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資訊列表 > 

相關古文的歷史知識

唐宋古文運動: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由韓愈最先提出

唐宋古文運動: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由韓愈最先提出

唐宋古文運動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因涉及文學的思想內容,所以兼有思想運動和社會運動的性質。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古文”這一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
2021-01-18
文人方苞自幼就能對詩 是清代桐城古文派鼻祖

文人方苞自幼就能對詩 是清代桐城古文派鼻祖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這是清朝乾隆年間世人對桐城文章的讚譽。桐城派,又稱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劉大魁、姚鼐均系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是清代文壇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參與作家之眾、播布地域之......
2022-03-31
《借竹樓記》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借竹樓記》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原文】龍山子既結樓於宅東北,稍並其鄰之竹,以著書樂道,集交遊燕笑於其中,而自題曰“借竹樓”。方蟬子往問之,龍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於此也,則買鄰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則借鄰之竹而樓之。如是而已。”方蟬子往問之,......
2020-12-19
唐代古文賞析之小石潭記,該篇古文描寫了什麼景象?

唐代古文賞析之小石潭記,該篇古文描寫了什麼景象?

小石潭記,唐代柳宗元,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2020-11-25
《黠鼠賦》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黠鼠賦》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原文】蘇子夜坐,有鼠方齧。拊床而止之,既止復作。使童子燭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聲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童子驚曰:“是方齧也,而遽死也?向為何聲,豈其鬼耶?”覆......
2021-03-06
《養蘭說》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養蘭說》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原文】會稽多蘭,而閩產者貴。養之之法,喜潤而忌溼,喜燥而畏日,喜風而避寒,如富家小兒女,特多型難奉。予舊嘗聞之,曰他花皆嗜穢而溉,閩蘭獨用茗汁,以為草樹清香無如蘭味,潔者無如茗氣,類相合宜也。休園中有蘭二盆,溉之如法,然葉日......
2020-12-19
元定宗貴由的第三皇后海迷失後簡介 她在古文上的記載是什麼樣的

元定宗貴由的第三皇后海迷失後簡介 她在古文上的記載是什麼樣的

海迷失後(?-1252年),斡兀立氏,名海迷失,元定宗貴由的第三皇后。公元1248年貴由汗卒,海迷失在拔都等諸王擁立下垂簾聽政,稱制三年。在她統治期間,諸王爭權,連遭天災,國內一片混亂,1251年7月蒙哥(元憲宗)被推舉為大汗。海迷失因......
2013-11-01
古文中的“跳槽”:最初竟指男女愛情喜新厭舊

古文中的“跳槽”:最初竟指男女愛情喜新厭舊

當今常用於口語的“跳槽”,不能單從字面上來理解。這個詞語的來源,明代楊慎在《楊慎詩話》裡有解:“魏明帝初為王時,納虞氏為妃,及即位,毛氏有寵而黜虞氏,卞太后慰勉之,虞氏曰:‘曹氏自好立賤,未有能以令終,殆必由此亡國矣。’其......
2022-05-24
宋代古文賞析之孫權勸學,該篇古文描繪了什麼場景?

宋代古文賞析之孫權勸學,該篇古文描繪了什麼場景?

孫權勸學,宋代司馬光,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2020-11-24
南北朝古文賞析之陳太丘與友期行,該篇古文描繪了什麼場景?

南北朝古文賞析之陳太丘與友期行,該篇古文描繪了什麼場景?

陳太丘與友期行,南北朝劉義慶,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2020-11-24
《前赤壁賦》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前赤壁賦》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
2021-03-04
劉歆是西漢古文經學的真正開創者,為何後世的評價卻頗有爭議?

劉歆是西漢古文經學的真正開創者,為何後世的評價卻頗有爭議?

劉歆(約公元前四六年至公元后二三年)字子駿,漢哀帝時為應誠緯而改名秀,字穎叔。劉向少子,西漢皇族,沛(今江蘇沛縣)人。西漢著名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西漢古文經學的真正開創者。是中國儒學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也是頗有......
2020-10-21
《古文觀止》中的9句經典名言 每句都很勵志!

《古文觀止》中的9句經典名言 每句都很勵志!

《古文觀止》是古人編寫的一本啟蒙讀物,其中不乏陶淵明、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名家的大作,《左傳》、《史記》、《戰國策》中的經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今天選取《古文觀止》裡的9句名言,大家讀讀看。1、閒靜少言......
2017-11-14
通篇只有一個讀音的中國古文!老祖宗忒狠了!

通篇只有一個讀音的中國古文!老祖宗忒狠了!

不管你說何種語言,像這樣的文章只能讚歎,不能模仿,就佩服中國老祖宗吧,不得不說中文真是華麗的變態,只用一個發音來敘述一件事,除了中文,怕是再無其他語言能做到了。再次宣告一下,每個語言都是美麗而獨特的,但是對於國內現在......
2022-05-31
《愚公移山》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愚公移山》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
2021-03-06
歷史上的今文經與古文經之爭是怎麼回事?

歷史上的今文經與古文經之爭是怎麼回事?

今古文經之爭是漢代始興的儒學內部的一場派系鬥爭。作為學術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學術流派之爭也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耐人尋味的是,經今古文之爭卻是曠日持久,自漢代起一直波及到漢代末年。且其範圍也遠遠超出了學術......
2018-05-24
清代姚鼐選編:《古文辭類纂》的原文及其翻譯

清代姚鼐選編:《古文辭類纂》的原文及其翻譯

《古文辭類纂》是清代姚鼐選編。所選文章,以“唐宋八大家”之作為主;其前選入戰國、秦漢的部分作品,其後選入明代歸有光、清代方苞、劉大櫆的作品,中間選入少數元結、李翱、張載、晁補之的作品。魏晉六朝之作,只在辭賦類......
2020-08-06
《會心集》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會心集》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原文】敘(1)陳正甫《會心集》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雖善說者不能下一語,唯會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於是有辨說書畫、涉獵古董以為清,寄意玄虛、脫跡塵紛以為遠,又......
2020-12-19
《前出師表》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前出師表》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原文】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
2021-03-05
《愛蓮說》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愛蓮說》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原文】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甚愛一作:盛愛)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