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相比 兩者誰的影響更大

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相比 兩者誰的影響更大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宋江起義方臘起義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北宋末年,朝政腐敗、民不聊生,各地起義此起彼伏,而其中最爲人所熟知的,便是宋江起義和方臘起義。然而,由於《水滸傳》的影響,大部分人對於宋江起義更爲熟悉,甚至認爲宋江起義的影響力要比方臘起義更大,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相比 兩者誰的影響更大

宋江起義:宣和元年(1119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

北宋末年,朝廷爲了解決財政困難,遂將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歸“公有”,對入湖捕魚、採藕、割蒲的百姓根據船隻大小收取重稅,並對違禁者以盜賊論處。然而,本就貧苦的百姓哪裏承受的起稅賦,靠水吃水的百姓生活無着,對朝廷的不滿開始集聚到了極點。

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等三十六人佔據梁山泊,招募義軍,正式宣告起義,並隨即率兵攻打河朔、京東東路,“橫行河朔、東京,官兵數萬,無敢抗者”,後又轉戰於青、齊至濮州一帶,先後攻陷十餘郡城池,懲治貪官,殺富濟貧,聲勢日盛。

同年十二月初二,宋徽宗趙佶接到起義的消息,在亳州知州侯蒙的建議下,採取“赦過招降”之策,派人前往詔安,但並未成功,於是派歙州知州曾孝蘊率軍征討。宋江則避敵鋒芒,率起義軍自青州南下沂州,與官軍周旋一年有餘。

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相比 兩者誰的影響更大 第2張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率領義軍攻取淮陽後,從沭陽乘船進抵海州(今連雲港)。海州知州張叔夜派遣探馬探知義軍動向,在得知宋江以十餘條鉅舟直趨海濱後,遂招募精銳士兵一千餘人在近城處設伏,另派小股部隊踞海誘戰。

同年五月,宋江果然率兵登岸來攻,結果遭到張叔夜的伏擊,戰敗的同時,船隻也被焚燬,退路斷絕之下,宋江等人遂戰敗被俘,起義就此被鎮壓。宋江戰敗接受詔安之後,是否參與平定方臘起義的戰鬥,目前史學界仍有爭論。

事實上,兩宋曾爆發過大大小小數百次農民起義,宋江起義其實只是其中規模和影響力較小的一次,其之所以爲人所熟知,主要源於南宋的《宣和遺事》和明朝的《水滸傳》,而我們所熟知的故事,其實是經過演義和虛構之後的。

方臘起義:宣和二年(1120年)至宣和四年(1122年)

從政和元年(1111年)開始,東南地區便深受“花石綱”之害,老百姓深受剝削壓迫,反抗情緒日益高漲,方臘則趁機暗中組織發展勢力。

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相比 兩者誰的影響更大 第3張

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初九,方臘假託“得天符牒”,率領農民軍發動起義,自稱聖公,建元永樂,設置官吏將帥,以頭巾區別等級,頭扎紅巾等各色頭巾作爲標誌,建立農民政權。不到十天時間,義軍便發展至數萬人。

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方臘義軍在青溪縣息坑全殲兩浙路常駐官軍五千人,兵馬都監察顏坦被殺,隨後,乘勝進取青溪縣,俘獲縣尉翁開。此後,又先後攻克睦州、壽昌、分水、桐廬、遂安、歙州、富陽、新城等地,直逼杭州。

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起義軍攻入杭州,殺死兩浙路制置使陳建、廉訪使趙約,知州趙霆逃走。與此同時,蘇州石生,湖州歸安縣陸行兒,婺州蘭溪縣朱言、吳邦,永康縣陳十四,處州縉雲縣霍成富、陳箍桶等紛紛領導當地農民參加起義。而台州仙居縣呂師囊,越州剡縣裘日新,衢州鄭魔王等也領導當地摩尼教祕密組織起兵響應。湖、常、秀等州農民,也“結集徒衆”,準備攻打州縣。

眼看起義規模越來越大,宋廷一面停運花石綱,並罷黜朱勔父子兄弟的官職,意圖熄滅百姓怒火;另一面則派童貫任江、淮、荊、浙等路宣撫使,譚稹任兩浙路制置使,調集京畿的禁軍和陝西六路蕃、漢兵十五萬,南下鎮壓起義。

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相比 兩者誰的影響更大 第4張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方臘北伐失敗之後,宋軍包圍杭州,義軍歷經苦戰,終因糧盡援絕被迫撤出杭州。至四月,義軍形勢急轉直下,同月二十四日,宋軍發動總攻,義軍七萬餘人壯烈犧牲,方臘及其妻邵氏、兒子方亳、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力竭被俘,押往汴京後被殺。方臘被俘之後,義軍各部仍然堅持抵抗,直到宣和四年(1122年)三月,才完全被宋軍鎮壓下去。

如上所述,宋江起義和方臘起義雖然均持續了三年左右的時間,但就規模和影響力來說,無疑方臘起義更爲巨大。宋江起義雖然輻射範圍也較大,但始終沒能建立起穩固的根基,更像是流寇一般四處遊蕩,結果最終被地方部隊剿滅;而方臘起義最鼎盛時期,則建立了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縣在內的政權,對宋廷形成了巨大威脅,以至於朝廷不得不抽調十五萬大軍前往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