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古代戰役 > 霍姆爾戰役的詳細戰鬥經過是怎樣?最後結果如何

霍姆爾戰役的詳細戰鬥經過是怎樣?最後結果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遵照元首的命令,阿尼姆指揮第39裝甲軍主力部隊在霍姆爾西南不遠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刺蝟”陣地,並計劃保持住一條能與霍姆爾鎮中的“舍雷爾戰鬥羣”進行直接接觸的陸地通道。定期組織武裝運輸隊爲他們送去包括食物、彈藥、服裝和馬匹飼料在內的補給。但實際上只有第一支派出的武裝運輸隊到達並返回,在這支武裝運輸隊安然回到第39裝甲軍“刺蝟”陣地的一個小時後,蘇軍的滑雪部隊就封鎖了第39裝甲軍主力部隊與霍姆爾之間的道路,鎮中的守軍現在完全出於包圍之中了。得知這消息後阿尼姆將軍焦急萬分,雖然自己還立足未穩,但他仍然決定以及派兵前往支援舍雷爾和他的部下,一支全副武裝的戰鬥羣馬上被組織起來,展開對包圍霍姆爾的蘇軍的進攻。由於坦克和裝甲車都無法在冰封的道路上前進,只有德國步兵在齊腰深的雪地裏艱難跋涉殺向敵人,可想而知這樣的進攻收穫甚微。阿尼姆將軍深深的爲守在霍姆爾的部隊被包圍感到痛苦不已,儘管他此時仍然相信這只是一次短暫的被孤立,可此時他也沒有想到這次包圍從現在開始一直持續了105個日夜,“舍雷爾戰鬥羣”從此對外的唯一聯繫只能通過無線電進行了!

在鎮中,舍雷爾准將迅速清查了一遍自己所面臨的局面。目前他手下有限的人員能控制的最大區域面積約爲2平方公里,缺乏天然的保護,完全處於蘇軍的炮火覆蓋範圍之內。在與第39裝甲軍的陸地聯繫被切斷後,目前他的戰鬥羣只能依靠空軍進行補給,而空投落點的不準確又使得大量的物資落到了俄國人手中。爲了增加一種除了空投之外的補給辦法,舍雷爾決定立即修建一條簡易跑道供運輸機起降。由於包圍圈的面積太過狹小,跑道只能選在鎮子西北部外圍開工,這裏位於兩軍之間的“無人區”,長度約1000米,寬地僅爲25米。

由於蘇軍的包圍圈與跑道距離十分接近,而飛機要在此降落的話就一定要低空穿過敵軍陣地上空,目標巨大而且速度緩慢的“容克大嬸”着實成爲蘇軍的好靶子,第一批在此降落德國空軍運輸機馬上就引起了敵人的注意,因此降落的飛機遭到了嚴重的損失,這條跑道幾乎變成了Ju52的墓地。結果在戰役初期前往霍姆爾起降的91架Ju52運輸機中,有27架在行動中損毀,損失率接近30%。空軍飛行員將每次向“舍雷爾戰鬥羣”運去補給運出傷員的飛行看作一種挑戰,因爲這麼做無異於闖入鬼門關。

舉個例子說明當時戰鬥的激烈和運輸機部隊的勇敢:在1942年2月中旬,空軍派出7架Ju52將一個連的德軍增援部隊運進包圍圈內,他們的任務是,放下部隊,然後再放上傷員起飛離開。所有運輸機在降落過程中都遭到了蘇軍防空炮火的猛烈打擊,其中有5架由於嚴重損壞無法起飛再返回原來基地。如此高昂的代價實在令人難以忍受,德國空軍後來被迫改變了戰術,暫時還是繼續使用原來空投補給箱的方式對“舍雷爾戰鬥羣”進行補給,他們此時每天大約需要60個補給箱的補給物資。

霍姆爾於1月21日被合圍之後,蘇軍第33步兵師就馬上進行了幾次小規模的試探進攻,並佔據了鎮內西部的一部分地區,但卻無法一鼓作氣渡過洛瓦季河。這幾次小規模的進攻最主要的是探明此地守軍的抵抗決心及計算防守者的獲利情況,通過試探得知,別包圍的這股德軍雖然規模很小,但卻不會輕易放棄,使得他們非得動用重炮和坦克強攻才能達到目的。因此第一輪的猛攻在1月23日正式展開。此時蘇軍第33步兵師得到了第146獨立坦克營(2輛T-34、11輛T-60和3輛火箭炮)的支援,首先在霍姆爾西面發動了坦克攻勢,但被德軍擊退。接着又從東面發動攻擊,然後又轉向北面,最後從南面而來。在坦克進攻的同時,蘇軍炮兵還向鎮內傾瀉着密集的炮火,這樣做是爲了達到另一個目的,那就是要將德國人隱蔽及避寒用的房屋通通砸碎,因爲馬卡傑夫大校認爲如果將這些房屋摧毀後,德軍很快就會因爲沒用隱蔽處而投降

霍姆爾戰役的詳細戰鬥經過是怎樣?最後結果如何

對所有武器進行清點以後,舍雷爾手下的軍官們發現他們手中居然連一門反坦克炮都沒有。其他的重武器就更不用提了,雖然有一支名爲第123炮兵團的單位,可是這支部隊已經在撤退的過程中丟棄了所用的裝備,現在他們只能充當步兵來使用。缺少必要的重武器,那就意味着最後的防線在敵人坦克面前被無情的碾碎只是早晚的事。情急之下德軍只好在一條主要街道的前端設置了兩個路障,希望能夠起到一點震懾作用,並有一名工兵在路旁設置了一個簡易爆炸裝置。當第一列蘇軍坦克縱隊出現在視野時,街道兩旁埋伏守候的德軍都屏住了呼吸,瞪大了眼睛看着前導坦克衝破障礙物並慢慢將其推到一旁。此時那名工兵點燃了導火索,火苗迅速沿着長長的引線直奔土製炸彈,一聲巨響過後前導坦克被炸燬,其他坦克見狀立即掉頭逃跑了。“舍雷爾戰鬥羣”取得了他們第一個小勝利。

幾天之後的1月28日,守軍聽到了從防線外面傳來熟悉的德國機槍的射擊聲。但是這並不是他們所期盼的解圍部隊,這些操着MG34射擊的人是一個只剩下200人的德軍山地機槍營,他們是在蘇軍的冬季攻勢中被分割而掉隊的,經過激烈的戰鬥他們穿越了蘇軍的包圍圈加入了“舍雷爾戰鬥羣”的行列。這些新來的“援軍”到達之後立即在當天發動了一次進攻,將已經佔領了一部分鎮內西部地區的蘇軍士兵趕走了並設法在那裏建立了一個立足點。

1月29日,蘇軍第3突擊集團軍的第391步兵師也趕到了霍姆爾地區,聯合已經再次進攻了數日的第33步兵師,兩個師規模的步兵攻勢從圓形防禦圈的四面八方向德軍撲來。在室外只待上一個小時就已經幾乎被凍僵,雖然十分希望能夠儘快回到房屋廢墟下的地下室裏取暖,但德軍仍然嚴陣以待,長時間地堅持着警惕蘇軍步兵的動靜,以維繫戰線的完整。蘇軍步兵進攻的模式一成不變十分刻板,他們穿着醒目的褐色制服在皚皚白雪中排着密集的隊形,端着槍一味的向前猛衝,這種自殺式衝鋒使得德軍能夠躲在陣地前面築起的雪牆後從容進行點射和掃射。另外有趣並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蘇軍的進攻總是在德軍意料之中的地域內精確的時間段裏進行,所以在某個地域內的一輪進攻別擊退後,德軍知道那個地方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裏蘇軍將不會再進行另一輪衝擊。這個規律使舍雷爾能夠將他有限的作戰人員從剛擊退了一輪進攻的地方調離,前往他預料中蘇軍將要發動新攻勢的地域。

德國空軍對補給戰術的改變時首先提出來的是空投傘兵,但這個建議一經提出就被立即否定了,因爲德軍不想讓這些精銳在這面積十分有限的包圍圈裏進行的殘酷戰鬥中遭大巨大損失。另一個方法是用Go242滑翔機運載人員和補給物資在包圍圈裏降落,因爲滑翔機是無動力的所以它的成本要比運輸機便宜很多,即使遭到大量損失的話也屬於可以接受的範圍。由於缺乏自衛武器,通常滑翔機會在晚上19時或早晨,這兩個時間它們最不容易被敵人發現和擊落。這些滑翔機爲守軍帶來了他們最需要的藥品、武器彈藥等物資,還有增援部隊。每當這些滑翔機在空中盤旋準別降落時,德軍的斯圖卡轟炸機和德軍附近的陣地就會對跑道兩旁的蘇軍進行火力壓制,以免滑翔機在降落時遭到蘇軍的地面炮火的射擊。這樣的每一次飛行都是一次性的,每次這樣的任務都意味着要把滑翔機從名冊上勾掉,再降落之後無法再駕駛上滑翔機的駕駛員也就搖身一變成了一名步兵,與其他被圍的部隊並肩作戰抵抗敵人的進攻。運輸機不能降落,通過滑翔機不再可能將重傷員帶出包圍圈,霍姆爾鎮內的房屋廢墟就變成了臨時病房,傷員們要在這裏顫抖着苦苦煎熬。

霍姆爾戰役的詳細戰鬥經過是怎樣?最後結果如何 第2張

儘管蘇軍採用着無比呆板的戰術,而舍雷爾還在不斷的鼓舞部隊的士氣,但是德軍的防禦面積還是在蘇軍的第33和第391步兵師連日不斷的衝擊下從2平方公里縮小到了1平方公里。滑翔機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再也無法降落,而剩下地唯一補給方式——空投空投的補給不是直接投給了蘇軍就是投到了交戰地域德軍無法搶回的地方。德軍士兵眼睜睜的看着掛着補給箱的降落傘落到中間的無人地帶,對面有一些大膽的蘇軍士兵想跑過去把箱子拖走,還沒等到靠近目標就被冰雹一樣的德軍機槍和步槍的攔阻射擊,一些人立即被打倒在雪地裏,剩下的都連滾帶爬的逃了回去。直到夜裏,德軍纔派出突擊隊在夜幕的掩護下慢慢爬過雪地把補給箱拖了回來。

雖然空軍的補給空投行動很有規律,但實際到達守軍手裏的卻很少,因此在圍困期間,德軍官兵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人得到過足額的食物配給,更糟糕的是在被圍的初期這份少得可憐的配額還被迫進一步縮減。

2月1日,第39裝甲軍軍長阿尼姆將軍通過無線電得悉了舍雷爾戰鬥羣目前所經受的苦難,因此再次制定了一個新的救援行動並組建了一支新的戰鬥羣。他打算進行一場激戰打通一條道路直抵被孤立的守軍。得到消息後舍雷爾也覺定在他的防線西側組建兩個小戰鬥羣,當阿尼姆的部隊發動進攻的時候這兩個戰鬥羣也會採取行動,裏應外合直到與援救縱隊取得接觸。

舍雷爾爲他的小型戰鬥羣選擇的西面突破地帶是一片開闊的平地,關鍵問題是開闊地旁邊有一座地形優越的小高地,佔據着這塊高地的蘇軍很容易用火力封鎖這片區域,德軍若想從這裏突破出去的話,最好是先奪取這個小高地,然後再從高地上向西突破。爲此舍雷爾派出了第8(山地)輕型突擊隊擔任此項任務,憑藉其專業技能,他們很快將山上的蘇軍趕跑。緊接着一支由士兵組成的搬運隊立即向山上運來突破部隊將藥用上的補給及彈藥,就在他們緊張搬運物資的時候,天氣突然變壞,暴風雪驟然而至,犀利的東風夾着冰凌如鋼針搬無情地刺向湘搬運人員面頰,而肩扛着沉重彈藥和物資在齊腰深的雪地裏艱難跋涉更是痛苦至極,已經佔領山頂的德軍小分隊士兵用雪塊堆起了防禦陣地,還用雪塊堆成愛斯基摩人式的圓頂小屋來躲避寒風的侵襲。如此的天氣不但給舍雷爾的部隊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同樣也席捲了第39裝甲軍派出的援軍。儘管他們的出發位置離霍姆爾只有15公里,但是由於缺少防滑裝置,卡車、裝甲車及坦克跟本無法在冰凍的路面上行駛,所以攻擊的重擔全部落到了步兵肩上。

救援部隊的第一個目標也是要先佔領一座在地圖上的標註代號爲72.7的高地。當2月2日阿尼姆派出的部步兵向這個方向發動進攻後,防守在此的蘇軍第31步兵旅也意識到了這裏的重要戰術價值,立即與來犯的德軍展開了激戰。這片地區的積雪還不只是齊腰深而已,已經淹到了士兵們的胸部。德軍步兵不但要隨時與蘇軍交火,而且在雪中前進時必須要把步槍和機槍高舉過頭,這樣才能避免積雪污染槍機或將其凍住,每前進一百米的距離對於他們而言都是意志的極大地勝利。

經過了一整天不懈的進攻之後,德軍的先導連終於前進到了靠近高地山頂的位置。他們只剩下最後一段需要衝刺的距離就要登上山頂,但是這一段約300米長平貪污掩護的距離成爲了天然的“祖殺地帶”。在步兵發起第一輪衝擊之前,德軍先用火炮對山頂上的蘇軍陣地進行了一輪彈幕射擊,但穿入積雪中爆炸的炮彈卻沒有給蘇軍造成多大的損失。炮擊停之後,德軍步兵站起來展開散兵線艱難的向前推進,隨即就被居高臨下的蘇軍火力擊退。第二次、第三次,後來的每一次進攻都是這樣,他們被迫退回到72.7高地的斜坡上的攻擊發起線上,疲憊而又失望的躺在雪上休息。接着就聽到從山頂上傳來的歡呼聲,很顯然,蘇軍將要發動反攻了。“烏拉······”,穿過冰冷的空氣,蘇軍士兵從山頂向德軍猛衝下來,可怕的戰鬥吶喊聲由遠而近。俄國人同樣要艱難得在雪中跋涉,雖然他們的前鋒線移動緩慢,但是前進的氣勢十分逼人。精疲力竭的德軍此時重新鼓起了戰鬥的勇氣,他們決定要爲之前所經受的痛苦和磨難報仇。知道在深雪中趴着將不會對開火有利,士兵們全部都站起來,舉槍瞄準逐漸逼近的蘇軍。

接下來的這場戰鬥類型,完全屬於古代戰爭中那種兩軍站立式對射的模式。不但是步槍兵站着,連MG34機槍組也全部爲直立射擊,一人負責輸彈,一人負責開火,還有一人將自己的肩膀當作槍架,密集的子彈掃向在雪中艱難行進的蘇軍士兵。慢慢的,機槍火力將敵人的進攻隊形切斷,然後又將彈道向後延伸至隊列末端,在掃向最前面,直到再也沒有一名蘇軍士兵能夠繼續站在雪地中。

停火之後。一些德軍士兵緩緩從口袋中抽出香菸,點燃一支吸上幾口之後又傳給另外的兄弟,香菸是士兵最好的鎮定劑,而在供應短缺的條件下德軍只能幾個人共吸一支。雖然粉碎了蘇軍的反攻,但在這些身經百戰的擲彈兵臉上看不出一點高興得樣子。他們明白剛剛過去的這場戰鬥雖然很可怕,但是這只不過只是個開始。已經停止的“烏拉”聲再次從山頂上傳來,德軍狂怒火力再次將其全部消滅。蘇軍連續不斷的從山頂向半山腰的德軍衝下來進行一次次的反攻,但大多數都在機槍、步槍、衝鋒槍和手榴彈的前面變成了亡魂。最後,山上的蘇軍投入了全部的預備隊發動了最後一次大規模的反擊,德軍的隊列終於支持不住了,全部士兵被迫退到72.7高地的山腳下。雖然他們自己不願意承認,但是第39裝甲軍爲霍姆爾守軍達到接觸而再次進行的這次行動的確是失敗了,可是德軍步兵的努力與犧牲也爲包圍圈中的同胞贏得了一個有利的條件,那就是他們已經從外圍在蘇軍的包圍圈中楔入了一個淺淺的突出部,39裝甲軍的重炮現在可以在這個位置爲舍雷爾戰鬥羣提供遠程火力支援了。這是一個“非傳統”型的炮兵陣地,他在隨後的戰役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支援作用。設在此地的火炮羣由烏克曼將軍(General Unkermann)指揮,又被稱爲“烏克曼炮兵羣”(Gruppe Unkermann)。這裏位於霍姆爾鎮西面10公里處,靠近杜布羅沃/塔拉克諾沃(Dubrowo/Tarakonovo)。由於它是一個在蘇軍包圍中的突出部,因此很容易再到蘇軍的南北夾擊。說它爲“非傳統”是因爲這些炮兵連(分別包括第218炮兵團和第536重炮營的部隊)實際上是設置在德軍前線的最前沿,這樣的陣地位置導致了炮兵的巨大傷亡,但是這麼設置卻是必要的,它們發射的鋼鐵暴雨能夠爲守衛霍姆爾德同伴提供保護。據此戰役過後報告估計,“烏克曼炮兵羣”每天要從這個陣地向蘇軍的進攻隊列射出超過1000發炮彈。

儘管現在得到了火炮直接強有力的支援,霍姆而鎮內的守軍還是對第39裝甲軍無法像他們所期望的那樣爲其解圍而感到失望友軍的解圍努力再一次失敗了,但舍雷爾准將卻沒有從已經佔領的小山上撤下他的攻擊部隊,而是命令他們繼續鎮守這個有力位置。山上的這些士兵從肉體上和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壓力,全部陷入了意想不到的失眠地獄之中。因爲紅軍的攻擊可能在任何時間發起,所以他們要在白天和黑夜裏都瞪大警惕的眼睛。一些輪換人員和補給運輸隊只能在夜間悄悄上到山頂,而他們在出發前都儘可能的睡眠及休息。在黑暗中上下山的過程也充滿了危險,不但要完全依賴指南針來指引方向避免闖入蘇軍陣地,同時還要警惕着不要遇上在這個地方遊蕩的西伯利亞滑雪部隊。

人數及裝備上均處於下風的局面下,日復一日的成功堅守充分說明了霍姆爾被圍困的德軍所採取的戰術對路及意志過人,但同時過度疲勞的陰影也開始顯現。不少士兵因長時間得不到休息,感覺和行動都變得遲鈍起來,那些不畏嚴寒長時間潛伏在雪地裏的西伯利亞狙擊手開始發揮作用,用精準的子彈將這些粗心的德軍一個個的幹掉,令到已經因疾病和營養不良而減員的舍雷爾戰鬥羣再度雪上加霜。一線戰鬥人員的不斷減少迫使舍雷爾准將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將其剩下的人員撤退到一個更小的防禦圈內。這個決定相對而言,當然會使德軍德在有效防禦正面的人數增加,但同樣對於在人數上佔優的蘇軍而言,縮得更小的包圍圈也使其衝擊力更大。蘇軍每天例行的步兵突擊還在繼續,密集的人浪在拼命防守的德軍面前無意於絕佳的活靶子。但是現在德軍主動縮小了防禦面積之後,越來越多的肉搏戰在鎮內的房屋廢墟間上演。

霍姆爾戰役的詳細戰鬥經過是怎樣?最後結果如何 第3張

2月11日晚上,德軍哨兵聽到了大量坦克發動機傳來的轟鳴聲,改跡象明顯表示,蘇軍一場以坦克爲主的大規模進攻又已經迫在眉睫。

2月12日一大早,德軍首先等來的卻不是預料中的坦克衝鋒集羣。在以前的步兵突擊沒有達到目的的區域,蘇軍指揮官集中了所有的炮火,決定在投入坦克前先用他們的“戰爭之神”來給與防守者最猛烈的打擊。首先發出雷鳴般怒吼的是蘇軍裝備的152毫米重型榴彈炮,這種火炮也被德軍官兵稱作“黑母豬”(The Black Sow),接着其他口徑的火炮也陸續開火,密集的彈幕彷彿要將包圍圈中的一切生命全部毀滅一樣。蘇軍密集的炮火持續了整個日夜,霍姆爾鎮如同地震般天搖地動,所有的德軍都鑽進了掩體或地下室深處蜷縮起來躲避這場劫難,他們都明白這個前奏結束後即將迎來的是如潮水般涌來的蘇軍坦克和步兵,驚訝的德國人竟然找到了不知道是哪個部隊丟下的一門37毫米反坦克炮,它的各項性能還算良好,只是瞄準鏡已經損壞了,可能是以前駐紮在這裏的友軍留下待修的,只是由於匆忙撤退將其遺忘在此的,更奇妙的是他們同時還找到了幾箱炮彈。儘管37毫米炮的穿甲能力有限,只有在非常近的距離內射擊才能勉強對付蘇聯坦克,而且他本身就缺少瞄準鏡,更需要炮手抵近到近乎自殺的距離開火。但此時有了它總比坐以待斃強,舍雷爾手下並不缺乏勇敢的自願者。炮擊在2月13日的清晨停止後不久,蘇軍的步坦協調進攻如期而來,這門37炮立即被推入陣地隱蔽起來,炮口對準了敵人進攻的發起方向。首先是三輛T—60輕型坦克組成的一支縱隊進入了射程,但德軍炮手一直耐心等到敵坦克進入到40米距離時才連發4彈。第一發炮彈首先將敵先導坦克摧毀,第二發也將中間那輛坦克打癱,但是另外兩發卻未能對第三輛坦克造成任何損害,不過它顯然是被如此堅定勇敢的德軍炮手所震懾,一炮未發就迅速轉身逃走了.和我們前面說到的蘇軍進攻戰術問題一樣,他們的進攻都遵循嚴格的時間表和原則,就是在一處進攻受挫後的幾個小時裏不會在相同的地點發動第二次進攻,這種頑固不化是的守軍能夠將他們唯一的一門反坦克炮從已經發生過戰鬥的此地調走,移往他們已經預料好的下一次進攻將要發起的區域。

舍雷爾戰鬥羣與第39裝甲軍之間的無線電聯繫從來沒有中斷過,這個聯繫手段從現在開始有發揮了另外一項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蘇軍進攻的方向,有兩名富有經驗有勇敢的炮術軍官擔任着前出觀察哨,他們是在被圍困初期乘飛機空運進來的,一位是第536重炮兵營派來的菲斯特中尉,另一位是第218炮兵團派來的約阿希姆.迪特曼少尉。兩人的主要任務是不斷搜尋鎮內外有威脅的蘇軍目標,一旦確定某個目標之後就立即計算好目標的方位參數,然後由一名傳令兵跑回無線電操作員的位置(位於被稱爲“白宮”的戰鬥羣指揮部內)報告,無線電員再將目標參數傳給外圍的“烏克曼炮兵羣”。從確定目標到炮彈落下,整個信息傳遞再加上炮彈飛行的時間大約最快需要10分鐘,這就需要兩名炮術軍官對局勢發展具有十分敏銳的預估能力,所幸他們的工作十分出色,從包圍圈外射來的炮彈通常都會精準地砸在這些目標頭上。對於那些運動中的敵軍坦克,他們也會根據其移動的軌跡進行準確估算,指引炮彈砸向其要到達的地點,使本方的火炮很好的扮演了遠程反坦克炮的角色。就這樣,蘇軍火炮、坦克和步兵的輪番進攻在霍姆爾守軍機智頑強的抵抗下反覆遭到失敗,守軍的士氣與信心也開始逐漸高漲起來。

2月18日,在一隊“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空襲掩護下,三架Ju52拼死冒着猛烈的防空炮火穿過蘇軍陣地上空,在已經縮小的德軍包圍圈中降落,爲守軍送來了三門反坦克炮、一門81毫米迫擊炮以及他們最需要的藥品補給。接着守軍又迅速重新進行了火力和人員配置,除加固被蘇軍的猛烈炮火所毀壞的掩體並在關鍵部位埋置了六枚反坦克地雷之外,還將蘇軍在進攻失敗後丟棄的一些武器進行修復從新使用,其中包括一輛被打癱的T—34坦克,她被德軍修復後開進了陣地中作爲一個固定火力點使用,運輸機送來的火炮和修復的敵人武器都有效的增強了防守者的火力,接下來他們就是靜靜等待蘇軍新的攻勢。

夜幕已經完全籠罩了大地,當德軍以爲蘇軍呼呼大睡的時候,預示着又一次紅軍步兵進攻開始的長長的“烏拉”聲再度響起。疲憊不堪的德軍再次進入防禦陣地,旋開手榴彈柄上的發火帽,步槍子彈上膛,彈帶接入MG34機槍,然後就注視着前方的黑暗,等待照明彈刺眼的亮光將他們冰封的戰壕前面的雪地照亮。先是一個微弱的紅色小點畫着軌跡迅速竄上看重然後突然爆開發出強烈的鎂白色光芒,照映出至少一個營的蘇軍步兵朝着德軍陣地艱難的跋涉而來。在猛烈的機槍掃射下,在最前面的一排步兵很快栽倒在雪地裏但後面剩下的人羣繼續毫不畏懼的跨過同伴的屍體前進,進入密集的火力網中。然後使更多的人倒下,他們的屍體重疊在以前進攻中死亡的步兵身上。從包圍初期階段到現在,進攻中陣亡的蘇軍士兵屍體絕大部分都沒有被掩埋。12月和月的降雪爲他們蓋上了一層厚厚的裹屍布,但到了現在3月中旬,偶爾發生的幾次解凍會將他們衝雪地中顯露出來,然後又重新被雪覆蓋。

霍姆爾戰役的詳細戰鬥經過是怎樣?最後結果如何 第4張

俄羅斯最嚴酷的天氣到了2月中旬時已經基本過去,儘管氣溫仍然十分寒冷,但白天從無雲的天空中灑落的斜陽也帶來了一絲溫暖的春意。或許是在策劃新的戰術,又或許是由於損失慘重正在重組,蘇軍在接下來的的幾天里居然少有的毫無動靜。在這爲數不多的幾個沒有發生戰鬥的白天和晚上,戰場上顯得空曠無比。一切都歸於平靜,沒有雷鳴般的炮聲,也沒有步槍和機槍的噼啪聲,讓人感覺到蘇軍好像是放棄了對他們的圍攻似的。相比起這種令德軍十分享受的“安息日”式的平靜,那些絕大多數日夜都在上演着殘酷廝殺、充斥着戰場各個角落的吶喊與尖叫、被蘇聯狙擊手的子彈擊中倒地痛苦掙扎的傷者,隨處可見蒼白的屍體,以及因飢餓、寒冷及孤獨所帶來的可怕感覺,無一不震撼着仍然還活着的德軍士兵的神經。在那些蘇軍步兵沒有發動進攻的夜間,德軍士兵也絲毫不能放鬆他們的警惕,一場生存競賽也在寒冷而漫長的黑暗裏悄悄進行。西部利亞狙擊手會在夜幕的掩護下慢慢爬行潛入德軍的陣地內,找到適當的位置後他們通常會把自己身體部分埋入雪中,只露出頭部和持槍的雙手在外一動不動地等待着最佳獵殺時機,德軍士兵也會用各種方法來精心僞裝自己,他們有的從被毀壞的房屋和農舍中找來白色的牀單披上,有的把空投使用的降落傘撕開將自己包裹上。即使到了2月中旬不會再有大量降雪並且雪層已經開始溶化變薄時,西伯利亞部隊依然能利用雪白的掩護接近德軍狹長的戰壕。他們的襲擊組還會等到夜晚雪層變硬之後再下面挖出一條隧道鑽進去,這種長長的雪下通道能夠一直延伸到德軍的陣地中,而且出口非常隱蔽,躲在裏面的西伯利亞人會看準時機突然鑽出來對走神的德軍哨兵驚醒抓捕。

另一個在戰鬥過程中日益嚴重的主要問題就是傷患。在戰役初期,傷員還能夠搭乘飛進包圍圈運來增援部隊的Ju52運輸機離開(一些資料顯示初期的空運成功的將大約700名傷員帶離此地,實爲一個不小的勝利),但後來實施的補給方案使得這一撤離行動無法繼續實施。日復一日的戰鬥導致了傷員數量的不斷增加,尤其是德軍防禦面積在敵人的不斷重壓下慢慢縮小之時,幾乎每處都爆發了殘酷的戰鬥,可以容納傷員的地方變得越來越少,最初的主要醫療單位位於小鎮的東部,但這裏的建築物被蘇軍的炮火摧毀之後,傷員也被轉移到了鎮子的西部,這裏是整個戰役期間相對而言最安全的地區,又被稱爲“發尖地帶”(Haarnadelcurve),意思是這裏的面積比頭髮少不了多少,雖然相對安全,但是這裏的不利條件是房屋都是木製結構的而且沒有地下室,所以只要有一枚炮彈在旁邊或直接命中房屋,傷員就很容易被飛舞的尖銳木片再次擊傷。這種情況並不是很罕見而是經常發生,許多傷員剛從先前的戰鬥受傷中慢慢恢復過來,還沒等完全康復有再次或多次被木片擊中重新受傷。在此不利的條件下,對以胡克醫生和奧科醫生還有其他不知名的醫護人員組成的德軍醫療組要求極高而他們在實際中表現確實顯示了非凡的專業素質。德軍在戰鬥中陣亡率高達25%以上,傷員數量就更大了,約爲2200人(最少佔總人數的40%),雖然醫療組已經拼盡全力進行救治,但是許多重傷員還是在醫治無效後死去,或是從此留下終生殘廢。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