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績斐然,爲何最後在他鄉鬱鬱而終?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績斐然,爲何最後在他鄉鬱鬱而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績斐然,爲何最後在他鄉鬱鬱而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褚遂良不但是一位大書法家,還是一位政治家。當然,他在政治上的水平,不像他在書法上的造詣那麼高。晚年甚至步步錯位,造成了至死不被皇帝原諒,客死他鄉的悲慘結局。

褚遂良生活在唐朝初年。褚家是南朝名門,父親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騎常侍,投靠大唐後,李世民十分欣賞褚亮的才華,引爲“秦王府十八學士”,成爲李世民的心腹。在這種環境下,年輕的褚遂良學識日益精進,逐漸嶄露頭角。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績斐然,爲何最後在他鄉鬱鬱而終?

褚遂良像

李世民登基後,對褚遂良這個大自己兩歲的同齡人欣賞有加,因爲他們有共同的愛好,書法。李世民對東晉王羲之的書法喜愛有加,但與褚遂良相比,只能算個業餘愛好者,有人進獻王羲之的真跡,褚遂良可以一眼辨認真僞,令李世民十分欽佩。

有父輩的提攜,皇帝的青睞,褚遂良年輕時一路官運亨通,貞觀十三年時,他已擔任諫議大夫,兼起居郎。而且,他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十分到位。

李世民皇位來路不正,很想知道歷史如何記載自己,而褚遂良此時兼任起居郎,負責記錄皇帝的言行。所以,李世民試探性地問褚遂良:“愛卿兼起居郎,所記錄的事情朕可以看一看嗎?”褚遂良說:“記錄君王言行,是爲後世借鑑,以警戒君王不敢胡作非爲,臣沒有聽說哪個君王親自觀看。”李世民又問:“朕有不善,愛卿也記?”褚遂良說:“臣職責所在,陛下的言行必須記。”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績斐然,爲何最後在他鄉鬱鬱而終? 第2張

李世民劇照

褚遂良義正言辭地拒絕了皇帝的無理要求,而李世民也是一代賢君,不會以爲褚遂良耿直就遷怒於他,反而更加重用。

貞觀十七年,在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的支持下,李世民立李治爲太子。褚遂良被提拔爲黃門侍郎,參與朝政。時年魏徵去世,此後,在重大的國事上,褚遂良屢次進言,大都受到李世民的接納與表彰。褚遂良儼然成爲魏徵的接班人,掌握了朝政的動議權。

貞觀二十二年,褚遂良成爲中書令,正式進入大唐宰相的行列。此時,李世民的生命也進入了倒計時,第二年,李世民病入膏肓,召長孫無忌與褚遂良以後事相托。李世民駕崩後,太子李治登基,五十四歲的褚遂良成爲託孤大臣,登上了人生的頂峯。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績斐然,爲何最後在他鄉鬱鬱而終? 第3張

褚遂良劇照

但是,此後褚遂良的言行頻頻失誤,步步錯位,主要表現在三年事上:

第一,託孤

李世民託孤時對褚遂良說:“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讒人間之。”顯然,李世民擔心有人挑撥李治與長孫無忌的關係,希望褚遂良能夠在李治與長孫無忌之間保持一種相對獨立的調解地位。

李世民用心良苦,他知道大臣的權力一旦失去制約,對於皇帝將是災難。所以,李世民託孤給長孫無忌、褚遂良與李勣三人,三人背景不同,可以相互制約。但褚遂良逐漸錯位了,因爲他犯了錯誤。

褚遂良以低價強買下屬房產,這是嚴重的敲詐加腐敗行爲,官員們議論紛紛,驚動了長孫無忌。於是,褚遂良被貶爲同州刺史。

看似沒有什麼不妥,但褚遂良不到半年就回來了,而且還是宰相。原來,長孫無忌是讓他出去避風頭。更爲嚴重的是,彈劾褚遂良的官員被他下放爲縣令,赤裸裸的打擊報復!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績斐然,爲何最後在他鄉鬱鬱而終? 第4張

長孫無忌劇照

從此,褚遂良丟失了李世民給他的定位,徹底倒向了長孫無忌一邊,使長孫無忌專權擅勢,連帶他一起,成爲李治的眼中釘,肉中刺。

第二,立後

李治要廢王皇后,立武則天,這件事觸動了長孫無忌集團的利益。因爲,王皇后與長孫無忌同屬一黨。李治對他們說:“皇后沒有兒子,而武昭儀有兒子,我想立武昭儀爲皇后,怎麼樣?”

褚遂良觀察形勢,不能讓大佬長孫無忌先開口,率先出面,說出三點反對理由:其一,皇后出身名門,後話就是武昭儀門第太低,夠不上皇后的資格;其二,皇后過門是先帝的旨意,後話是如果廢王皇后就是對先帝不孝;其三,皇后無過,皇后雖然無子,但才二十來歲,不算過錯。

李治無言以對,怏怏而去。但李治連續作戰,決心與這幫老頑固死磕到底。第二天,李治老調重彈。其實,褚遂良第一天的三條理由無懈可擊,只需堅持,皇帝就無可奈何。但褚遂良又一次錯位,他用力過猛了。竟將武昭儀曾經是先帝才人這一當時公開的祕密說了出來!並且,交出笏板,血濺朝堂。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績斐然,爲何最後在他鄉鬱鬱而終? 第5張

王皇后劇照

當衆揭了皇上的老底,還以官位相威脅,可是大不敬之罪,皇帝無處宣泄的怒火頓時有了發泄之地,李治抓住這點不放,又獲得李勣的支持,不但立了武則天爲皇后,還瓦解了長孫無忌集團。在衆人的求情下,褚遂良保住了命,被貶爲潭州都督。

第三,求情

顯慶二年,許敬宗誣陷褚遂良等人圖謀不軌,而李治與武則天顯然怒氣未消,將褚遂良貶到了今天的越南。經過了幾年的煎熬,褚遂良已經老態龍鍾,十分希望得到李治的原諒。於是,他顫巍巍地提起筆,寫了一封表奏。雖然書法仍然蒼勁有力,但內容卻又一次錯位。

他將自己功勞一一列舉,如何扶保李治登基,如何成爲託孤大臣,如何輔佐朝政等等。這樣的求情無異於自找苦吃,是在數落皇帝忘恩負義嗎?求情哪有這麼理直氣壯的!如果只是承認冒犯天威,乞求皇帝放過自己,准許自己告老還鄉的話,說不定還有一絲希望!太過可惜了。這樣的求情無濟於事,一年之後,褚遂良在絕望中鬱鬱而終。

功是功,過是過,李治遺詔准許褚遂良魂歸故里,武則天臨終前也同意恢復他的爵位,算是對褚遂良一生功績的肯定。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績斐然,爲何最後在他鄉鬱鬱而終? 第6張

武則天劇照

淺見拙識,以就正於方家。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