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詩詞名句 > 沈德潛《夜月渡江》:全詩幾乎都是寫景,卻都滲透着情感

沈德潛《夜月渡江》:全詩幾乎都是寫景,卻都滲透着情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沈德潛(1673~1769 )字確士,號歸愚,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清代詩人。乾隆元年(1736)薦舉博學鴻詞科,乾隆四年(1739)成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爲葉燮門人,論詩主格調,提倡溫柔敦厚之詩教。其詩多歌功頌德之作,但少數篇章對民間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歸愚詩文全集》。又選有《古詩源》、《唐詩別裁》、《明詩別裁》、《清詩別裁》等,流傳頗廣。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沈德潛的《夜月渡江》,一起來看看吧!

沈德潛《夜月渡江》:全詩幾乎都是寫景,卻都滲透着情感

夜月渡江

沈德潛〔清代〕

萬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沒三山影,浩蕩還流六代聲。

水底魚龍驚靜夜,天邊牛鬥轉深更。

長風瞬息過京口,楚尾吳頭無限情。

此詩寫在鎮江渡江時所見所感,宛如一幅清幽淡遠的月夜渡江圖。首聯直接進入詩題,寫滿天的月色、波濤翻滾的大江和扯滿風帆的行船;頷聯承前景而展開,寫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及聯想;頸聯則展示了水底魚龍和天上星斗的兩幅圖畫;尾聯寫船過鎮江後詩人心中的複雜情感。全詩幾乎都是寫景,只有後一句最後三個字才落實到言情上,但景中都滲透着情感。

首句“萬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白帆十幅,點綴於天空與水面之間。“破空行”三字下得極妙,堪稱神來之筆。水天一色,眼空無物,船行江面猶如天上,置身仙境,和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詩句“春水船如天上坐”意境很相似。

沈德潛《夜月渡江》:全詩幾乎都是寫景,卻都滲透着情感 第2張

接下來的“微茫欲沒三山影,浩蕩還流六代聲。”兩句承前景而展開,氣象顯得十分雄闊,寫眼中所見,是現實。隨着船行,詩人放眼望去,一切都籠罩在夜幕之中。“欲沒”二字用得準確,寫出夜中景物隱約難辨的特點。對句寫耳中所聞,含有想象成份。這一句不僅寫出了長江的聲勢,也寫出了長江生命。儘管六朝金粉早已盪滌罄盡,人事幾經滄桑,而長江依然不捨晝夜,流向大海。詩人取杜甫“不廢長江萬古流”之意,含有一種寓意深刻的理趣。

三聯遙應詩題“月夜”,向人們再展示兩幅畫圖:“水底魚龍驚靜夜,天邊牛鬥轉深更。”這兩句在寫法上,都是以動襯靜,通過水底魚龍和天上星斗的“驚”和“轉”,暗示夜晚的寧靜,使得兩幅畫面呈現出安謐、和諧之美,蘊含着微觀的“變”與宏觀的“不變”的道理。

尾聯“長風瞬息過京口,楚尾吳頭無限情。”融敘述、寫景、抒情爲一體,結得言有盡而意無窮。“長風”一詞,頗受詩家的青睞,不論是在北朝蕭愨的口中,還是在唐代李白的筆下,都是宏圖大志的象徵。因此,作者在這裏是語兼雙關,既用它形容疾風送舟的快速,又用它表現自身亢奮的心情。而“無限情”三字,則是對這次夜月渡江心態的總概括。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