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夷陵之戰作爲劉備人生中的最後一戰 劉備是怎麼失敗的

夷陵之戰作爲劉備人生中的最後一戰 劉備是怎麼失敗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備夷陵之戰失敗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東漢三國時期,關羽大意失荊州,自己也被東吳孫權所殺。劉備對關羽的死憤恨不已,於是在稱帝以後親率大軍殺向東吳,要給二弟報仇雪恨,即吳蜀夷陵之戰。這是劉備人生中的最後一戰,最後的結局大家也都很清楚:劉備在陸遜的火攻之下慘敗而歸,“遺恨失吞吳”(杜甫詩句),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含恨而終,令不少人唏噓不已。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夷陵之戰時,劉備爲什麼會失敗。

一、吳蜀兩軍實力相差不大

很多人對吳蜀夷陵之戰的印象,往往來自於《三國演義》:七十五萬蜀軍大舉伐吳,給大家塑造出了蜀強吳弱的感覺。但是這並不符合歷史。羅貫中可能是想給劉備塑造出君王征討天下的這種感覺,於是送給了劉備這麼多軍隊。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上,東征的蜀軍遠遠沒有那麼多。

夷陵之戰作爲劉備人生中的最後一戰 劉備是怎麼失敗的

根據《傅介子》一書記載,吳軍在夷陵之戰中消滅了蜀軍八萬人,劉備幾乎全軍覆沒。這麼推算的話,劉備帶領的部隊,人數應該是在十萬左右,而且還得分兵防備魏軍。吳軍一方,孫權撥給了陸遜五萬軍隊。除此之外,步騭的手下,也有一萬吳軍。這就是說,迎戰蜀軍的吳軍,大約是在六萬人左右。由此可見,吳蜀兩軍的實力差異,遠遠沒有《三國演義》中渲染的那麼大。

二、吳軍主場作戰,蜀軍客場作戰

吳蜀夷陵之戰前沒多久,荊州確實由蜀漢控制。但是東吳呂蒙攻入荊州以後,下令嚴明軍紀,不要侵擾百姓。而孫權也任用荊州的人才(如潘濬)。這麼一來,荊州的人心,反而倒向了東吳那一邊。對於吳軍而言,此時也具有了主場作戰的優勢。

反觀蜀漢,雖然荊州是蜀漢的故土,但是先前駐紮在荊州的關羽荊州軍團已經全軍覆沒,劉備東征的蜀軍主要以益州士兵構成。這麼一來,蜀軍出征荊州,反倒成了客場作戰。這也構成了對東吳的優勢與對蜀漢的劣勢。劉備出征以後,荊州地區也並沒有一呼百應,反吳附蜀,說明東吳在安撫新領土民心方面的相關工作做得還是挺不錯的,給自己增添了一分優勢。

三、東吳外交工作比蜀漢做得好

三國之中,兩個國家交戰,第三個國家的舉動往往就很重要了。我們不妨看看,吳蜀雙方此時對待曹魏的態度,分別是怎麼樣的。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漢賊不兩立”這五個字。但是在關羽死後,劉備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他對孫權的恨,超過了對曹操的恨。(《三國演義》也有體現。)於是劉備也試圖改善與魏國的關係。

夷陵之戰作爲劉備人生中的最後一戰 劉備是怎麼失敗的 第2張

大家知道曹劉是死敵,但是可能不一定聽說過,曹操病逝以後,劉備曾經派使者出使魏國,弔唁曹操。劉備這麼做,是爲了向曹丕示好:你父親去世了,我派人來弔唁,我是很有善意的。這樣,蜀漢就可以專心對付東吳了。但是劉備卻聽說了另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曹丕廢漢自立。這下子,劉備和曹丕也就沒有了和解的可能。蜀漢試圖與曹魏修好的努力,以失敗告終。

孫權這邊呢?蜀軍一出征,孫權很快寫信給曹丕,上表稱臣。魏文帝曹丕同意了,冊封孫權爲吳王。魏軍確實沒有前來援吳抗蜀,但是孫權估計也沒指望魏軍真來。在孫權看來,只要在吳蜀交戰時,魏國不背後捅刀子,就算成功。很顯然,孫權達到了他的目的。在對待曹魏方面,東吳更勝一籌。

四、蜀漢軍中無人

劉備出兵時,軍中實際上沒有多少人才。武將裏面,關羽張飛死了。馬超魏延在漢中防備曹魏,無法隨行。《三國演義》裏黃忠參與了這場大戰,但這是因爲羅貫中想給老將軍一個馬革裹屍的結局。

夷陵之戰作爲劉備人生中的最後一戰 劉備是怎麼失敗的 第3張

真實的歷史上,黃忠在戰前就已經去世了。趙雲反對劉備伐吳,劉備很不高興,乾脆就不帶他了。文臣裏面,諸葛亮必須留守成都,法正也死了。也就是說,劉備出征的時候,我們認識的那些大佬,一個都沒有參戰。這麼一來,劉備的勝算無疑大打折扣。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開戰之初,諸多條件就已經對蜀軍不利,蜀軍想戰勝吳軍,困難重重。最後陸遜一把火,劉備畢生心血毀於一旦,因此一病不起,託孤白帝,含恨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