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姓氏文化 > 西漢文翁:第一個入川的文姓人 文姓來源及發展

西漢文翁:第一個入川的文姓人 文姓來源及發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文姓是發源於北方的姓氏,後來興盛於南方。如今的文姓人,主要集中在四川和湖南兩省,幾乎佔了文姓人口的40%。西南地區的貴州、重慶,分別是文姓人口第三、四大省市。從先秦時期開始,文姓人就活躍在中國歷史舞臺上。西漢漢景帝時期的廬江舒城(今安徽舒城)人文翁出任蜀郡郡守,是文史記載中第一個入川的文姓人,文姓人從此在四川留下諸多痕跡。

西漢文翁:第一個入川的文姓人 文姓來源及發展

文姓人出了很多在政治、文化上有着突出貢獻的人物。“四狀元、五宰相、六大家”(四狀元:遼國文充、南宋文天祥、元朝文允中、明朝文震孟;五宰相:北宋文彥博、南宋文天祥、明朝文震孟、南明文安之、清朝文祥;六大家:北宋文同,明朝文徵明、文彭、文伯仁、文嘉、文俶,清朝文廷式)羣星閃耀,其中文允中是成都人,文同是鹽亭人。另外,宋朝文姓進士有12人,元朝2人(其中四川1人),明朝31人(其中四川5人),清朝64人(其中四川5人)。

 先秦時期

  一代賢相文種,幫助勾踐打敗吳國

春秋時,文姓人主要在今河南、山東、湖北一帶活動。到戰國時,文姓已播遷到江準地區。

春秋末期,越王勾踐手下有兩個得力大臣:范蠡和文種,他們爲勾踐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了赫赫功績,文種被後代譽爲一代賢相。

文種

文種,也作文仲,字會、少禽(一作子禽)。爲讓勾踐順利實施復仇大計,文種向勾踐提出“七術”:“一曰捐貨幣以悅其君臣;二曰貴糴粟囊,以虛其積聚;三曰遺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遺之巧工良材,使作宮室以罄其財;五曰遺之諛臣以亂其謀;六曰疆其諫臣使自殺以弱其輔;七曰積財練兵,以承其弊。”

勾踐對文種的這“七術”深以爲然。公元前473年,越國打敗吳國,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范蠡選擇了功成身退,他寫了一封信給文種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爲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看後,沒有選擇離開,而是選擇了躲避,稱病不朝。

文種的舉動讓勾踐好生懷疑。此時,有人對勾踐說,文種恐怕是想造反作亂哦!勾踐越想越覺得對,與其如此,留你幹什麼?勾踐賜給文種一把劍,文種只得自刎。

文種死後,他的家人離開越國,分散到各地繁衍生息。

 秦漢時期蜀郡郡守文翁,成爲四川文姓先祖

兩漢時期,文姓人向西進入四川,向北進入山西,向南跨過長江進入江南地區。今河南、山東、山西成爲文姓族人的繁衍望地,河南的文姓人,大多分佈在開封、南陽、永城、固始等地。

這一時期最引人關注的文姓人,是文翁。文翁(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01年),名黨,字仲翁,廬江舒邑(今安徽舒城縣楓香樹鄉文家衝)人,又有一種說法是廬陵縣(今安徽廬江縣西南)人。

據說文翁是文種的後裔,漢景帝末年,文翁被任命爲蜀郡郡守,帶着一家老小到了成都。那時的四川,民風野蠻落後,一向仁愛的文翁對蜀人進行了教化。他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公立學校,用石頭修建了一所學宮(石室),在各地招收青年學生。漢武帝時,中央政府推廣了文翁辦官學的經驗,下令全國各郡都設立學官,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文翁辦學後,四川文風大盛,“蜀地文風比於齊魯。”200年後,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說:“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文翁的一支後裔取其義,把堂號命名爲化蜀堂。如今,安徽舒城和四川部分地區的文姓人,就屬於這個堂號。

此外,因文翁“築石室以居”,“石室”成了文翁的代號,蜀派文氏自稱“石室後人”。如今的成都石室中學,其校史就是從2000多年前文翁創辦官學算起的。

文翁在任期間,不僅促進了四川的文化和經濟的發展,還使文姓在四川繁衍成望族,其後裔分佈於四川各地,後來向外遷徙,發展爲其他著名支系的文姓人。

西漢末東漢初,四川文姓人出了一個人物文齊,梓潼縣人。王莽執政時,益州郡人民不堪重負而起義。王莽派軍鎮壓被打敗,又派文齊去征討。文齊採取懷柔政策,徵而不討、圍而不殲,勸說大家放下武器,歸順朝廷。因文齊平定起義有功,王莽任命他爲益州太守。

在任期內,文齊組織百姓墾荒造地,修築灌渠,又練兵養馬,修築邊塞。文齊還主持修建今雲南滇中地區石林、彌勒、陸良一帶的滇東漢長城。

建武元年(25年),公孫述佔據蜀地稱帝,隔斷了益州郡與內地的聯繫。接着,公孫述派兵攻佔益州郡大部分地區,威脅文齊投降。文齊憑藉長城固守據險,堅決不投降。

文齊聽說劉秀在河北即位後,派出使者前往河北,向劉秀表達了一片赤心,深得劉秀嘉許。公孫述被殺後,劉秀任命文齊爲鎮遠將軍,並封他爲成義侯。

魏晉南北朝時期河南安徽文氏,兩大家族最爲活躍

三國曹魏時期,文姓人非常活躍,尤其在曹魏政權,出現了河南文聘和安徽文欽兩大家族,一直延續到晉朝。

在三國時期蜀漢晚期,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的文立,年輕時在蜀國太學進修,師從大儒譙周,專攻《毛詩》《三禮》。益州刺史費禕看中他的才華,任命他爲州從事(刺史下屬的官吏,類似於現在的辦公室祕書,主要掌管文書往來,還帶有監察官員的職責)。

後來,文立入朝擔任尚書郎。費禕當上大將軍後,把文立提拔爲東曹掾(高級祕書),不久遷任爲尚書。晉朝統一全國後,文立出任梁州(治所在今陝西漢中)別駕從事(職責和州從事差不多)。泰始2年(266年),晉武帝司馬炎任命文立爲濟陰(今山東菏澤)太守。

文立爲人謙虛謹慎,很受司馬炎的賞識。司馬炎冊立太子後,把文立調進朝廷,任太子中庶子(太子的侍從官)。再後來,文立又出任散騎常侍(皇帝侍從,在宮中當顧問,外出做貼身隨行官員),升任衛尉,位列九卿之一。文立去世後,司馬炎特別下令,“送葬於蜀”,專門派官員給文立辦理喪事,修建墳塋。

《華陽國志》中記載說,文立曾給司馬炎上書,希望任用原蜀漢的“諸葛亮、蔣琬、費禕等子孫”,這樣做的好處有二:一是“以慰巴蜀民之心”,二是“傾東吳士人之望”,司馬炎同意了文立的提議。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士族大量南遷,文姓人也在這南遷隊伍中。這次南遷,奠定了後來南方文姓比北方文姓興旺的基礎。

南朝陳武帝時,文翁後裔、住在成都朝陽門興慶坊的文球,到江西吉州(今江西吉安)出任教諭(相當於教育局局長)。文球在那裏結婚生子,安家立業,形成了著名的江右(古代特指江西)文氏大家族,這是四川文姓向外發展結成的一大成果。文球是文姓人最早遷入江西的人,文姓老家譜都稱文球是文姓蜀派的一世祖。

 隋唐五代十國時期文翁後裔文時,成爲江西文氏始祖

唐朝時,文姓已經出現在兩廣地區,但發展得最好的是江西和安徽的文姓家族。到五代十國時,江西出了個人物叫文時。

文時,字春元,是文球的後裔。在“春”字輩中,以文時(文春元)的名氣最大,文姓人奉他爲江右始祖(江西始祖)。

文時的籍貫,現在存在爭議。文姓家譜中說文時是成都人,文翁的後裔。但他的先祖文球已遷居江西,按說應該是江西人才是。究竟怎麼回事,有待相關專家繼續研究。

後唐唐莊宗李存勖同光3年(925年),兵部尚書郭宗韜攻打前蜀。郭宗韜暗中在成都招募內應,文時找了2000多人,幫着郭宗韜平定了前蜀。事後論功行賞,文時被任命爲帳前指揮使,輕車都尉。

後來,文時奉命鎮守江西永和鎮。在巡視到吉州永新錢市坑東(今江西永新縣蓮洲鄉錢溪村)時,發現那裏山清水秀,很是喜歡,就暫住在在坑東袁通判家中。袁通判發現文時文武全才,人也長得英俊瀟灑,性格厚道,把寶貝女兒嫁給了文時。

後晉石敬瑭滅掉後唐後,文時不願爲石敬瑭效力,辭官歸隱,帶着夫人回到岳父家裏,把家安在永新固塘錢市坑東。從那以後,文時家族興旺發達,繁衍昌盛,至今後裔近200萬人,廣泛分佈在江西、湖南、廣東、湖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福建、海南、河南、江蘇、浙江、山東乃至港臺地區等大半個中國,形成了著名的江右文氏大家族,有“無坑東、不姓文”的說法。

  宋元時期北方文氏南遷,文天祥抗元被株連

宋朝時,全國文姓人有18萬多人,排在全國姓氏人口的第79位。文姓第一大省是山西,有5.4萬人。這一時期的文姓人,主要集中在山西、四川、江西、河南、河北、廣西等地,人口主要向東南、南方、西部地區遷移。宋末元初,文姓因文天祥的緣故受到株連,發展緩慢。

宋元時期,文姓人在史籍中留名的至少有60人,最爲有名的是北宋前後任將相50年、經歷了四朝的文彥博,蘇軾表哥、詩書畫家、四川鹽亭人文同,學者、四川綿陽人文及翁,南宋末年抗元的文天祥,元朝狀元文允中等。

文彥博,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文彥博的先祖本姓敬,屬於敬改文姓。五代後晉時,爲避後晉高祖石敬瑭名諱,改爲文姓。後晉滅亡後,又改爲敬姓。沒改多久,宋朝建立,爲避趙匡胤祖父趙敬廟諱,又改爲文姓。從那以後,這支敬姓人一直姓文,融入文姓大家庭中。

宋仁宗天聖5年(1027年),22歲的文彥博考中進士,曾任益州知州。慶曆7年(1047年),42歲的文彥博被任命爲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相當於是副宰相。同年,文彥博因平息王則起義有功,升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集賢院大學士。

92歲那年,文彥博去世。他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4個皇帝手下爲官,幾起幾落,出將入相50年,被世人稱爲賢相。清康熙61年(1722年),文彥博與歷代功臣40人從祀歷代帝王廟。

與文彥博同時期的文姓人中,還有一個善詩、楚詞、草書、畫,有“四絕”美譽的文同。文同與蘇軾是表兄弟,深爲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讚許,尤其受蘇軾敬重。

兩宋之交,北方文姓人受當時戰亂影響,往南遷徙,進一步播遷到南方各地。到南宋末期,文姓人中出了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天祥是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文時的後裔,追溯淵源,也是文翁的後代。

景定5年(1264年),文天祥到永新固塘祭祖,聽說族叔文正道的6個兒子都考中了舉人,爲文正道的寢堂題寫了“六義堂”的匾名。後來,六義堂成了今湖南衡山、江西部分地區文姓人的堂號。此外,文姓後人根據文天祥的封爵和他的一身正氣,分別以信國堂、正氣堂作爲堂號。廣東潮汕地區、廣西部分地區的文姓,大多以正氣堂爲堂號。

文天祥有文道生、文佛生、文環生3個兒子,6個女兒。文道生19歲病逝,妻子蘇氏帶着兒子文伯平逃難,流落到今廣東豐順縣。文伯平有6個兒子,其後裔如今有3萬多人,分佈在廣東、福建、海南等地。

文佛生在崖山一戰中戰死,未婚無後。年幼的文環生逃到海南,隱姓埋名生活在昌化、東方等地,如今後裔有兩萬多人。

文天祥的弟弟文天球在南宋滅亡後,爲保證文家後代的安全,入元爲官,被封爲議大夫、上車都尉、祕書卿,死後被追封爲雁門郡邑侯,諡號“文惠”。

宋端宗趙昰景炎年間,原籍湖廣的文汝舟,帶着家人入川到涪州(今重慶涪陵)爲官,後在涪州文家坪置辦地產定居。元朝至正年間,文汝舟後裔文自隆出任順慶府(今南充)教授,把家安在蓬溪都尉壩。這支文姓人一直傳承至今。

重慶大足境內的石刻很有名氣,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宋仁宗趙禎到宋光宗趙惇150多年的石刻中,有很多來自普州(今安嶽)的文氏家族工匠。這些文姓工匠是出自什麼家族,爲什麼如此集中,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結論。

元朝時,成都人文允中考中狀元,後來出任四川儒學提舉官(主管儒學教育事務的官員),最後死於兵亂。

 明清時期湖廣填四川后,四川文姓人口激增

文姓人經過南宋末期以文天祥家族爲首的磨難,到明朝時,文姓大約有16萬人,比宋朝時還少2萬人,呈現出負增長的態勢,在全國姓氏排名中,也跌落到了第100位。

明朝初年,山西文姓成爲大槐樹移民中的一部分,遷居到周圍各省和安徽等地。經過明朝的休養生息和繁衍,文姓人口逐漸增加。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興起後,大量文姓人涌入四川,使得四川文姓人口急劇增加,形成如今四川是全國文姓人口最多的局面。

明洪武4年(1371年),明玉珍的兒子明昇歸順明朝後,應詔返回湖北應山、孝感等地招募鄉人入川,當地文姓人由此大批入川,散居在四川(含今重慶)各地。

原本住在四川的文姓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繁衍後,也在四川境內遷徙移動。如成都的文岐,有3個兒子,大兒子文裁遷居到射洪,二兒子文恩住在成都,三兒子文昌遷徙到今劍閣、閬中一帶。

明朝文姓最爲有名的家族,非江蘇文徵明家族莫屬。文徵明是文時的後裔,與文天祥同宗。文徵明及其兒子文彭、文嘉,侄子文伯仁、孫子文肇社,曾孫文從簡、玄孫女文叔以及長子文彭的玄孫文點,子孫五代都是畫家、篆刻家,貨真價實的書畫世家。此外,文徵明的曾孫文震孟,是著名的政治家,歷任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清朝平定天下後,鑑於四川因長期遭受戰亂,人煙稀少,田地荒蕪,遂開始了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湖廣等地的人民紛紛遷往四川,其中包括大量文姓人。

遂寧一份文氏家譜記載,其先祖文光臨原本住在江西吉安府廬陵縣,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難,文光臨帶着一家老小移居到泰和縣住了3年。看到戰亂蔓延開來,又遷往廣西全州暫住。戰亂平息後,搬到湖南永州府東安縣,看到當地夏豐村燕子塘(今水嶺鄉下豐村、燕桂村)山青水秀,決定定居下來。

到康熙年間,文光臨後裔文永昆等遷移入川,一支住在重慶府合州大河壩(今合川太和鎮),一支住在安嶽縣魚箭灘,一支住在仁壽縣芋頭場,文永昆所在支系住在遂寧濫井溝(今遂寧船山區西寧鄉蘭井村、樟樹堰村)。

康熙20年(1681年),住在湖北荊州府監陵縣汪家橋的文之興、文之榮、文之華和文之富4兄弟,舉家遷往四川。但是,他們的遷川之路並不順利。按照規定,他們入川目的地是潼川府(今三臺)。到了巴州(今重慶),老三文之華一家和大夥走失散了。

其餘3兄弟帶着家人沿着嘉陵江岸邊繼續走,一路翻山越嶺,曉行夜宿,終於到了潼川府,向官府報到。官府主管移民的部門對報到的移民先抽籤圈地,然後才準落業。老大文之興不知道抽到了哪裏,老四文之富一家遷到別的省份去了,也不知究竟落業在什麼地方。

只有老二文之榮,帶着夫人徐氏和5個兒子文桂、文揆、文槐、文鬆、文彬,抽籤中了樂至縣蟠龍河王家溝,在那裏圈地落業。文之榮爲人精幹,性格恭儉溫良,5個兒子又勤奮肯幹,不斷購置田地、增添家產,加上繁衍昌盛,後裔分散居住在樂至境內多個地方。文之榮被尊奉爲這支文姓的入蜀開山始祖。

1921年,資陽一個名叫文華椿的72歲縣參議員,寫了一篇“文氏始祖家傳述略”碑文,

記錄了其入川始祖文李氏帶領全家人在遷川過程中的事蹟。文李氏是文正章的夫人,文正章先輩世代居住在廣西桂林,文正章後來在湖北謀生併成家。康熙37年(1698年),62歲的文正章去世。

康熙43年(1704年),57歲的文李氏帶着文永誠、文永試、文永謙、文永論、文永讓、文永記6個兒子,從湖北乘船進入四川。他們沿途經過了九江、漢口、武昌、夔門、巫峽等。在千里入川途中,文李氏拄着竹柺杖在前面帶路,6個兒子挑着擔子跟在後面,一路爬坡上坎,歷盡艱辛。

最終,他們落業在潼川府樂至縣李逵壩,靠租種當地一個陳姓人的田地爲生。文李氏告誡6個兒子說:“萬里離鄉,創立門戶,當整頓精神,獨立意志,勤以致富,儉以聚財。”

入川3年後,文李氏去世。文家6兄弟各自立業,謹遵文李氏的教誨,最終在資陽東枕頭寺下邵家溝置業兩萬多畝,成爲富甲一鄉的望族。如今,資陽邵家溝馬鞍山(今資陽回龍鄉江詩村)仍有文李氏的墳墓,這支文姓人繁衍發展到了數千人,大多住在回龍鄉境內。

在清朝,文姓名人輩出,但以滿族文姓人爲主,如鑲黃旗人、文淵閣大學士文孚,鑲紅旗人、小說家文康,正紅旗人、洋務派首領之一文祥,還有江西萍鄉人、詞人、學者、維新派思想家文廷式等。

從乾隆55年(1790年)開始到病逝,從個人履歷來看,文孚歷任地方、朝廷多個職位,差不多有90個,基本上把該當的官都當了一個遍。當然,他的終極職位是文淵閣大學士、贈太保,繪像紫光閣等。他的侄子叫琦善,沒錯,就是鴉片戰爭時主和派的那個代表人物。

文康是乾隆、嘉慶時期的名將、武英殿大學士勒保的孫子,因勒保諡號爲“文襄”,遂改爲文姓。文康曾任過徽州(今安徽黃山)知府,後來被任命爲駐藏大臣,因病未能赴任。文康出身顯貴,年輕時家世非常興盛。但文康晚年家道卻中落了,原因是他的幾個兒子都是敗家子,把家裏的物品都變賣完了。

文康有感於世運變遷、人情反覆,寫成了長篇白話小說《兒女英雄傳》(又名《金玉緣》《日下新書》),是中國小說史上最早的一部融俠義與言情於一體的小說。

文祥,是晚清著名的洋務派首領之一,道光25年(1845年)考中進士。1860年,英法聯軍攻逼北京,咸豐出走熱河(今河北承德)時,他跟隨恭親王奕訢留在北京與英法議和。第二年,他與奕訢及大學士桂良等聯名奏請改變清政府的外交、通商制度,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被任命爲總理衙門大臣。

咸豐病死後,文祥與其他大臣奏請慈禧、慈安太后垂簾聽政。光緒繼位後,文祥升爲武英殿大學士,專任軍機大臣及總理衙門大臣。文祥勤勉正直,爲官廉潔,生活僕素,光緒稱讚他說:“外交內治,無不盡心籌劃,實爲股肱心膂之臣。”

文廷式是光緒16年(1890年)的榜眼,志在救世,遇事敢言,與汪鳴鑾、張謇等被稱爲“翁(同龢)門六子”,是光緒時期帝黨的重要人物之一。光緒22年(1896年),由於遭到李鴻章姻親御史楊崇伊的參劾,被革職驅逐出京。

戊戌政變後,文祥受到清廷密電追捕,不得已出走日本。4年後回國,文祥與容閎、嚴復、章太炎等人交往密切。此後數年,文廷式因爲國事而傷心憔悴,寄情文酒,從事著述。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