝的回到,李陵當即表示不需要馬匹,願意率領五千步兵以少敵多,直搗匈奴王庭報答漢武帝知遇之恩。

李陵表現出來的精氣神深深感動漢武帝,戰場上就需要這種勇往直前的魄力和勇氣,於是同意李陵的請求,同時傳詔命令路博德在李陵進軍途中提供物資保障。

李陵將會遇到三重險,路博德就是第一道。

人們總是關注舞臺上的光芒萬丈,很難注意到幕後人員的辛勤付出,道理相通,打仗也是如此。

路博德曾經也做過漢朝伏波將軍,他也不願意作爲李陵的後勤,於是上書漢武帝試圖改變後勤將軍的職務,李陵用勇氣感染了漢武帝,路博德另闢蹊徑。

路博德從當時氣候即將進入秋季爲理由,認爲此時匈奴正是馬肥兵強的時候,不適合與匈奴開戰,建議李陵明年春天再率兵出擊,到時候必定能夠大獲全勝。

在揣摩皇帝心思上,路博德不知道是什麼段位,但是他的這番話的確給李陵造成巨大影響。

漢武帝認爲是李陵後悔當日的諾言不敢出兵,才讓路博德上書這番說辭,漢武帝對李陵的信任度直線下降,從接下來的軍事安排上可以看出來。

李陵投降匈奴是事實,爲何司馬遷卻偏愛他?

漢武帝命令路博德帶兵奔赴西河,駐守鉤營之道,然後傳令李陵必須在九月份出兵,對行軍部署也有具體要求,途中遇到情況要及時快馬報告。

此外,司馬遷在史記中還記載漢武帝的另一個要求,“所與博德言者何,具以書對”,也就是說讓李陵坦白和路博德的聊天內容,由此足見漢武帝對李陵已經產生很大的懷疑。

在浚稽山,匈奴單于帶領三萬兵馬將李陵包圍,李陵不僅在數量上有劣勢,而且在兵種上也是步兵對抗騎兵。

在劣勢情況下,李陵展現出極好的軍事素養,藉助地形構建有利的防禦陣地,多次擊退匈奴,斬殺敵軍上千人

匈奴單于見狀大驚,命令左右賢王來支援,匈奴大軍迅速增加到八萬騎兵,李陵被迫選擇向南有序撤退。

在這個過程中,李陵指揮有方,因爲有很多士兵受傷,李陵讓受傷三處以上的士兵坐車,兩處受傷的駕車,一處受傷的士兵繼續與匈奴作戰。

此外,李陵發現近幾天士兵們的戰鬥士氣沒有之前高漲,他懷疑軍中有女人,經過搜查發現真的有女子,這些人是流放邊塞的盜賊的妻女。

李陵將這些女眷全部當衆斬首,第二天李陵部隊的戰鬥力直線飆升,斬殺匈奴三千人。

李陵投降匈奴是事實,爲何司馬遷卻偏愛他? 第2張

李陵軍中有位斥候叫管敢,他將是李陵的第二道險。

匈奴始終不能徹底擊敗李陵軍隊,單于正準備下令撤退的時候,管敢來到單于大營,將李陵箭矢將盡的底牌交代地一清二楚,同時向單于獻計攻破李陵的軍隊佈防,李陵果然大敗。

管敢爲什麼要投降匈奴呢?

他觸犯軍紀被校尉懲罰,感覺受到凌辱,憤怒之下投降匈奴。管敢的投降對李陵來說是不可預見的,卻帶來滅頂之災。

距離漢朝邊塞只有百里的地方,李陵精疲力盡,再也堅持不住了,他無奈選擇投降匈奴,李陵的部下活着回到漢朝的只有400人左右。

漢武帝得到邊塞戰報,最初都以爲李陵已經戰死沙場,後來得知李陵投降匈奴,漢武帝大怒。

朝堂官員看到漢武帝對李陵不滿,紛紛落井下石,以此來迎合皇帝,這在歷朝歷代都是極爲普遍的現象。

司馬遷站出來發出不同的聲音,漢武帝則認爲司馬遷是替李陵狡辯,下獄後處以腐刑。

李陵投降匈奴是事實,爲何司馬遷卻偏愛他? 第3張

大約一年之後,漢武帝逐漸理清李陵失敗的原因是沒有後援救助,於是派遣公孫敖帶着軍隊深入匈奴腹地,試圖解救李陵。

公孫敖是李陵的第三道險,徹底斷了回家的路。

公孫敖在匈奴境內轉悠一圈,沒有見到任何匈奴軍隊,因害怕漢武帝降罪,於是謊稱打聽到李陵在幫助匈奴訓練軍隊。

漢武帝聽後震怒不止,詔令將李陵的家人全部斬首。

後來,漢朝曾經派遣使者到匈奴勸返李陵,才得知李陵是詐降,並非真正投降,只是漢武帝殺死全部家人,仇恨讓李陵不願再回到漢朝效命皇帝。

當時在匈奴的確有位練兵的漢朝將領,他的名字叫李緒,本來是漢朝邊關的守將,匈奴來攻時就投降了。

當李陵得知漢武帝將李緒誤認爲自己時,李陵派人將李緒殺掉,爲此大閼氏要處死李陵,幸虧匈奴單于偷偷將李陵藏起來,直到大閼氏死後纔回來。

李陵投降匈奴是事實,爲何司馬遷卻偏愛他? 第4張

匈奴單于對李陵非常敬重,將女兒嫁給他,還封李陵爲右校王,在匈奴擁有實際掌控權。

從人性的角度看,李陵選擇留在匈奴是合理的,漢朝雖然是母國,但殺盡家人的仇恨難以消散,匈奴卻給予極大的信任。

從忠君愛國的角度看,李陵背叛漢朝、投降匈奴,是可恥的行爲,因此被後世唾罵嫌棄。

司馬遷爲什麼對李陵給予極高的評價呢?

首先是李陵是漢朝名將李廣的孫子。

司馬遷對李廣的讚譽程度更高,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誇讚李廣的品行,爲李廣沒有被封侯感到遺憾,而李陵頗有李廣風範,這是漢武帝說的。

李陵投降匈奴是事實,爲何司馬遷卻偏愛他? 第5張

其次是李陵曾經對國家忠心耿耿。

李陵一直想在軍事上建功立業,也具備很好的軍事能力,但是由於種種不可控的因素,導致戰場失利,更爲重要的是,朝堂官員並不能客觀評價李陵,反而紛紛踩上一腳,埋沒了一位赤誠之心的將領。

最後是司馬遷對李陵的遭遇感同身受。

司馬遷是因爲李陵事件仗義執言獲罪,被處以極具侮辱性的宮刑。瞭解了李陵事件的整個過程,可以發現漢武帝在其中犯了很多錯誤,但是君王並不會承認,往往君王一怒,臣子就有不可承受的災禍,李陵家人全部被殺戮是這樣,司馬遷被處以宮刑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