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結局如何?誰最好命?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結局如何?誰最好命?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林黛玉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千紅一窟、萬豔同悲,是曹雪芹創作《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結局的總基調。紅顏薄命沒有一個好結果的。

沒有最慘,只有更慘,雖說是比慘,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結局相對還說得過去,比如被劉姥姥救下嫁給農人紡績勞動的巧姐;遠嫁的探春;還有將兒子培養成才的李紈。在個人命運結局時間的安排上,秦可卿早早地淫喪了,迎春七十九回嫁到孫家,應該於賈府抄家前就被折磨致死了。幾乎與此同時,黛玉淚盡而亡,而鳳姐、探春、惜春、妙玉、湘雲等人的命運都隨着四家家族的覆亡而沉浮。相比而言,關於結局,林黛玉沒有直面賈府被抄的慘烈,算是死得乾淨了。

一、還淚而來,淚盡而去,質本潔來還潔去。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結局如何?誰最好命?

不考慮曹雪芹寫寶黛愛情的目的,僅僅從文本來看,他給予了林黛玉一生的使命就是還淚。絳珠仙子下凡目的並不是嫁給賈寶玉,而是將自己一生眼淚還他,以酬他的甘露之惠。

站在這個出發點上,林黛玉這個形象就昇華了,就像寶玉初見葬父歸來的黛玉一樣,他細細品度,就覺得林妹妹不但長高了,也超逸了。其實,在生活的許多細節裏,林黛玉常常表現出這樣的特質。

金玉良緣給了她非常大的壓力,在這個問題上,寶玉表現得比她激烈多了,尤其是二人共同感受到壓力時,比如元春賜下的端午節禮,有很明顯的指婚之意,寶玉知道自己和寶姐姐一樣,卻和林妹妹的不一樣,就不舒服了。還有紫鵑騙他說林姑娘大了,要出閣了,要回蘇州家去,寶玉就完全不能接受了,不是急赤白臉,就是大病一場,黛玉雖然也同樣難過,只不過她將這種不適放下了,態度上有消極的成分,但她不糾結,或者說她接受命運的安排。類似這樣的情緒還有很多。

黛玉入世,只爲還淚,得知自己和寶玉難有將來時,她差不多放下了,結果已經不重要了,她要求一知己,現在確定了寶玉就是知己,這就夠了,所以,就在這個端午過後,讀者幾乎再也看不見黛玉和寶玉置氣或者鬧彆扭了,和薛寶釵的關係越來越好,甚至都極少哭了。黛玉兩次葬花,表明了她的人生態度:質本潔來還潔去。人生一世,已足夠。

二、不染凡塵,到天盡頭去尋找心中的香丘。

目下無塵,是曹雪芹對林黛玉處世的一個定位角度。這個詞不褒不貶,要分情景和對象。比如對賈府裏的衆婆子丫環,她們覺得林姑娘不接地氣,不如寶姑娘待人隨和沒架子。就連小紅都說,寶姑娘寬厚,而林姑娘刻薄。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結局如何?誰最好命? 第2張

但對於寶玉或者是衆奶奶女眷們,和黛玉交往,她們能感受到更多的精神上的愉悅,是生活裏難得一遇的芙蓉花。對於賈寶玉更不用說了,沒有了林妹妹,活着的趣味就減了十之八九,因爲有了林黛玉,賈寶玉的精神才鮮活了,他的人生纔有意義。

與其說林黛玉和俗世格格不入,不如說她是主動的遠離,林黛玉不像我們今天的人們那麼愛交朋友,她小小年紀就喜散不喜聚,就懂得精簡自己的朋友圈,她從來不主動接近人羣以求溫暖,她明白人生有一知己已足夠,但林黛玉不是不懂世俗,比如對爲她服務的下人們,她就很會處理與他們的關係。只是,她不屑去迎合。

林黛玉嚮往的香丘,是自己心靈的棲息地。這世間,除了詩情詩性,只有她與寶玉的心心相印情感流動時纔有。其實林黛玉已經都得到了,她做《葬花詞》發出天問:何處有香丘?俗世裏沒有林黛玉想要的香丘,心願了結之後,哪裏還有必要留下了?自然要回到太虛幻境。

三、絳珠仙子,不等春盡紅顏老。

《紅樓夢》是歌頌青春、讚美生命的。林黛玉用《葬花詞》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這一主題。花瓣隨風落下,是死亡,可以看作是青春的凋亡,落紅陣陣,是在歌頌死亡嗎?其實不是,是說面對生命的逝去不必害怕和憐惜,它們已經綻放和絢爛,讓它們死得其所就好。保護好尊嚴,既然是死了,別再讓溝渠的髒水污染了他們,用一抔淨土讓它們化爲泥土,就是對生命的尊重。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結局如何?誰最好命? 第3張

這裏面在暗喻黛玉之死,或者說對青春凋萎的祭奠。某種程度上,曹雪芹甚至是歌頌這種死亡的,比如他對待邢岫煙結局的態度,邢岫煙是子孫滿堂、烏髮如銀活到了老年的,但是賈寶玉一想到她這樣的結局,忍不住落淚。這就很奇怪,難道非得年紀輕輕就死去纔是不遺憾的嗎?事實上,他的確有些這樣的價值觀,黛玉之死就是證明。《葬花詞》對一朝春盡紅顏老,簡直是無法接受的悲愴,而對於青春之逝卻予以歌頌: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林黛玉這個曹雪芹心目中最美好的青春的生命,當然不肯讓其紅顏退去。如此標準,曹雪芹讓黛玉死於賈府抄家前,既不讓其看見最慘烈的世事,也不令其紅顏老。着實對其格外地偏愛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