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後世是如何評價王安石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是如何評價王安石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考中進士。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爲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王安石鬱然病逝於鐘山,享年六十六歲。累贈爲太傅、舒王,諡號“文”,世稱王文公。

後世是如何評價王安石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評價

韓琦:安石爲翰林學士則有餘,處輔弼之地則不可。

曾公亮:上與介甫如一人,此乃天也。

唐介:安石好學而泥古,故論議迂闊,若使爲政,必多所變更。安石果用,天下必困擾。

曾鞏:鞏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稱其文。

司馬光:人言安石奸邪,則毀之太過;但不曉事,又執拗耳。

黃庭堅:餘嘗熟觀其(王安石)風度,真視富貴如浮雲,不溺於財利酒色,一世之偉人也。

楊時:今日之禍(金人圍京城,勤王之兵四集),實安石有以啓之。

朱熹:以文章節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經濟爲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爲,庶幾復見二帝三皇之盛。而安石汲汲以財利兵革爲先務,引用奸邪,排擯忠直,躁迫強戾,使天下之人,囂然喪其樂生之心。卒之羣奸嗣虐,流毒四海,至於崇寧、宣和之際,而禍亂極矣。

陸九淵:公疇昔之學問,熙甯之事業,舉不遁乎使還之書。而排公者,或謂容悅,或謂迎合,或謂變其所守,或謂乖其所學,是尚得爲知公者乎?英邁特往,不屑於流俗聲色利達之習,介然無毫毛得以入於其心,潔白之操,寒於冰霜,公之質也。掃俗學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術必爲孔孟,勳績必爲伊周,公之志也。不期人之知,而聲光燁奕,一時鉅公名賢,爲之左次,公之得此,豈偶然哉。

朱光庭:昔王安石當國,惟以破壞祖宗法度爲事,每於言路,多置私人,持寵養交,寖成大弊。

嚴有禧:惟王莽、王安石、賈似道三人力任爲必可行,而皆以擾民致亂。

後世是如何評價王安石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2張

軼事典故

拗相公

明末馮夢龍纂輯的《警世通言》,有《拗相公飲恨半山堂》,寫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事。王安石告老還鄉時,沿途所見所聞,都是百姓對變法的不滿和怨憤,因之抑鬱、悔恨而逝。文中寫道:“因他性子執拗,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呼爲‘拗相公’。”

三不足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話並不是王安石所說,卻符合他的思想,因此,一般都將它歸到王安石名下。“天變不足畏”指的是對自然界的災異不必畏懼;“祖宗不足法”是指對前人制定的法規制度不應盲目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對流言蜚語無需顧慮。後世對這三句話多加褒獎,認爲它表達了一位改革家無所畏懼的精神態度。王安石正是以這種精神毅力來頂住一切壓力、排除一切阻力,堅定不移推行新法的。

清廉樸素

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媳婦家的親戚蕭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訪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請他吃飯。第二天,蕭氏子穿盛裝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會用盛宴招待他。過了中午,他覺得很餓,可是又不敢就這樣離開。又過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餚都沒準備。蕭公子心裏覺得很奇怪,喝了幾杯酒,才上了兩塊胡餅,再上了四份切成塊的肉,上飯後,旁邊只安置了菜羹罷了。蕭氏子很驕橫放縱,只吃胡餅中間的一小部分,把四邊都留下。王安石就把剩下的餅拿過來吃了,那個蕭公子很慚愧地告辭了。

後世是如何評價王安石的?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3張

不邇聲色

王安石任知制誥時,王安石的妻子吳氏,給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問:“你是誰?”女子說自己是“家欠官債、被迫賣身”而來。王安石聽罷,不僅沒收她爲妾,還送錢給她,幫助她還清官債,使其夫婦破鏡重圓。

有人告訴王安石的夫人,說她丈夫喜歡吃鹿肉絲。在吃飯時他不吃別的菜,只把那盤鹿肉絲吃光了。夫人問,你們把鹿肉絲擺在了什麼地方?大家說,擺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調換了一下,鹿肉絲放得離他最遠。結果,人們才發現,王安石只吃離他近的菜,桌子上照常擺着鹿肉絲,他竟完全不知道。

千錘百煉

王安石作詩《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寫作“春風又到江南岸”,覺得不好,後來改爲“過”字,讀了幾遍,又嫌不好;又改爲“入”字,然後又改爲“滿”字,換了十多個字,最後才確定爲“綠”字,即“春風又綠江南岸”。

囚首喪面

王安石不注意自己的飲食和儀表,衣裳骯髒,鬚髮紛亂,儀表邋遢,王安石的這些惡習衆所周知。蘇洵曾經描述王安石說:“衣臣虜之衣,食犬憊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

慶曆五年(1045年)三月,韓琦任揚州知府,王安石爲籤判,成了韓琦的幕僚。王安石經常通宵達旦地讀書,因此當差的時候時多來不及洗漱裝扮。韓琦以爲王安石夜夜尋歡作樂,就勸他不可荒廢讀書。王安石也不辯解,只是說韓公不能知我,後來韓琦才發現王安石非常有才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