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開先明代文學家、戲曲作家生平經歷簡介

李開先明代文學家、戲曲作家生平經歷簡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開先(1502~1568) ,漢族,山東濟南人。明代文學家、戲曲作家。字伯華,號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嘉靖八年(1529)進士,歷官戶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員外郎、郎中,後升提督四夷館太常寺少卿。二十年,目睹朝政腐敗,抨擊夏言內閣,被罷官。他壯年歸田,“龍泉時自拂,尚有氣如虹”,希望朝廷重新起用,但又不肯趨附權貴,所以只能閒居終老。李開先的文學主張和唐宋派接近。他推崇與正統詩文異趣的戲曲小說,主張戲曲語言“俗雅俱備”,“明白而不難知”。

李開先明代文學家、戲曲作家生平經歷簡介

生平介紹

自幼聰慧,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尤醉心於金元散曲及雜劇。嘉靖七年(1528年)中舉,次年中進士。在戶部雲南司任主事,先後兩次奉命運軍餉去寧夏邊防。曾針對邊患嚴重、防務廢弛的情況,上奏朝廷,提出澄清吏治、富國強兵,掃除邊患的主張,但未引起朝廷的重視。嘉靖十三年,調任徐州監管糧倉。在任上大力整頓糧政,由於觸犯宦官的利益,整頓受到抵制和破壞,最後以失敗而千終。不久,調入吏部。先後任考功司主事、司勳司員外郎、文選司郎中等職,官至太常寺少卿。在世宗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四月皇家的宗廟發生了火災。他作爲太常寺少卿,因責被宰輔夏言劾,此年,即嘉靖二十二年癸卯(1543),他被正式免官,回到山東章丘原籍閒居。李開先回鄉後,在章丘綠原山與同鄉好友結成“詞社”,又組織成立“富文堂詞會”。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其《閒居集》問世,收錄詩詞四卷、文章八卷。他還非常推崇民歌,認爲“真詩只在民間”, 先後編刻《煙霞小稿》、《傍妝臺小令》等民歌集。

嘉靖八年(1529)中進士,在戶部任事。曾運餉金至寧夏,目睹邊防荒弛,外患嚴重,深有感觸。歸途經陝西關中,登門拜訪當時削職家居的文學家康海和王九思,爲他們所賞識,自此締交。自嘉靖十一至二十一年(1532~1542),歷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勳司員外、文選司郎中、太常寺少卿,並曾提督四夷館。此一時期他和王慎中、唐順之、陳束、趙時春、熊過、任瀚、呂高等人詩文唱和,人稱”嘉靖八子”,他們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文風,主張學習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和曾鞏,強調作品的思想內容,要求文字平易樸實。他因抨擊當時執的夏言和嚴嵩,揭露當時政治的腐敗,嘉靖二十一年(1542)被削職,回到章丘故居。在家修建亭園,結詞社,徵歌度曲,蒐集戲曲及民間文學作品。他利用當時民間小曲的形式,寫成《中麓小令》100首,流傳很廣,王九思曾和了100首,合刻爲《傍妝臺百曲》。嘉靖二十六年寫成傳奇戲曲《寶劍記》。晚年他用金、 元院本形式寫成《園林午夢》、《打啞禪》等6種,總名《一笑散》。還用民間流行的《山坡羊》小曲形式寫成《市井豔詞》一書。他是當時著名的藏書家,尤以戲曲爲多,有"詞山曲海"之稱,曾和他的弟子一起刪定元人雜劇16種。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