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昀重用佞臣搞得國勢衰弱,爲何後世對他評價卻很高?

趙昀重用佞臣搞得國勢衰弱,爲何後世對他評價卻很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理宗(趙昀)雖然重用佞臣搞得國勢衰弱,但後世卻給了他很高的評價。這是因爲他大力推崇的理學對後世影響深遠,他之所以被稱爲理宗,據說也和推崇理學有關。可見這推崇理學,實在是理宗朝的一件大事。

趙昀重用佞臣搞得國勢衰弱,爲何後世對他評價卻很高?

理學的要義,在“存天理,滅人慾”,而所謂“人慾”,自然是“萬惡淫爲首”了。然而,宋理宗不但不清心寡慾,反而極好女色,甚至連三宮六院都不能滿足他的私慾。善於逢迎的內侍看到了,就給他想了一個尋歡作樂的方法。於是,在一個元宵佳節,內侍召來了臨安城的名妓唐安安。宋理宗一見,捨不得分開,便把她留在了宮裏,寵幸非常。

有位大臣看他太不像話,就上書勸諫說,如此胡作非爲,豈不敗壞了陛下30年修身的效果。理宗看了,突然想到,自己推崇的理學竟還要“滅人慾”的。他倒也知道不好意思,於是囑咐這個大臣不要把奏本給別的大臣看到了。

既然是一個好色皇帝,那麼宋理宗爲何要推崇理學呢?

趙昀重用佞臣搞得國勢衰弱,爲何後世對他評價卻很高? 第2張

宋理宗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趙氏子孫,因寧宗無子,所以被史彌遠作爲政治籌碼推上了皇位。繼位的前十年,在權相史彌遠挾制之下,他完全不過問政務,也不敢過問。不僅如此,當初他做皇帝還引起朝野內外的普遍不滿,民衆起來造反,帝位差點易主。所以他時常惴惴不安。

史彌遠死後,理宗終於得以“赫然獨斷”,一展胸中抱負。親政之初他立志中興,採取了罷黜史黨、親擢臺諫、澄清吏治、整頓財政等改革措施,史稱“端平更化”。一是爲了改革弊制,除舊立新,穩固自己的朝堂;二是爲了向臣民證明自己。可是,這些舉措遠遠不夠安慰趙昀的心。他需要更多的東西來告訴他治下的臣民,他是合法的。於是,他想到了那些被史彌遠貶謫到偏遠之地的程朱理學者,紛紛起用。

趙昀深知,理學盛行於朝野,多數臣民均是理學主義者。而理學所推崇的“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正是維護他君權的潛在規則。雖然他的帝位來得很突然,不是那麼正統,但是不管怎樣,他還是坐到了這個位子上。他就是天命所歸,這就是“天命之性”。而且,他也做出了一些政績,比如“端平更化”。雖然他出身貧寒,做起皇帝卻是有聲有色,這就是“氣質之性”。他的地位,任何人都不可能撼動。

理學的另一個核心思想“三綱五常”,更是深深地刻在了那些士大夫們的心裏。不管皇帝是什麼樣的人,他制定了什麼樣的政策,你只要恪盡職守就行。想到這裏,趙昀舒展了他深鎖已久的眉頭,長長地吁了口氣。在理學深入人心之時,他坐在皇位上已高枕無憂了。然而,他在執政後期並沒有堅持自己推崇的理學。

他執政後期,蒙古對南宋發動戰爭,宋軍的慘敗令他痛心疾首,此後的連年戰爭更使他疲於應付。他逐漸喪失了當初勤政圖治的銳氣,怠於政事。政治上的無奈,剛好給了他滿足私慾的藉口

其實,每個皇帝推崇某種東西,都僅僅是看到了那些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宋理宗也是如此,他在推崇理學時頗有斷章取義之嫌,從而,他成爲一個既矛盾又頗具爭議的皇帝,徒給後世增添了許多笑料。