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論語》子路篇講述的是什麼道理?

《論語》子路篇講述的是什麼道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論語》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那麼子路篇講述的是什麼道理?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子路問爲政之道。孔子說:“自己先要身體力行帶好頭,然後讓老百姓辛勤勞作。”子路請求多講一些,孔子說:“不要倦怠。”

仲弓爲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仲弓做了季氏的總管,問怎樣管理政事,孔子說:“自己先給下屬各部門主管人員作出表率,原諒他人的小錯誤,提拔賢能的人。”仲弓說:“怎麼知道哪些人是賢能的人而去提拔他們呢?”孔子說:“提拔你所知道的,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別人難道會埋沒他嗎?”

《論語》子路篇講述的是什麼道理?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爲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子路說:“衛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打算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說:“首先必須先正名分。”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您真是太迂腐了。這名怎麼正呢?”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採取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虎對待的。”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爲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民。”又請教如何種蔬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樊遲出去了。孔子說:“真是個小人啊!樊遲這個人!居於上位的人愛好禮儀,老百姓就沒有敢不恭敬的;居於上位的人愛好道義,老百姓就沒有敢不服從的;居於上位的人愛好誠信,老百姓就沒有敢不誠實的。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四方的老百姓就會揹負幼子前來歸服,何必要自己來種莊稼呢?”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爲?”

孔子說:“熟讀了《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務,他卻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國,又不能獨立應對外交。雖然讀書多,又有什麼用處呢?”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說:“(作爲管理者)如果自身行爲端正,不用發佈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發佈了命令,百姓也不會聽從。”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孔子說:“魯國的政事和衛國的政事,像兄弟一樣。”

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論語》子路篇講述的是什麼道理? 第2張

孔子談到衛國的公子荊,說:“他善於治理家政。當他剛開始有財物時,便說:‘差不多夠了。’當稍微多起來時,就說:‘將要足夠了。’當財物到了富有時候,就說:‘真是太完美了。’”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到衛國去,冉有爲他駕車子。孔子說:“人口真是衆多啊!”冉有說:“人口已經是如此衆多了,又該再做什麼呢?”孔子說:“使他們富裕起來。”冉有說:“已經富裕了,還該怎麼做?”孔子說:“教育他們。”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孔子說:“假如有人用我主持國家政事,一年之內就可以見到成效了,三年便能成效顯著。”

子曰:“‘善人爲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孔子說:“善人治理國家一百年,也就能夠克殘暴行爲,消除虐殺現象了。這句話說得真對啊!”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孔子說:“如果有王者興起,也一定要在三十年之後才能推行仁政。”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說:“如果端正了自己的言行,治理國家還有什麼唯的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麼能去端正別人呢?”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冉有從辦公的地方回來,孔子說:“今天爲什麼回來得這麼晚呢?”冉有回答說“有政務。”孔子說:“那不過是一般性的事務罷了。如果是重要的政務,即使不用我,我還是會知道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