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詩詞名句 > 《蜀道難·其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蜀道難·其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文】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聲下復高,猿啼斷還續。

【譯文】

《蜀道難·其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巫山之長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彎曲,曲折頗多。行在巴水之上,不斷有陣陣悠揚的笛聲傳來,聲調時高時低,兩岸的猿啼不斷,斷了還續。

【註釋】

《蜀道難·其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三回曲:水流彎曲,長江在四川一帶曲折頗多。三,不是確數,是約數,很多的意思。

作者簡介

蕭綱(503―551),樑代文學家。即南朝梁簡文帝。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第三子。由於長兄蕭統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爲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551年)爲侯景所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