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元朝竈戶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明朝沒有取消此制度?

元朝竈戶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明朝沒有取消此制度?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元朝善於攻城略地,但是不善於治國,那麼元朝竈戶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明朝沒有取消此制度?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代中期鹽法諸多弊病開始逐漸暴露出來,作爲鹽法一環的竈戶制度也受到衝擊,由此引發的諸如食鹽走私、竈民逃亡或作亂等問題層出不窮。明官府也察覺到危機,一方面頒行多項恤竈政策如賑濟竈民,寬免賦稅等,恤竈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逐漸成爲明代士人在鹽政問題上的重要共識,另一方面通過解禁餘鹽等政策補救鹽法,鹽商可以到鹽場直接與竈民交易餘鹽。

元朝竈戶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明朝沒有取消此制度?

這些措施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階級矛盾,使部分竈民得以擺脫沉重的體力勞動獲得人身自由,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竈民問題,反而加速了竈民的階層分化,使人數上佔據絕對多數的貧竈,生產資料遭到富竈剝削,勞動成果則受到官府與鹽商的雙重盤剝,爲明末鹽場秩序的徹底破壞埋下了禍根。

在朝廷“恤竈”思想的影響下,明代官員的恤竈詩創作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其中最具代表性便是彭韶的《恤竈圖八詠》,彭韶(1430—1495),字鳳儀,號從吾,莆田縣涵口(今荔城區新度鎮港利村)人。這八首詩及其序言雖是詠兩浙鹽場,卻廣泛收錄於明清時期多種鹽法志中,可見在明代已經廣爲流傳。八首詩均爲古體,主要採用鋪敘和白描的藝術手法,夾敘夾議,展現了製鹽業採薪、曬灰、煎鹽等多道工序。

元朝竈戶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明朝沒有取消此制度? 第2張

第一首《鹽場圖詩》點明主旨,起到總領的作用。“泉布充京儲,芻糧助邉餉。庶哉用物宏,生意不復暢。薪桂與炊玉,晨昏増感愴。弊屋棲寒蘆,新畬倚孤嶂。懐土思依依,承家如草創。”交代了兩浙產鹽區的地理優勢與鹽政對國家的重要作用,雖然食鹽的作用如此巨大,但開採食鹽卻使竈民承受了莫大的苦難,爲政者在享受鹽政帶來的豐厚利潤的同時,也應該關注百姓疾苦,避免過度使用民力。

元朝竈戶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明朝沒有取消此制度? 第3張

第二首到第八首這是對應作者獻圖奏疏中所寫的竈民生活困難之處,《山場圖詩》寫竈民進山砍柴,“山木非不佳,林麓非不㢋。百年生聚繁,分業薄如紙。朝夕斧斤入,菹薪茍不力,公私亦何倚。嵗嵗事辛勤,猶勝棄桑梓。”竈民不分晝夜地煎鹽需要大量木柴,因而每天都要上山砍柴,身體的辛勞還在其次,山中猛獸橫行,一不小心便會丟了性命。

沒日沒夜地勞作辛苦,如此纔可不必離開家鄉逃亡。《草蕩圖詩》寫竈民將草蕩生長的草收割打捆運往官府,草蕩是沿海積水長草,官府將草蕩分給竈民,禁止私自耕種,只能用來蓄草供煎,等到秋天霜降之時,竈民便將這些草木收割送往官府儲存,以供來年煎鹽,如此辛苦的勞動都是爲了能夠順利完成賦稅。

《淋滷圖詩》寫竈民煎鹽開始前“曬灰”的流程,“旭日明沮塲,欣茲風色競。錢鏄密如鱗,沙塗平似鏡。汲灑足灰泥,層層白相映。易地聚成堆,再淋鹹始盛。方池藉以茅,小竇暗通阱。”“沙塗”就是用來曬灰的場地,竈民用一種叫作“錢鏄”的工具清理場地以便曬灰,“汲灑”就是舀取海水灑在灰上,經過太陽暴曬後凝結爲白色的鹽花,結於灰泥表層,形成鹹灰,將鹹灰凝聚成堆,再擔入灰坑淋取滷水,把滷水再用鹹灰淋一次,使滷極鹹,“方池”即灰坑,是用來淋取滷水的場所,在坑底存放着大量茅草,可以起到過濾的作用。

灰坑底部有一個“小竇”即孔洞,孔洞處有竹管,可將過濾後的滷水引往滷井,用越冬的老蓮子可以用來其浮沉測試滷水的濃度。曬灰的工序非常依賴好天氣,一旦下雨就將前功盡棄。“曬灰”蘊含着大量樸素的科學原理,凝結着竈民的智慧。

元朝竈戶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明朝沒有取消此制度? 第4張

《煎鹽圖詩》寫製鹽過程中最爲重要和艱苦的煎鹽工序,“牢盆”是用來煎鹽的工具,在準備階段竈民要將牢盆修補與清理乾淨,因牢盆厚重難熱,便需要竈戶們各執一角,煮鹽時拼合數角成盤,分批挨次輪煎,各家準備好自家的薪草與滷水,按照次序輪到時即行生產,過時則他戶接續,煮鹽人用勺將滷水澆入牢盆,熊熊烈火在竈中燃燒,飽和滷沸騰時釋放出紅色的煙霧,隨着水汽蒸發,滷水逐漸收縮,留在鍋底的就是雪一樣潔白的鹽晶,將鹽晶收斂覈驗入庫。

煎鹽的過程異常艱苦,尤其是烈火炙烤汗如雨下,竈民感嘆至少比戍邊之人好,夫妻還能一直生活到老不必分別,不過是苦中作樂,自我寬慰。

元朝竈戶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明朝沒有取消此制度? 第5張

《徵鹽圖詩》寫總催頭目人等從竈民手中催徵鹽斤,運赴官倉稱收。“小汛風日好,大汛潮汐平。袖長應善舞,課羨易爲徵。歲歉伊誰知,寧分雨與晴。況乃逃亡多,荒額重加徵。展限諒未允,努力事餘生。”竈戶鹽產量的多少取決於天氣陰晴,但國家徵收食鹽不會在乎這些,竈戶爲了完成國家徵收的配額,不得不節衣縮食,不顧自身生計的勞動,即便如此,等到鹽官按照名冊依次唱收鹽斤,仍然發現未達到定額。

逃亡的竈民過多,官府對於逃亡竈戶的產額,竟加派到現有竈戶頭上,唯有希望國家能稍微寬限期限,好讓竈民殘餘的生命盡力而爲。如果說前面的幾首詩尚有苦中作樂的餘裕,從《徵鹽圖詩》開始則一轉而下,揭露鹽場不當的管理方法和超過了竈戶承受能力的賦稅。

元朝竈戶制度具體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明朝沒有取消此制度? 第6張

《放鹽圖詩》寫食鹽裝船後經鹽官掣鹽放行,“三邊乏儲峙,良賈勞委輸。渺渺太湖畔,盈盈東海隅。雪山壓巨浪,風帆恣所如。每資藜藿食,亦薦王侯廚。誰念味中苦,搔首空躊躇。”這首詩主要寫食鹽運輸的艱難,由於食鹽易溶於水,而運輸食鹽又不得不依賴水路,一路上的損耗巨大,鹽商們從東海出發,經由太湖水道將食鹽運往各地銷售,這才讓食鹽進入千家萬戶的廚房。小小食鹽的背後,是多少人力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