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夢溪筆談》關於地殼運動的記錄是怎麼樣的?

《夢溪筆談》關於地殼運動的記錄是怎麼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夢溪筆談》關於地殼運動的記錄是怎麼樣的?其實早在北宋時期,沈括就作過海陸變遷情況解釋的嘗試,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又一個例子,北宋時代的著名學者沈括(公元1031~1095年),在他的名著《夢溪筆談》中提及,他在積極參加王安石變法革新時,於宋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擔任河北西路察訪使兼判軍器監,在當年秋天到河北一帶巡視推行新法情況,沿着太行山向北的大道上前進,發現山崖間的石頭裏銜有螺蚌殼化石。

他與同行者一起討論爲什麼山崖的岩層裏會含有如卵般的圓形石子?這如牆壁一般的山崖爲何能延伸不絕?

《夢溪筆談》關於地殼運動的記錄是怎麼樣的?

沈括認爲太行山東麓曾是海濱邊岸的所在,如卵般的石子是當年海濱遺留下來的沉積物,而石頭裏的螺蚌殼也正是過去濱海地帶生活的貝類在死亡以後,留下的殼體遺骸。

如今,海岸已東去很遠,離太行山麓恐怕有千里之遙!如果用今天地質科學的道理去註釋沈括的這段文字,難道不正是地殼運動的造陸作用的結果嗎?

沈括由此推想到華北平原的形成過程,他說:“所謂大陸,都是由泥沙堆積而成的。相傳堯殺死鯀的羽山,原是在東海中(按地理位置,應該是黃海,不是東海——作者),而現在的羽山,已經到平原(在今江蘇省東海縣境內)上來了。”

他還對同行者再進一步闡述:“黃河、漳河、滹沱河、涿水、桑乾河等都是挾帶大量泥沙,水流混濁不堪。當這些泥沙衝到河口,豈非把海濱逐漸填塞起來,平原也就逐年擴大了。時間長久以後,海岸不就越來越向東推移了。現在河南、陝西、山西黃土高原上爲什麼有深百米的河谷,就是因爲黃土被河水帶走的緣故。”

如果把沈括的這些見解說得更合乎科學道理,應該說,在地殼上升過程(即造陸運動)的同時,黃土高原上發育深河谷,黃土及其泥沙等沖積物就攜帶到下游淤積,終於形成舉世聞名的華北大平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