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明朝文化的發展: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創作誕生

明朝文化的發展: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創作誕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哲學思想上,王陽明繼承陸九淵的“心學”併發揚光大,他的思想強調“致良知”及“知行合一”,並且肯定人的主體性地位,將“人”的主動性放在學說的重心。而王陽明的弟子王艮更進一部的強化此方面的論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義。而李贄則更肯定“人慾”的價值,認爲人的道德觀念系源自於對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現追求個體價值的思想。而隨着西學的傳入,科學精神與實學風尚也開始流行。明末之際,伴隨着朝代的更替與異族的入主,哲學家開始更多的思考現實問題與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黃梨洲、顧亭林等。

而明代晚期書院的興盛,衝擊官學的地位。許多知識分子利用在書院講學之際藉機批評時政,例如曾講學於東林書院的顧憲成及高攀龍,就常諷刺時政,也使東林書院成爲與當權派對抗的中心,進而造成東林黨爭。當時學者也會借用寺廟周邊的空地舉行“講會”,倡導新的思想價值與人生觀。

  文學

文學方面,中國小說史上的四大名着中的《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與《金瓶梅》就是出於明朝。馮夢龍加工編輯的三部白話短篇小說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寫青年愛情故事以及平民市井生活,最着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轉運漢巧遇洞庭紅》等;與“三言”類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說集還有淩濛初編着的“二拍”以及1987年才被發現的《型世言》(陸人龍編着)。傳統雅文學的發展在明代繼續發展,着名文人有劉基、宋濂、高啓、方孝孺、唐寅、歸有光、徐渭、王世貞、袁宏道、錢謙益、張岱、吳偉業等人。散曲家則有王磐、馮維敏、薛論道、陳譯、康海等人。

萬曆時期,猛烈反對前後七子的擬古主義,有以公安袁宗道、袁宏道與袁中道爲代表的公安派。他們認爲文學是隨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有各個不同的時代,即有各種不同的文學。竟陵鍾惺、譚元春爲代表的竟陵派主張獨抒性靈,並且乞靈於古人,目的爲“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後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

明朝文化的發展: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創作誕生

  小說

明代文學以小說達到的藝術成就最高,產生了大量的以歷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爲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說和短篇的話本、擬話本。長篇小說中的《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遊記》,堪稱一代巨着。出現於明中葉的《金瓶梅》,也是一部着名的長篇小說。

明代短篇小說的創作也很興盛。一些文人加工改寫了宋元話本,還創作擬話本。“三言”、“二拍”就是這種話本和擬話本的代表作。

  戲曲

明前期,元代以來絢麗的雜劇奇葩一度中衰。明中葉後,隨着城鎮經濟的繁榮,爲羣衆所喜聞樂見的戲曲又出現了新的發展,產生了許多具有進步意義的作品。明代劇作中最負盛名的是《牡丹亭》。

在明代,流行的戲曲唱腔中,主要有弋陽腔和崑山腔(崑腔)。崑腔本侷限於吳中。嘉靖年間,着名音樂家魏良輔對崑腔進行改革,使它既集中表現了南曲的清柔婉轉的特點,又保存了部分北曲激昂慷慨的聲腔,成了當時最有影響的一種戲曲音樂。

  書法

明朝朝廷極力推崇書法,明朝書法以行書和草書爲主。明初書法陷於臺閣體泥沼,沈度學粲兄弟推波助瀾將工穩的小楷推向極致,“凡金版玉冊,用之朝廷,藏祕府,頒屬國,必命之書“。二沈書法被推爲科舉楷則,於是臺閣體盛行。明中期吳中四家崛起,書法開始朝尚態方向發展。祝允明、文徵明、王寵與唐寅是這個時期的代表,書法開始邁入倡導個性化的新境域。晚明書壇興起一股批判思潮,書法上追求大尺幅,震盪的視覺效果,有名的有張瑞圖、黃道周、王鐸與倪元瑞等,而帖學殿軍董其昌仍堅持傳統立場。

  詩文

明代詩文數量卻浩如煙海,不僅作家衆多,而且各成流派。永樂至正統年間,文壇上出現了以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爲首的“臺閣體”詩派。明中葉,在反對臺閣體冗沓文風的鬥爭中,先有弘治、正德年間的李夢陽、何景明爲首的“前七子”崛起,繼而又有嘉靖、萬曆間李攀龍、王世貞爲首的“後七子”雄踞文壇。他們以復古爲號召,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當前、後七子復古運動興起時,文壇上又相繼迭起“唐宋派”和“公安派”。

  繪畫

明初,宮廷畫家居畫壇主流。15世紀中葉,江南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吳門四大家”崛起。他們廣泛吸取了唐、五代、宋、元諸派之長,形成了各具特殊風格的繪畫藝術。嘉靖時,傑出畫家徐渭,自闢蹊徑,創潑墨花卉。明末畫壇以董其昌的松江派爲中心。董其昌師承元四家,善水墨畫,兼擅潑墨,作品秀雅,煙雲流暢。明末還有着名人物畫家陳洪綬、崔子忠、曾鯨等。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