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位居宰相高位,同時又是大書法家,褚遂良如何做到的?

位居宰相高位,同時又是大書法家,褚遂良如何做到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褚遂良是唐代的大書法家,同時也是一位身居宰相高位的政治家。他出身於名門貴族,父親褚亮曾是隋朝的散騎常侍,降唐後成爲秦王李世民的“十八學士”之一,與虞世南、歐陽詢等人都是好朋友,虞世南還是褚遂良的舅舅。在這樣的高層名流圈裏,褚遂良進步得不快都不行。

位居宰相高位,同時又是大書法家,褚遂良如何做到的?

唐朝宰相、大書法家褚遂良

他先是在秦王李世民的天策府裏做鎧曹參軍,因爲做事幹練穩妥,很快得到了李世民的器重,選拔他進入弘文館當了一名諮政學士。隨着資歷和學識增長,他後來成爲弘文館的館主,有了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名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登上皇位後,褚遂良出任起居郎,專門記載皇帝的生活起居和一言一行。後來他舅舅虞世南去世,在魏徵的推薦下,褚遂良被李世民任命爲“侍書”,成爲皇帝身邊負責文書的官員。

位居宰相高位,同時又是大書法家,褚遂良如何做到的? 第2張

唐太宗李世民

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歡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有些人就經常拿所謂王羲之的作品進獻給皇帝邀功,這中間有不少贗品。褚遂良來到皇帝身邊後,基本沒有人敢再拿贗品來矇事。因爲褚遂良不光本人書法造詣很深,而且對名家的書法作品有很強的鑑別力,是真是假一看便知。褚遂良是個憨直性子,看到朝廷施政有問題,敢於向皇帝進諫,深得李世民的重視,不久就提拔他當了諫議大夫。

褚遂良和大唐第一功臣長孫無忌政見相通,關係不錯,在很多關鍵問題上都意見一致。太子李承乾被廢后,他倆一致堅決擁護李世民的第九子晉王李治當了太子(即唐高宗)。這件事當時看是做對了,李治後來當了皇帝,褚遂良和長孫無忌都有擁立之功,成爲皇帝身邊重要的輔政大臣。

但這件事也犯了一個大忌,那就是大臣介入皇家事務太深。長孫無忌畢竟是李治的舅舅,摻乎深一點有情可原。褚遂良作爲外臣,介入皇家事務太深,是擔了很大風險的。道理很簡單,如果李治當不了皇帝,褚遂良肯定撈不着好,至於倒不倒黴,要看新皇帝的度量。畢竟你不是新皇帝的人,很難再獲重用。

可惜褚遂良沒有吸取教訓,在後面一件事上再次犯了大忌,導致自己和全家悽慘無比。李治登基後,寵愛武則天,想廢掉王皇后,讓武則天當皇后。他把長孫無忌、褚遂良、李勣(瓦崗徐茂功)等重臣請到宮裏商量。長孫無忌、褚遂良堅決反對,褚遂良砰砰砰地重重叩頭,鮮血直流,以此表達反對廢后的決心。李治氣得不行,讓人把褚遂良拉了出去。武則天更是怒火中燒,恨不得立即處死他。

關鍵時刻,洞諳歷代皇家風雲的李勣說了一句話:“此乃陛下家事,不合問外人。”這句話改變了唐王朝的命運,也改變了褚遂良等人的命運。公元655年,武則天被冊封爲皇后,她很有才幹和手腕,逐漸掌握了朝廷大權。

褚遂良隨即被趕出朝廷,到潭州任都督;隔了兩年,他又被調到更遠的廣西桂州去任都督。不久又被武則天的親信許敬宗、李義府等人誣告參與謀反,再次被貶,而且是被貶到了中國本土以外——越南河內西南一帶。

公元659年,禇遂良在流放地悲慘離世,時年六十三歲。在他死後,記仇的武則天還是沒有放過他,一方面把他的官爵統統削掉,另一方面把他的子孫後代也流放到了他死去的地方。

褚遂良悽慘離世,但給後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書法作品,如《倪寬贊》《伊闕佛龕碑》《千字文》《陰符經》《房玄齡碑》等,在書法上達到了一個至美的境界。如果說歐陽詢是“結構大師”的話,褚遂良則是“線條大師”。他的線條充滿生命,書家的生命意識融入結構之中,鮮明體現了中國藝術美學中的飛動之美。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