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文化名家 > “易堂九子”之一的林時益有什麼具體的貢獻嗎?

“易堂九子”之一的林時益有什麼具體的貢獻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易堂九子”之一的林時益有什麼具體的貢獻嗎?他著有 《冠石詩集》五卷、《確齋文集》並行於世,接下來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簡介

林時益本姓朱,名議霶,字確齋,江西南昌人。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六年,卒於聖祖康熙十七年,年六十一歲。本明宗室。清初,變姓名,寄籍寧都。與南昌彭士望同裏,共謀居處。士望與魏禧一見定交,極言金精諸山可爲嶺北耕種地;乃攜家偕士望往。僑居十餘年,與魏氏昆弟相講習。

康熙七年,詔明故宗室子孫,還田廬,複姓氏;時益不樂歸,卜居冠石,結廬傭田以自給。時益爲“易堂九子”之一。工書,喜爲詩,晚好禪悅。著有冠石詩集五卷,和確齋文集,(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是詩文俱佳的明朝宗室。

林時益字確齋。原籍南昌,後入寧都籍。明宗室寧王后裔,原姓朱,名議 ,字作霖,人稱朱中尉。父統 爲明崇禎十年進士,曾任江夏知縣,爲人超邁,敢言成敗。時益自小聰慧,七歲待客,常與萬元吉對奕,每站於凳上,旁若無人,揮子攻殺。萬公贊其:“非凡兒也。”其父爲戒防其驕傲,小時以“蠢”字之。及長,師事歐陽斌元,與彭士望同學。

“易堂九子”之一的林時益有什麼具體的貢獻嗎?

明亡,隱姓埋名,攜眷同彭士望隱居翠微峯,與魏禧、邱維屏等人相講習,爲 “易堂九子”之一。工書法,喜爲詩,晚年又好禪,是文學家、詩人、隱士。康熙七年 (1668)降詔,凡明宗室竄伏山林者,可還田廬,複姓氏。時益久客寧都,不願歸。卜居冠石,終身躬耕,非其力不食。冠石宜種茶,時益以意製茶。香味可與陽羨茶相比,世稱林芥茶,銷路很廣。

著作

著有 《冠石詩集》五卷、《確齋文集》並行於世。其名 《清史稿·文苑傳一》《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中國人名大辭典》有載。

史料記載

林時益本姓朱,名議霶,字確齋,江西南昌人。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六年,卒於聖祖康熙十七年,年六十一歲。本明宗室。清初,變姓名,寄籍寧都。與南昌彭士望同裏,共謀居處。士望與魏禧一見定交,極言金精諸山可爲嶺北耕種地;乃攜家偕士望往。僑居十餘年,與魏氏昆弟相講習。康熙七年,詔明故宗室子孫,還田廬,複姓氏;時益不樂歸,卜居冠石,結廬傭田以自給。時益爲“易堂九子”之一。

喜好及作品

工書,喜爲詩,晚好禪悅。著有《冠石詩集》五卷,和《確齋文集》,(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