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命”,陳湯是個怎麼樣的人?

“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命”,陳湯是個怎麼樣的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命”,陳湯是個怎麼樣的人?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衣賜履按:岳飛說,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命。什麼意思呢?我理解哈,就是在朝的官員們,別成天就想着去貪污,在前方打仗的官兵們,可不能貪生怕死。換句話說,武將在前方是要玩兒命的,不要拿文官的標準來要求武將,他們貪點就貪點吧,睜一眼閉一眼得啦。陳湯滅了北匈奴,斬郅支單于,立下曠世奇功,然而,最終沒能封侯。今天,我們看一下,陳湯除了打仗以外,還有哪些興趣愛好。

又當一回大頭兵

前33年初,甘延壽、陳湯從西域回到長安,宰相匡衡、中書令石顯堅決反對給他倆封侯,元帝劉奭覺得這哥兒倆給我們老劉家立了如此大功,如果不封,實在說不過去。拉鋸一樣,來來回回鬥了一陣子,給甘延壽封了義成侯,任命爲長水校尉,陳湯封了關內侯,任命爲射聲校尉。

衣賜履說:這兩天,好幾位親問我,陳湯既然封了關內侯,爲什麼我老是強調他沒封侯?向大家道個歉哈,我沒講清楚。秦漢時期的爵位分爲二十級,第十九級爲關內侯,第二十級爲徹侯,後來爲了避武帝劉徹的諱,又稱爲列侯或通侯。除了王爵之外,列侯爵位最高,漢初,非劉姓也有封王的,不過後來絕大多數都被清理掉了,高祖於是和羣臣約定:非劉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高祖所說的侯,其實就是列侯,有采邑,爵位可以繼承。而關內侯就差那麼一點點,列侯采邑的戶數從數百到上萬,後面奪了漢家天下的王莽,采邑戶數達到數萬,而關內侯的采邑一般不過千,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關內侯一般是不能繼承的,除非皇帝給予某種特殊禮遇,比如,帝師蕭望之只是關內侯,他死了以後,元帝劉奭專門下詔讓他兒子繼承爵位。如果沒有這份詔書,蕭家的爵位就沒有了。故封侯就要封列侯,不但是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徵,而且可以福廕子孫。

注:武帝劉徹設八校尉,即,中壘校尉,屯騎校尉,步兵校尉,越騎校尉,長水校尉,胡騎校尉,射聲校尉,虎賁校尉,秩均二千石,下設丞、司馬,每校有兵士七百。

雖然沒封上侯,但有劉奭罩着,陳湯倒也滋潤。但是沒想到,沒過幾天兒,本年五月,劉奭死了!六月,太子劉驁即皇帝位,是爲漢成帝。

宰相匡衡是個執着的人,被他盯上,就跟被平頭哥咬住一樣——絕對跟你死磕到底。

劉驁剛上臺,匡衡立即又把陳湯貪污的事兒奏了一本:

射聲校尉陳湯,以二千石官員的身份出使西域,專門負責西域蠻夷事務,他不能持身以正,做部下的表率,反而盜取所沒收的康居王國財物,並對手下說,天高皇帝遠,萬里之外發生的事,不會核察追究。事情雖發生在大赦之前,但他這種人還有什麼資格當官呢!

劉驁跟陳湯並沒有老感情,於是,陳湯獲罪被免官。

衣賜履說:按說,儒家對官員的要求是很好的,比如,對於陳湯而言,他應該清正廉潔,英勇頑強,愛兵如子,富於謀略,在他的表率作用下,屬下官兵個個報國心切,不佔公家便宜,等等吧。如果能做到,當然很好。可是我們要知道,陳湯帶着一票兄弟(其中不乏到西域服役抵刑的罪犯),守在萬里之外的不毛之地,隨時可能丟掉性命,想要達到匡衡的標準,只怕不易。我不能說匡衡提的要求不對,我只能說匡衡提的要求具有理論上的指導意義,也許,匡老爺子自己如果在西域領兵,可能做得到吧。不過,也未必哦,匡老爺子後來被罷相,是因爲貪佔了四百頃土地。這種本身是婊子,天天立牌坊的大儒,真讓人噁心,還不如陳湯貪點錢來得可愛些。

陳湯這人,耐不住寂寞,免了官也不消停,前29年,上書說,康居王送來當人質的王子,並不是真王子。結果經過查驗,人家送來的不是冒牌貨。陳湯又被抓起來了,依罪應被處死(不清楚這個罪爲什麼這麼重)。太中大夫谷永上書爲陳湯辯護,意思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有一些名將,這樣其他國家就不敢進犯,大漢朝現在的名將就剩下陳湯一個了,而且戰功大,漢朝開國以來,在疆域之外作戰的沒有人能比得上他,如果把他幹掉,不但會使百姓心中耿耿,而且不是勉勵大臣爲國赴難效死的做法啊。

奏章上去後,劉驁下令釋放陳湯,但是一擼到底,奪關內侯爵位,貶爲“士伍”,就是大頭兵一枚。

萬里之外料敵如神

陳湯被貶沒多久,還是在前29年,西域都護段會宗被烏孫軍隊圍困,段會宗送來“特急件”,請求朝廷徵發西域諸國軍隊,並派漢朝在敦煌的軍隊去救援。宰相王商、大將軍王鳳以及百官開會研究了好幾天,瓜子皮嗑了一地,茶水喝了好幾廁所,八卦聊得挺起勁,一談正事兒就大眼瞪小眼,一片莊嚴肅穆。

最後,王鳳實在憋不住了,說,前兩天貶成大頭兵的陳湯,還是有兩下子的,他對西域情況熟,不行把他找來問問。

劉驁在宣室殿召見陳湯。陳湯在進攻郅支單于時,中了風寒,兩臂不能屈伸(簡單兩句,可以想見西域苦寒),入見時,劉驁特准他不必跪拜,把段會宗的奏書拿給他看。

陳湯看完奏書,說,陛下不必擔心了。

劉驁說,爲什麼?

陳湯說,以我的經驗,胡兵的戰鬥力很弱,五個才能抵擋一名漢兵,爲什麼呢?因爲他們的武器裝備不行,刀劍不鋒利,弓弩不強勁。最近我聽說他們學到一些漢人制作兵器的技巧,然而仍需要三個胡兵才能抵擋一個漢兵。《兵法》上說,攻擊方的兵力至少是防守方的兩倍,纔可能取得勝利。現在圍困段會宗的胡兵人數不足以戰勝他,所以我說陛下不必憂慮!退一萬步講,就算段會宗不敵,我們派軍救援,輕裝行進則日行五十里,重裝就只能日行三十里,等援軍趕到,段會宗早就玩兒完了,這就成了“報仇之軍”,而不是“救援之軍”了。

劉驁說,那怎麼辦?段會宗會不會有事?你估計何時可以解圍?

陳湯知道,烏孫之兵就是一羣烏合之衆,不能久攻,以經驗推測,不過數日就會撤退,於是回答說,現在已經解圍了!屈指大略算了時間,又說,不出五日,陛下就會聽到好消息。過了四天,軍書到,聲稱已經解圍。大將軍王鳳上奏,要求任命陳湯爲從事中郎(統帥部參謀主任)。從此大將軍幕府的大事,均由陳湯決定。

衣賜履說:陳湯這樣的人,就是天生的將才,讓他幹別的,可能就會出問題,但讓他帶兵打仗,則無人能及。

另,這裏,又出現了萬里之外遇險怎麼辦的問題。段會宗當然知道,甘延壽、陳湯就是因爲沒經朝廷同意,假傳聖旨,召集西域各國兵團和漢朝的屯田部隊,而被宰相匡衡等人死揪住不放,所以不敢私自調動西域諸國兵馬。也就是說,從前35年到前29年,六七年過去了,朝廷裏一直爲甘、陳該不該封侯而扯皮,根本沒有就西域都護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便宜行事,作過任何探討!奈何奈何?!

這次,是烏孫沒打下來,如果烏孫把段會宗滅了,匡衡等人會有責任嗎?當然不會!這幫貨一定把所有責任推到段會宗身上!

掮客生意,頗爲興隆

陳湯精通法令,又善於因勢利導,他的不少意見,劉驁都聽從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皇上者得虎威。自從跟劉驁走得近了之後,陳湯雖然官兒沒升上去,可是有形無形的權力增加了不少,於是,頭腦活泛的他,開始經營副業,收人錢財,替人辦事兒。

劉驁的老孃、皇太后王政君有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叫苟參,任水衡都尉(水利總監),苟參死後,兒子苟伋擔任侍中(宮廷隨從),苟參的老婆想替苟伋請求封爵,陳湯就收了她五十斤黃金,答應爲她兒子找個先例後上奏皇上。弘農郡(河南省靈寶市東北)太守張匡被人舉報貪贓百萬以上,狡猾奸詐,劉驁下詔對其審訊。張匡害怕被下大獄,就找陳湯幫忙。陳湯替張匡訴訟,如果能拖過冬月(漢朝執行死刑在冬季,此處,應該是指張匡只要能挺過冬月,就很可能碰到大赦),答應給陳湯二百萬錢酬謝。這樣的破事兒,陳湯七七八八地很乾了不少。

發配敦煌

陳湯交友廣泛,和將作大匠(工程總監)解萬年是鐵磁。解萬年負責給劉驁修墳。一開始,劉驁修建延陵(陝西省咸陽市北四公里),幾年後,又看中霸陵曲亭(新豐縣戲鄉,陝西省臨潼縣西南)南面,就改在那裏預修昌陵(陝西省臨潼縣西南)。

前19年,解萬年與陳湯商議說,武帝時的工匠楊光,搞了好幾個大工程,武帝一高興,升他爲將作大匠,大司農中丞耿壽昌(農林部主任祕書)修建杜陵,宣帝賜他關內侯爵位,將作大匠乘馬延年(乘馬,複姓)因爲勞苦,享受中二千石待遇。現在我負責建造昌陵,如果同時營建縣邑,就是大功一件,我也必定受到重賞。我覺得你應該請求遷移到昌陵,一定可以得到良田美宅誒。

陳湯覺得解萬年的建議不錯,但前提條件是要說服劉驁在昌陵修建縣邑。

衣賜履說:元帝劉奭雖然比較混球,但是非常節儉。劉奭之前的皇帝埋葬在哪,就會在哪建一座城(縣邑),然後遷移百姓到此居住。劉奭覺得勞民傷財,他修建陵墓時專門下詔不建城、不遷百姓。老爹劉奭不建城,如果沒有特殊理由,兒子劉驁自然也不便建。

陳湯略加思索,計上心頭,給劉驁寫了一封密奏:

皇上啊,已經有三十多年沒有在陵園修建縣邑了,現在,關東的富人日益增多,他們大肆圈佔良田,讓窮人爲他們打工,這樣,富者愈富,窮者愈窮。而昌陵就在京師地面,土地最爲肥美,完全可以設立一個縣,然後把富人遷到昌陵,既加強了京師的力量,又削弱了諸侯,還能夠調節中產之下人民的財富,有百利而無一害。我陳湯願意與妻子兒女家屬遷居昌陵,爲天下做表率。

劉驁一聽,陳湯說的有理啊,於是批准修建昌陵邑。夏季,劉驁下令各郡各封國,家產五百萬以上的富豪,約五千戶,強制移民昌陵。

衣賜履說:當皇上的,爲什麼總是信不過臣子?你看,陳湯這份兒密奏,寫的理由冠冕堂皇,修一個縣邑,遷徙那麼多百姓,其實,目的只是自己想佔點便宜。這麼着看,許多過去的政策制度,究竟爲什麼制定,那個真正的原因,可能完全出乎我們的想像,呵呵。

解萬年號稱三年可以建成昌陵,動靜兒鬧得挺大,錢兒花了沒數,種種原因吧,反正就是建不成,經過有關部門討論後,劉驁下詔停止修建昌陵。

陳湯一貫大嘴巴,有一次東萊郡(山東萊州)有黑龍在冬天出現,有人問陳湯是怎麼回事。陳湯說,這就是所謂的“玄門”開啦,皇上多次微服出行,出入宮廷的時間也沒個準兒,所以黑龍在不該出現的時候出現了。

這次也是一樣,詔書還在皇宮裏走程序沒下達呢,有人問陳湯說,昌陵還沒建成,到底還遷徙百姓嗎?

陳湯說,皇上不過是暫時順着羣臣這麼說的,遷徙的事兒,肯定還會進行。

這個時候,成都侯王商(太后王政君的弟弟)剛剛擔任大司馬衛將軍輔佐朝政,一直看不慣陳湯的德性,聽到這話後,稟告劉驁說,陳湯這貨,惑亂民衆,應該抓起來嚴加審訊。朝臣經過廣泛討論,劉驁下詔,陳湯以前有討伐郅支單于的功勞,免除陳湯罪責爲平民,遷移邊境。

於是陳湯與解萬年一起發配到敦煌。

過了很久,敦煌太守、議郎耿育等上奏爲陳湯講情,劉驁下詔,讓陳湯回到長安,後來在長安去世。

衣賜履說:陳湯是典型的武將,屬於大情大性之人。這樣的人,有的人特別喜歡他,有的人特別討厭他,因此,陳湯朋友很多,敵人也不少,時常會發生這一撥人猛陷害他,那一撥人拼死營救他的場面。不細說了,反正都是個因果。

陳湯的兒子封侯

歷史如此弔詭,陳湯拼了老命也沒封上侯,反而是他兒子陳馮封了侯,封侯的理由是陳湯打敗北匈奴、斬殺郅支單于,哈哈哈。

怎麼回事兒呢?太后王政君有個侄子叫王莽,王政君有八個兄弟,七個都封侯了,只有王莽的老爹,沒來得及封侯就死了。陳湯曾經上書建議給王莽封侯,後來,王莽被封爲新都侯。咱也不知道陳湯的建議起了多大作用,反正陳湯死後幾年,王莽作爲安漢公主政,一方面感激陳湯對他的恩,另一方面又想討好皇太后王政君,就以討伐郅支的功績,加元帝廟號爲“高宗”(西漢時,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只有那些作出大貢獻的纔有資格享有廟號,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病已,這幾位都是響噹噹的,元帝就是個混子,實在找不出什麼功勞,只好拿斬殺郅支單于表功了)。這麼一來,陳湯、甘延壽以前那點賞賜就不搭調了,得補賞!於是,加封甘延壽的孫子甘遷一千六百戶,追賜陳湯諡號爲破胡壯侯,陳湯的兒子陳馮爲破胡侯,杜勳(親手砍了郅支單于腦袋那個)爲討狄侯。

衣賜履說:我們每一個人,包括寫書的人,太史公如是,班固也是一樣,碰上一個我們喜歡的人,他有缺點,我們會盡可能掩飾,如果掩飾不了,則想方設法給他找理由。碰到討厭的人,我們怎麼都看他不慣,哪怕他做了好事,也一定冠以一個陰謀論。

人性是複雜的,我絕不相信哪一個人好到極致,也絕不相信哪一個人惡到絕處,陳湯是一個極好的例證。

“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命”,陳湯是個怎麼樣的人?

因爲複雜,所以人是多面的,人是會變的,人在不同時間不同條件不同環境下,作出的決定可能是不同的。用某一種標準去衡量評判一個完整的人,往往是力不從心的。因此,當一個人的行爲沒有有效約束時,你想把他評價成什麼樣的人,就可以在他的生命歷程中找到高度匹配的例子,將他定性爲那樣的人。陳湯,放在戰場上就是叱吒風雲的上將軍,放在朝堂就可能成爲政治掮客,喝一場酒可能終生爲友,一不小心也能成爲世仇……對陳湯的評判,我感覺,還是應該歷史地看待,一方面,他是對中國作出過巨大貢獻的英雄人物,這一點無可置疑,另一方面,他身上存在很多毛病,做過不少違法亂紀的事,我們也沒必要替他掖着藏着,因爲他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但我們既然讀史,既然想以史爲鑑,就要深入思考,什麼樣的制度安排,才能既發揮陳湯們的優長,還能最大限度地防範他們幹出亂七八糟的破事兒來。

說白了,就是要解決“能吏”未必是“廉吏”的問題。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