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歷史上我國哪十二條河流最容易被人讀錯?

歷史上我國哪十二條河流最容易被人讀錯?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往往很多字在應用於地名、人名時候,往往與平時不同,這也是不識或者犯錯的地方。偶然讀到的,重新整理一下,選擇一些容易讀錯的河流,當做一小節學習或者考題。

一、洹(huán)河。這個得排到第一,因爲我對它太熟悉了,回到家裏都叫它安陽河,是安陽境內一條古老而重要的河流。古稱洹水,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戊子貞,其咬於洹泉”的字名,可見洹河被文字記載,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洹水全長約170公里,入衛河後向北流去,最後匯入海河,從天津入海。

二、瀑(bào)河。 河北有兩條河流均叫瀑河。一條是保定市瀑河又名雹河、鮑河,在河北省境中部,因源短坡陡流急,洪水暴漲暴落而得名。發源於易縣狼牙山東麓,向東南流至徐水縣滾水壩,分南、北瀑河。屬於大清河支流。

第二條是承德市瀑河,灤河的主要支流之一。遼代時稱“陷河”,而“陷河”之名,即因瀑河兩岸的“陷泉”而名。瀑河又名寬河、豹河。《明史·地理志》載:寬河守禦千戶所“東南有寬河,一名豹河,下流經遷安縣西北,又東合於灤河”。

三、渦(guō)河。淮河第二大支流。發源於河南省尉氏縣,東南流經開封、通許、扶溝、太康、鹿邑和安徽省毫州、渦陽、蒙城,於懷遠縣城附近注入淮河。長423公里,流域面積1.59萬平方公里。渦河歷來是豫、皖間水運要道。古稱濄水,傳說中此水是由過一場(過)錯造成的河,又因太上老子的“煉丹神鍋”鎮入此水,又稱此水爲渦河(渦音guo,諧意有“煉丹神鍋”的河)。

歷史上我國哪十二條河流最容易被人讀錯?

四、洨(xiáo)河。發源於鹿泉市五峯山的溪流,流經石家莊市的鹿泉市、欒城縣、趙縣、寧晉縣,全長85公里,最早的記載見於盛唐。這條洨河滋潤着1600多平方公里的田疇沃野。洨河最爲引人耳目的是世界聞名的趙州橋橫跨其上,不過很多地方包括課本之中,在提到趙州橋的時候,把這條歷經滄桑的河流稱爲淆河。

歷史上我國哪十二條河流最容易被人讀錯? 第2張

五、涪(fú)江。是嘉陵江的支流,發源於四川省松潘縣與九寨溝縣之間的岷山主峯雪寶頂,涪江南流經平武縣、江油市西南部,綿陽市、三臺縣、射洪縣、遂寧市等區域,在重慶市合川市市區匯入嘉陵江。全長700千米,流域面積3.64萬平方千米。愛吃榨菜的估計跟這個字很熟。

六、邕(yōng)江。是鬱江自西向東流經南寧市及邕寧區河段的別稱,上起江西鄉宋村的左、右江匯合點,下止邕寧區與橫縣交界的六景鄉道莊村。全長133.8公里,上游總集水面積73728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292立方米/秒。水量充沛,具有較強的自淨能力。邕江是南寧市的母親河,所以“邕”也是南寧的簡稱。另外南陽市的一條內河,因爲《爾雅.釋水》有“邕反入”解,即白河水決出有還入者,故名“邕河”。

七、淦(gàn)河。湖北咸寧境內,是咸寧境內三大水系之一,從大幕山南麓出發,河牀上橫跨橋樑50餘座,其中古代廊橋就有8座。因流經湖北咸寧永安鎮南面金山而得名。據史料記載,清光緒八年《咸寧縣誌》雲:“淦,《文》從金從水,以邑有金山而河水經焉,故名。”淦水全長120公里,發源於大幕山脈通山縣萬家鄉,河水流經溫泉咸寧,穿斧頭湖,曆法泗洲,越金水閘,匯入長江。另有淦水,在江西省境內。源出清江縣東南離山,北流經紫淦山入贛江。

八、滹沱(hū tuó) 河。亦作"滹沲"河,發源于山西省繁峙縣泰戲山孤山村一帶,向西南流經恆山與五臺山之間,至界河折向東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東流至河北省獻縣臧橋與子牙河另一支流滏陽河相會入海。全長587公里,流域面積2.73萬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陽武河、雲中河、牧馬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滏(fǔ)陽河。源出河北省磁縣西北石鼓山,《山海經》就有“滏水出焉”。

歷史上我國哪十二條河流最容易被人讀錯? 第3張

九、泃(jū)河。形成較早,很早就有文獻記載。形成較早,春秋戰國時期即有泃水的記載: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齊師反燕,戰於泃水,齊師遁”(《竹書紀年》)。發源於河北省興隆縣將軍關外的芧山、青灰嶺,流經薊縣、平谷縣、三河縣故城(泃城),由三河縣橋頭村南進入寶坻縣境之西四莊村北,而後沿薊縣、寶坻區界向東流至張古莊與州河相匯(下稱薊運河)。全長206公里,流域面積1712平方公里。

歷史上我國哪十二條河流最容易被人讀錯? 第4張

十、溳(yún)水。亦曰府河,即清發水,左傳“吳敗楚於柏舉,從之及於清發”是也。位於湖北省境內,漢江支流,屬洞庭湖水系,發源於大別山麓的大洪山。溳水是漢水東面最大的一條支流,流經隨州、安陸(溳水流經安陸段稱府河)、雲夢,至應城與雲夢交界的蝦咀分流,西支經漢川北部至新溝注入漢水,東支由雲夢入孝感之澴河至武漢諶家嘰注入長江。

十一、嬀(guī)水。嬀水原是山西省永濟縣境內的一條古水,發源於今山西省永濟市南部歷山,向西流入黃河。在今山西省永濟縣蒲州老城南,即今永濟西北的涑水河。《說文解字》對“嬀”的解釋是“嬀”者,從女,從爲。女者,堯的女兒,舜的妻子;爲者,以手牽象,象服於人。所以,最初的嬀字,形似女子手牽大象。另有北京延慶嬀水河(嬀河),位於延慶縣八達嶺以北十餘公里處,它源自羣峯環繞的松山自然保護區,東穿龍慶峽宛轉出山,至金牛山西折,經嬀川繞康西草原流入官廳湖,迤儷百餘華里。位於北京延慶縣八達嶺以北十餘公里處,它源自羣峯環繞的松山自然保護區,東穿龍慶峽宛轉出山,至金牛山西折,經嬀川繞康西草原流入官廳湖。早在1500年前,北魏酈道元曾親臨勘察,並在《水經注》記述。

十二、洧(wěi)水。河南省古洧水,即今雙洎(jì)河,是中國最古老的河流之一。它源出河南登封市北的陽城山,在新密境內與溱水匯流,再向東流經新鄭、尉氏等地,最後經鄢陵、扶溝、西華縣境而合於潁水。相傳此河無名,黃帝在自己部落有熊氏的“有”前加三點水取名。北宋時引洧水經鄢陵﹑扶溝兩縣北東匯蔡河,元時改入賈魯河。明時又名雙洎河。

歷史上我國哪十二條河流最容易被人讀錯? 第5張

《詩經?溱洧》中就有有“溱與洧,方渙渙兮。…洧之外,洵訏且樂。…溱與洧,瀏其清矣。…洧之外,洵訏且樂。…”溱(zhēn)水,古水名,它源於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鎮,與洧水在交流寨村會流。

歷史上我國哪十二條河流最容易被人讀錯? 第6張

西漢時期,桑欽《水經》中《溱水篇》:“溱水出鄭縣西北平地,東過其縣北,又東南過其縣東,又南入於洧水。”陝西省古有洧水,在今陝西省延長縣一帶。此水中有石油成分可以燃燒。 江蘇省舊洧水,原在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後被填。現在其就地築有洧水農貿市場。詩中那條涌動着無限風流與浪漫的洧水,至今仍在。更多資訊請關注鄉土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