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名震戰國的名將廉頗,爲何最後會鬱鬱而終呢?

名震戰國的名將廉頗,爲何最後會鬱鬱而終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廉頗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廉頗幫助趙國戰勝齊國,並且奪取陽晉立下大功。但是廉頗的晚年過得並不好,甚至被趙國逐漸棄用,最後鬱鬱而終。趙國爲何要這樣對待他們的大功臣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名震戰國的名將廉頗,爲何最後會鬱鬱而終呢?

說起廉頗,我們熟悉的是他和藺相如之間的一段趣事——負荊請罪的故事,還有中學時候背過的辛棄疾一首詞中“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所以,我們印象中的廉頗就成了一員老將。但以上兩個故事之間至少相差了48年,所以廉頗根本不是晚年得志,我們被誤導了兩千多年。

由於史書上並未記載廉頗的生卒年月,所以我們只能根據他一生所參與的戰役來做一個合理的推測。

公元前283年,廉頗首次出現在了歷史舞臺之上,那次他帶兵攻入齊國疆界之內,攻取了陽晉而威震四海。那時候戰國各諸侯國中齊國最爲強盛,引得其他諸侯國聯合起來圍攻齊國,廉頗就是在這樣的戰亂中出場了,而且由於此次戰功赫赫,被封爲了趙國的上卿。

著名的完璧歸趙也發生在這一年,藺相如幫助趙國在外交上獲得了空前的勝利。第二年的澠池相會之後,藺相如再立大功,由此也被封爲上卿,成了廉頗的頂頭上司,這也引發了廉頗的不滿,最後廉頗上門負荊請罪。

而後,廉頗也逐漸成長爲趙國的頂樑柱,打齊國、攻魏國、抗秦國,爲趙國征戰十多年,立下赫赫戰功。

名震戰國的名將廉頗,爲何最後會鬱鬱而終呢? 第2張

直到長平之戰的爆發前夕的公元前262年,秦國因爲韓國拋棄的上黨歸順了趙國而大爲不滿,讓秦將王齕率領大軍直奔趙國而來,大兵壓境之下,名將趙奢已死,趙孝成王便派廉頗出兵拒敵。然而廉頗在三次反擊之下討不到便宜,最終選擇了固守陣地,與秦軍長期對峙,企圖消耗對方有生力量。

但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國力日盛,而趙國卻經不住這三年的消耗,而年輕氣盛的趙孝成王自然不滿廉頗的固守消耗,最終因秦國依照反間計,讓年輕的趙括把廉頗替換下來。而這也直接導致45萬趙軍命喪長平,使得趙國丟掉了半條命。

第二年,由於趙國不履行割地給秦國的約定,引得秦軍再次直逼趙都邯鄲,而這次一方面有廉頗率衆誓死抵抗,另一方面有魏、楚兩國聯軍的幫助,才擊退了秦軍,解了邯鄲被圍之困。

但9年之後,燕國不老實了,先是派了慄腹來趙國打探虛實,看趙國長平和邯鄲之戰中損失慘重,於是想趁火打劫。豈料趙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還有名將廉頗坐鎮,在廉頗率領的趙軍連番反擊下,一路打到了燕都,甚至差點滅了燕國。

但5年後,也就是公元前245年,廉頗侍奉的第二任趙王(趙孝成王)去世了,繼任的趙悼襄王由於聽信了讒臣郭開誤導,讓廉頗受盡排擠,甚至還讓樂乘來替代他的職位,藉此解除他的兵權。廉頗征戰沙場幾十年,豈能受這等窩囊氣,於是率兵攻打樂乘。但此舉也等同於叛趙,無奈之下只好投奔了魏國大梁。

名震戰國的名將廉頗,爲何最後會鬱鬱而終呢? 第3張

但畢竟爲趙國奉獻了幾十年青春,廉頗依然身在魏國,心在趙,心心念念盼望趙王召他回去。終於在秦國連續多年的攻擊之下,趙幽繆王頂不住壓力,派人來請廉頗回國。但有個叫郭開的小人卻從中作梗,向趙王彙報說廉頗老矣,難當大用。所以這也是辛棄疾那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來源。

至此,廉頗就再也沒有機會爲趙國效力了,最終被請進了楚國任將也沒建立什麼功勞。鬱鬱寡歡下,死於楚國壽春。

廉頗的一生大致就是這樣,我們這裏在來捋順一下他的生平事蹟,公元前283年,威震四海;第二年,負荊請罪;公元前245年,負氣出走;公元前236年,趙悼襄王去世,趙幽繆王繼位,而想請廉頗回國的就是這位趙幽繆王;公元前229年,邯鄲被秦軍攻陷,趙國名存實亡。

以上來分析廉頗死於公元前236年至229年之間,假如廉頗236年已經70歲了,那麼公元前305年出生的他,威震華夏的時候纔是個23歲青壯小夥子,負荊請罪的時候也才24歲,長平之戰時44歲,被郭開陷害逼走的時候,已經61歲了。所以廉頗並非晚年得志,而是少年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