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商鞅變法讓秦國走向崛起 爲什麼最後的下場會如此之慘

商鞅變法讓秦國走向崛起 爲什麼最後的下場會如此之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商鞅下場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衛國是戰國中的一個無名小國,卻給戰國七雄輸送了不少人才。

主持魏國變法的李悝,主持楚國變法的吳起,擅長天使投資的富商兼秦相呂不韋,敢於刺殺秦始皇的刺客荊軻,都出自衛國。

商鞅

商鞅變法讓秦國走向崛起 爲什麼最後的下場會如此之慘

商鞅也是個衛國人,年少時商鞅就志向遠大,且喜好刑名法術,猶崇李悝,吳起。

商鞅的母國衛國位於中原四戰之地,且國小人少,不適合發展,於是商鞅將自己就業的第一站選在了魏國。

魏國曾在戰國初期依靠李悝變法實現崛起,而商鞅正是李悝的迷弟,據說他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魏相李悝的《法經》。

此時的魏國處於魏惠王時期,魏國國力有所衰弱,但仍然屬於強國,而且魏國有變法成功的經驗,可是說,魏國是一個不錯的平臺。

遺憾的是,儘管有魏相公叔痤的大力推薦,商鞅還是沒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

彼時的秦國正是被魏國打擊的對象,秦孝公急需恢復祖先的霸業,發佈求賢令。

於是商鞅來到秦國,憑藉出色的口才,商鞅成功說服了秦孝公。

商鞅便在秦國主持變法,兩次變法後,秦國崛起成爲強國,並一舉打敗魏國,收復河西之地,秦國也逐漸成爲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

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繼位,商鞅的命運也發生了反轉。

公子虔等人告發商鞅謀反,商鞅走投無路回到封地,並攻打鄭縣,最終商鞅兵敗,受車裂而死。

商鞅受車裂而死

商鞅變法讓秦國走向崛起 爲什麼最後的下場會如此之慘 第2張

商鞅是秦國走向霸業的關鍵人物,爲何下場卻如此悲慘呢?商鞅的死因到底是什麼呢?

商鞅的變法傷害了秦國貴族的利益

商鞅的第一次變法中有這幾條重要舉措。

分別是:

明令軍法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

商鞅變法使秦國老百姓也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上流社會不再只屬於王子皇孫。

可以說,商君此舉無論是對於秦國人才的選拔,還是秦軍戰鬥力的提升,都是極其有利的。

但這卻極大的傷害了秦國貴族的利益,他們的地位雖然沒有被完全剝奪,卻不能享受以往的特權了,而且秦國肯定會涌現出非常多的新貴族,這勢必會壓縮他們的利益和空間。

因此,秦國貴族普遍對商鞅產生不滿和怨恨。

秦孝公死後,商鞅沒了靠山,秦國貴族集體爆發,秦惠文王贏駟爲了緩和矛盾,只能拿商鞅開刀,即使他覺得商鞅的變法“很香”,繼續讓其延續下去。

與太子集團的私仇

商鞅在打擊貴族的同時還狠狠得罪了太子集團。

秦惠文王贏駟還是太子的時候,曾犯秦法,爲了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爲了平民憤,商鞅堅持要處罰太子。

贏駟是儲君,肯定是不能受罰的,於是太子贏駟的兩個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就遭殃了。

公子虔受劓刑

商鞅變法讓秦國走向崛起 爲什麼最後的下場會如此之慘 第3張

秦法十分嚴苛,最終,公子虔受以劓刑被挖去鼻樑,公孫賈受以黥刑,臉上被刻字。

贏駟是公認的秦國下一任君主,公子虔則是秦孝公的弟弟,贏駟的叔父,商鞅一下就得罪了秦國的兩個重要人物。

贏駟自不必說,作爲秦國的儲君,雖然他身體上沒有受刑,但罪名是扣在他頭上的,贏駟自然怨恨商鞅,況且,他早已視勢大的商鞅爲威脅。

因此,贏駟繼位後,商鞅肯定是沒好果子吃的。

而公子虔受此奇恥大辱,竟八年不出大門,待在家裏也只能戴着面具生活,可謂對商鞅恨之入骨。

秦孝公死後,公子虔找準時機告發商鞅謀反,並列舉其“十大罪”,秦惠文王順水推舟下令捉拿並處死商鞅,商鞅成於法也死於法。

可以說,正是秦惠文王和公子虔直接導致了商鞅悲慘的結局。

秦孝公的授意

什麼?秦孝公也是殺死商鞅的兇手之一?

秦孝公

商鞅變法讓秦國走向崛起 爲什麼最後的下場會如此之慘 第4張

表面上來看,秦孝公和商鞅,一個是從諫如流的君王,一個精明能幹的臣子,這妥妥的古代君臣的典範啊。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秦孝公臨死之前的一番話,顯示了帝王無情的一面。

明知道自己死後商鞅會成爲衆矢之的,但秦孝公臨死前不僅沒有任何保護商鞅的舉措,還說出驚人之語。

《戰國策》載:“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

秦孝公是真的想傳位於商鞅嗎?

顯然不是,秦孝公的理想就是重現先祖秦穆公的霸業,又怎麼會讓位於外人呢?

而且,從秦孝公生前的種種舉措來看,他是希望兒子贏駟繼位的。

因此,秦孝公此舉明顯是在逼死商鞅。

爲什麼這麼說呢?

商鞅知道自己還沒有稱王的實力,他肯定是會拒絕的。

但商鞅還是想得太簡單了,他以爲秦孝公想傳位於自己是爲了博得美名,殊不知,秦孝公心思狠毒。

秦惠文王贏駟

商鞅變法讓秦國走向崛起 爲什麼最後的下場會如此之慘 第5張

太子贏駟知道父親的遺命後,肯定更加視商鞅爲眼中釘,肉中刺,還能留着商鞅嗎?

這就是秦孝公的老道之處,他知道兒子秦惠文王難以駕馭商鞅,於是刻意激化二人的矛盾,讓秦惠文王下定決心除掉商鞅。

功高蓋主,不修私德

第二次變法後,商鞅升任秦國大良造,掌管秦國軍政大權,商鞅還被秦孝公封於商洛,尊爲商君,此時的商鞅在秦國一呼百應,威望極高。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變法讓秦國走向崛起 爲什麼最後的下場會如此之慘 第6張

但商鞅卻沒意識到自己的危機,他繼續打擊秦國貴族,行事依舊我行我素,毫不顧忌,也會藉機排擠和自己意見不合的人。

歷史上因功高蓋主而死的將相不在少數,當位及人臣的時候,商鞅就應該想到這一點。

秦人趙良就敏銳的察覺到秦國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對商鞅有所不滿。他以五羖大夫百里奚的例子勸說商鞅重私德,不能再積累貴族和百姓的怨恨,應該把封地交還給秦國,隱居山林,遵從有德之士,否則將面臨消亡的風險。

但商鞅沒聽勸告,反而認爲趙良是在譏諷他不如百里奚,結果,秦孝公一死,趙良的話一一應驗。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