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袁枚的《隨園詩話》內容是什麼?“性靈說”指什麼?

袁枚的《隨園詩話》內容是什麼?“性靈說”指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袁枚的《隨園詩話》內容是什麼?“性靈說”指什麼?這是一本關於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的著作,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隨園詩話》所論及的,從詩人的先天資質,到後天的品德修養、讀書學習及社會實踐;從寫景、言情,到詠物、詠史;從立意構思,到謀篇煉句;從辭采、韻律,到比興、寄託、自然、空靈、曲折等各種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以及詩的修改、詩的鑑賞、詩的編選,乃至詩話的撰寫,凡是與詩相關的方方面面,可謂無所不包了。

內容簡介

《隨園詩話》是清代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其體制爲分條排列,每條或述一評,或記一事,或採一詩(或數詩),乃隨筆式。本書的編撰,旨在倡導性靈說詩論,以反對乾隆詩壇流行的沈德潛格調說與翁方綱以考據爲詩的風氣。

本書於作者辭官後開始編撰,正編成書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畢沅等資助付梓。

補遺則寫至作者病故爲止,成書於嘉慶年間。

核心價值

袁枚的《隨園詩話》內容是什麼?“性靈說”指什麼?

《隨園詩話》主要價值在於其所闡述的性靈說詩論。其涵義是從創作的主觀條件出發,強調創作主體必須具備真情、個性、詩才三方面要素。

性靈說的真情論主張:

一、真情乃詩人創作的首要條件,所謂“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卷三),“赤子之心”即性靈、真情。

二、真情是詩歌所表現的主要內容,所謂“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詩之傳者,都是性靈,不關堆垛”(卷五)。

三、以真情感人是詩的主要審美功能,所謂“聖人稱:‘詩可以興’,以其最易感人也”(卷十),此論乃鍼砭沈德潛的“詩教”說。

性靈說的個性論主張:

一、詩人須具個性,故稱“作詩,不可以無我”,“有人無我,是傀儡也”(卷十)。“我”即獨具的個性。二、藝術創作須有獨創性,既不囿於古人,亦不盲從流俗,“要之,以出新意、去陳言爲第一着。”(卷六)。三、反擬古、反格調:“明七子論詩,蔽於古而不知今”(卷三),“專唱宮商大調,易生人厭”(卷四),此說亦批判了明七子的後繼者沈德潛。

性靈說的詩才論主張:

一、詩人創作須具備特殊才能。

“性靈”的本義即指人靈智的本性,故亦稱靈性。袁枚論詩則有“筆性靈”、“筆性笨”之分(見《補遺》卷二)。“筆性靈”則有詩才,乃針對翁方綱以考據爲詩而發的:“經學淵深,而詩多澀悶,所謂學人之詩,讀之令人不歡”(卷四)。

二、詩人創作時產生靈感現象。

首先,靈感降臨時詩人處於藝術思維的高潮,“興會所至,容易成篇”(卷二)。其次,靈感持續時間甚短,不易把握,當“興會已過”,化“千萬力氣”亦不易再得。(見卷三)最後,靈感的偶然性與必要性相統一。書中引唐詩喻之:“盡日覓不得,有時還自來(卷二)。

三、藝術表現須自然天成,因此推重“天籟最妙”(《補遺》卷五)。

即使對素材提煉加‘亦須不露斧鑿痕跡。四、詩歌形象要生動、靈活、有趣。書中引證楊萬里語“風趣專寫性靈”(卷一),又一再標舉“生氣”、“生趣”(《補遺》卷三),旨在倡導以生動風趣的形象抒寫性靈。

書籍精華

本書的精華在於“話”’而基礎卻在於“詩”,故書中採錄了大量印證詩論的作品,不拘時代、流派,不拘作者身份、性別,尤可稱道者是閨秀之什頗多。本書亦有不少詩壇掌故、詩歌本事、詩人軼事的記載,雖不無庸俗之處,但可見乾隆文化狀況的一個側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